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我省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2021-12-24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仁化县收益分配管理制度

李 墉

(广东省扶贫开发指导处,广东 广州 510500)

为研究我省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确保我省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改革顺利推进,2020年5月27日-28日,广东省扶贫办调研组赴韶关翁源县、仁化县开展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改革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翁源县扶贫办、仁化县扶贫办负责人关于两地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情况汇报,并听取了两地县扶贫、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纪委监委、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等负责人对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调研翁源县、仁化县帮扶村扶贫资产情况,剖析了问题,总结了经验,就如何推进全省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1.翁源县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1.1 领导重视,高位推进

翁源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行业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专班,明确了6个县级行业部门的工作职责,实行扶贫资产进展情况周报制度,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将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各镇、村绩效考核范围,确保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1.2 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摸底

翁源县创新工作机制,采取“两线并轨”的工作方法摸清全县扶贫资产底数,一条线自上而下,由县财政局根据年度资金下达情况,与行业部门对帐,行业部门再与镇村核实资产状况。另一条线是自下而上,由村两委根据村、户资产情况,找项目实施的年度和资金投入情况与镇级对帐,镇级再与县行业部门对帐。当两线数据不一致时,对差异点进行排查,实现两线并轨。2020年4月,翁源县依托全国扶贫信息开发系统和各级大数据平台,对2016-2019年各级各类扶贫资金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摸底,目前翁源县到位扶贫资金4.8亿元,形成扶贫资产1042个,计3.9亿元,占投入资金的81%。其中收益性扶贫资产534个,计1.91亿元,占比48.9%;公益性扶贫资产508个,计2.1亿元,占投入资金的53.8%。目前县级统筹项目3个,计0.6亿元,产业扶贫项目主要在村一级。从上述资金数据分析来看,翁源县扶贫资金形成的扶贫资产较多,经营性扶贫资产占比高,为下一步扶贫资产确权、收益分配奠定了良好基础。

1.3 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扶贫资产管理制度,细化扶贫资产管理范围、权属确定、收益分配。二是健全收益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办法,明确收益由村委会负责。三是健全扶贫资产处置程序。明确扶贫资产要处置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估处置资产要报备县级管理部门,并公告公示。四是制定方案,明晰权属。2020年4 县,翁源县印发《翁源县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资产收益项目操作方案(试行)》,明确到户类扶贫资产归农户,单独到村的项目和量化入股的资金资产归村集体,跨村的由镇统筹,跨镇的或量化入股投入资金较大的由县统筹,明晰了扶贫资产权属关系。

2.仁化县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2.1 统筹推进扶贫资产管理工作

仁化县制定了《仁化县扶贫资产与收益分配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扶贫资产类型、主体责任和收益分配使用,规范扶贫资产确权登记等流程。2017年成立了仁化县锦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锦霞公司是县国资办下属国有投资公司,目前有5 名专业工作人员,参照事业编制管理,主要负责全县扶贫资产管理工作。

2.2 开展扶贫资产摸底确权登记

一是明晰扶贫资产权属。投入到户的扶贫资产归农户,投入到村项目的扶贫资产归村集体,投入到镇项目的扶贫资产归镇政府,投入到县项目的扶贫资产归锦霞公司,镇、村项目由各乡镇登记入帐,县级项目由锦霞公司登记入帐。二是排查摸底,建立台帐。仁化县经排查摸底,摸排2016年以来形成扶贫资产项目762个,计2.2亿元。其中经营性扶贫资产(含资产收益资产)共87个计1.55亿元,公益性扶贫资产共675个,计0.65亿元。

2.3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仁化县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工作制度。“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即县四套班子、县直机关单位和镇村干部下沉联村联户,每周三晚夜访贫困户,了解贫困户情况和困难,及时解决困难,加强政策宣传、思想沟通等工作,顺利推进扶贫资产管理工作。二是从县级公共预算收入抽取0.5%投入到仁化县锦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统筹使用,资金主要用于扶贫产业项目、返贫贫困户和新增贫困户。

5月27 日,调研组调研了仁化县丹霞街道康溪村,该村扶贫资产管理的特点是: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东莞对口帮扶的市场和资金优势,帮助贫困村确权登记、制定各类扶贫资产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台帐(形成固定资产类和入股类、非到户类) 、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投资入股类清查明细表等,扶贫资产管理台帐详细清晰,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3.工作建议

扶贫资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集体资产或国有资产,现有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不能完全适合扶贫资产。因此脱贫攻坚结束后扶贫资产的所有权、管理使用、收益分配等是目前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

3.1 督促各地加快扶贫资产确权登记,鼓励先行先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审计、财政、纪委监委、国资委等意见,抓紧制定扶贫资产管理政策文件,要求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3.2 指导各地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开发实施特色扶贫产业项目,创建当地独具特色的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督促各地及时总结当地扶贫资产管理成功经验,并以点带面试点推广,抓紧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3.3 建立健全全省扶贫资产管理体系,试点探索在省、市、县、镇四级建立扶贫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村级设立扶贫资产管理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扶贫、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纪委监委、国资委等部门,领导小组下设扶贫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管理扶贫资产,管理权包括收益分配、扶贫资产风险监控和资产维护保养等。

3.4 县级统筹扶贫资产收益力度大是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2020年5月27日,调研组调研了翁源县坝仔镇珍珠村,调研中了解到珍珠村以前是贫困村很落后,经过近几年县级统筹扶贫资产收益投入到该村,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发展等统合起来,推动贫困村环境整治与 " 千村整治、万村示范 " 工程有机衔接、特色扶贫产业与 "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 有机衔接,贫困村变化巨大,已经从 " 后队 " 变成了 " 前队 ",实现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目前翁源县坝仔镇珍珠村基本实现公路硬底化,全村实现通电、通邮和广播电视,有1个卫生站,1个教学点(茶园小学),村民饮用水质良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实现普通九年制义务教育,脱贫成效显著。

3.5 统筹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点,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通过统筹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当地特色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如翁源县通过统筹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紧紧抓住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红利,大力推动兰花产业规模化发展,采取奖补形式鼓励支持贫困户种植兰花,充分发挥翁源兰花品牌优势,加强兰花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兰花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兰乡古韵”廊线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辐射带动周边村落。根据规划,总投资15亿元的兰花小镇建成后,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4亿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稳定脱贫。

猜你喜欢

仁化县收益分配管理制度
仁化县千亩新品种玉米进入采收期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有户口但无承包地 无权参与收益分配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广东仁化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主导产业选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背景下的收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