APP下载

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关键点研究

2021-12-24王姝婷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王姝婷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有效地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供电质量与供电稳定性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从当前的企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人们的用电需求逐渐增大,电网运行压力也随之提升,致使一些配电装置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下,这极有可能引发线损问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构成威胁。为降低线损问题的影响,要求企业能强化线损管理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故障隐患。本文就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关键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输配电工程

引言

受电力设备性能及外部环境的干扰,电网运行各环节中均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导致供电成本增加。随电网供电压力的上升,输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线损总量不可小视,甚至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及稳定,成为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有必要对线损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

线路损耗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配电网络可以采用能源技术实現对基础问题的调整。不过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实际上,线损管理与电力企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紧密关系,无论是生产还是调度分配,或者是后续的传输流程、经营管理等,均需要对线路损耗予以合理控制。此外,电力工程中涉及的现场情况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统计概率、线损理论基础、线损定额分配、线损管理不当造成线损及经济不当线损等。因此,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控制,强化线路损耗管理的有效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电路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分类

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来说,其电力线损也有好几类。首先是定额线损,其主导因素是技术耗损,是一种由电力企业根据经营管理现状计算得出的耗损数据;其次是平均线损,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得出电力耗损的一般情况,用来衡量线损技术及其指标是否正常;另外还有理论耗损,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利用科学数据得出电路耗损的理论值;最后就是管理线损,是指由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意外耗损。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3.1重视材料选择

为了能够实现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的目的,需要电力企业重视电缆材料的选择。建设方在构建配电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导线的合理选择,并将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规范,选择质量佳、性能好的导线。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并减少电能的损失。如果导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那么其相对应的寿命也会较长,同时抗腐蚀性良好,进而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发生短路问题。良好的导线可强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效果,减少电能的损耗,增强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3.2加强线损管理

为了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应明确线损管理目标,其次确立线损指标和指标评价体系,最后在指标核定准确的基础上,对线损问题进行分级管理。为实现线损管理流程的有序开展,要制定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措施保障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对线损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首先,成立专门的线损管理小组,主要负责与线损有关的管理工作,由企业领导人担任组长一职,对线损管理工作进行直接指导。其次,为了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将管理内容划分为多个等级,在管理小组中层层落实。

3.3对设备进行及时升级维护

电力企业运营必须要考虑整个行业发展可持续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的升级维护。一方面,要建立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时监控系统,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及时降低线路受损带来不必要的电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分批对老旧的线路进行整改升级,既要科学控制线路长度,又要为未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3.4优化线路布局

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对于电量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加之以往电网的设计、布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现行格局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切实发挥线损管理的作用,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适当增加电网分点,然后对线路布局予以协调、统一的规划。即电力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以往的电力结构,为开展线损管理奠定基础。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线路布局整体的安全性,并减少线损、避免人员在工作中受伤,还应该积极对线路的运行实时电压进行监测,对线路部件进行定期检查。还需要对线路的结构布局予以全面分析、考虑,确保线路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减少电力损耗。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缩小用电设备、供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线路的电阻,从而实现管理目的。

3.5加强人才建设

人才是电力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加强人才建设是保证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加强人才建设方面,既要注意人才数量建设也要注意人才素质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大量新鲜血液投入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既要培养能够进入实验室展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研究的人员,又要培养能进基层架设维修电路的工作人员。

3.6完善管理制度

线损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结合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及在线损管理过程中总结出的问题和规律进行,但观察现有的线损管理制度,存在较严重的理论指导与实际工作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例如,线损管理缺少联动性,当发现线损问题后,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取得共识后再开展相应的处理工作,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此外,有效的线损管理需要线损率计算、功率因数调整、电能计量等多环节工作的配合,以上工作的脱节也导致线损管理未达到应有的效果。线损管理制度作为线损管理工作实践的理论核心,其完善性和科学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损管理工作成效。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应涵盖线损管理工作流程、线损管理技术要求、岗位分工方案、人员培训机制等内容,确保线损管理各项相关工作均能在管理制度中找到相应的说明。例如,将线损管理责任制及绩效考核评价标准纳入管理制度当中,结合线损管理工作要求,明确线损管理奖惩标准及方式,以便开展事后追责工作。对线损管理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形成扁平式的线损管理组织模式,确保当发现线损异常现象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问题上报及审核工作,及时对异常现象作出处理。设计线损管理规范化流程,设计专门的线损管理台账,要求相关人员在开展巡检、计算等工作后,详细记录现场情况,填写相关信息,以便对线损问题进行合理监督。

结语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探索。虽然目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如: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受限等。但电力行业也在积极应对线路耗损,在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加强人才建设。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祎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1):41-42.

[2]杨永义,杨长云,唐彦年,陈亚东.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9(20):221.

[3]刘兆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6(27):74.

猜你喜欢

输配电工程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探讨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
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技巧探讨
对输配电工程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