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研究

2021-12-24徐晓影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赛大学生教育

徐晓影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作为双创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迅速。根据2018年《中国众创空间白皮书》统计,截至2017年纳入火炬统计的众创空间达5739家。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府、高等院校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创业平台功能日趋完善,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随着创新创业平台的不断增加,其发展参差不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创新创业平台普遍存在组织机制问题、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脱节问题、平台功能还需要完善。

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逐步完善内涵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孵化服务,进而实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育内容现代化。构建多层次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切实提升平台内涵,逐渐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校内外影响力,吸引更多师生自觉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使平台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更好发挥作用,全面深入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可以着重从以下方面开展。

1 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培训平台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了解、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学习工商、税务、金融、科技、管理等专业知识,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其把握市场的应变能力,树立创业信心,帮助其选准经营方向,减少经营投资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各类创业培训,丰富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创业知识储备,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从“要我”创新创业到“我要”创新创业的转变。同时,学生通过培训学习,掌握创业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专业知识,从而促进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1]。

学习到的知识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运用,通过一系列培训获得了创业知识,而这些知识也可以通过各种比赛得以展现与应用,通过大赛提升其创业能力并促进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普遍采取的重要举措。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包括全国性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也有区域性的如“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大赛,不仅对创业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

竞赛是检验学习成绩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政府部门、高校以及各个创新创业基地组织了各种创业大赛,各个高校积极组织本校学生参加。同时,各个高校自己也会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大赛平台,能够很好地建立校内校外共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联动机制。

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为例,学校每年开展各种校内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各年级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参与度超过50%左右。同时,通过校内平台,筛选出优秀项目,将这些创新创业项目推向校外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例如“挑战杯” “互联网+”等比影响力较大的大赛,经过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通过校内竞赛平台的培养,进一步夯实了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同时又为参加校外各级各类比赛选拔出优秀的项目。通过校内校外有效联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2]。

2 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多为政校企三方联合建设,其中有的是政府主导,有的是企业主导,有的是学校主导。政府和企业对平台建设大多通过给予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学校则更多的是实习实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加大投入,为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日益完善的实训、孵化场地。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为例,该平台创业园共7000M2,在创业园内,大学生不但可以完成创新创业的通识课程及各类创业培训,还可以进行创业实训、创业见习,该创业园通过创业实训平台建设,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在模拟创业环境下,演练创业过程,使参加培训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开办企业的整个流程进行一次模拟,为日后创新创业积累知识,提升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同时,该创业园还可以帮助园区内的创新创业企业申请专项扶持基金,为平台内企业良好运营提供资金保障,减轻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的运营成本,也提升入园企业的成活率。

随着入驻创新创业平台的企业不断增多,各个创新创业群体内部也会激发更大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创业提供更好的软环境,最终使创业水平和创业成功率不断提高[3]。

此外,逐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创业导师的专业化程度,加强创业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建立专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随着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开展,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将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同时,建立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导师库,导师库中由理论知识渊博的校内专业教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科学、严格选拔创业导师,组建一支能够针对各种类型创新创业项目给予全方位、全过程创业指导的队伍,并逐步将创业指导教师考评体系纳入学校科研教学考评体系中[4]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一个日趋科学合理的实习实训平台。

3 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帮扶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往往缺少经验积累以及资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普遍能够解决创业学生对于场地的需求,而创新创业经验的传授如果只通过学校通识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各平台可以通过组建创新创业服务指导团队,团队中不仅有本校或者平台内部指导教师,还可以包括创业人士、企业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提供定制式的指导。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的帮扶不仅是政策层面的咨询、创业知识的宏观指导,还可以细致到企业活动策划、管理、资本运营,甚至到最具体的开业指导等,在资金方面则可以协助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小额贷款或者获得更多投资融资等。通过帮扶平台多方面的努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体系,通过帮扶平台的搭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真正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或企业家与学生分享创业经历,为创业大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同时,还可以建立创业人员信息跟踪回访机制,通过跟踪和回访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情况,组织有关创业座谈、访谈、征文等活动, 介绍国内外创业理念、创业政策、创业案例、创业方法等,搭建创业交流平台,共享信息资源。

4 更新创新创业平台的创业项目资源库

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为入驻大学生提供了各种培训、实训,有助于初创企业系统学习相应的创业知识,在各个阶段提升自身创业能力。同时,各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还建设有自己独立的创业项目资源库,但是,目前很多平台的资源库没有跟上社会需求变化。市场竞争激烈、创业环境不断变化,各平台内项目库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资源库,努力为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无缝链接、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丰富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力争满足更多学生创新创业需求,使创新创业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

具体建设途径可以与“互联网+”相联系,互联网的普及更新了生产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项目资源库可考虑与更多平台进行联接,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实现创新创业信息共享,实时更新最新项目资源。建设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更加有效地整合创业资源。

5 逐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需要团队间彼此的思想碰撞,从而产生更多创新创业智慧,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也要有完善的交流与反馈机制。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可建立创业人员信息跟踪回访机制,通过不定期座谈、调查问卷、征文等方面的活动跟踪调查和回访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报告会等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等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讲解创业案例等,为大学生搭建交流共享平台。

通过交流平台的搭建,让大学生与有实践创业经验成功榜样面对面交流学习,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使高校双创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创新创业平台,正在按照一流创业园区标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配套服务设施,构建大学生创业全过程需要的服务体系,努力将其建成创新资源汇集、现代服务完备、产业显示度高、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郁、运转规范高效、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劲的新型园区。

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要实现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通识教育、信息传递与共享、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扶持与引导进行组合优化。

6 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不能单靠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讲解,需要自己去尝试、总结,不断从自己或其他人的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正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成长和交流的平台[5]。

高校具备深厚的研究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应该根据创新创业活动的规律而逐步进行开展[6]。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对社会、学校和大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是一个庞大体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及支持。一方面,政府与高校之间需要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就政策、项目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给予相应的支持,通过搭建平台为各创新创业提供交流合作,最终实现各创新创业平台之间项目资源库的共享与实时更新。同时,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也要多渠道丰富自己的平台功能,使大学生创业成果真正落地,并产生效益。另一方面,各创新创业平台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积极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切实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发展趋势。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大赛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