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引力模型的长三角城市群电影经济格局研究

2021-12-23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马鞍山镇江引力

庞 博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贯通教育学院,北京 100026)

随着全球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产业在地理上的临近性和空间上的集聚性也在不断加强[1-2]。这是因为基于邻近区域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可以缩短空间联系距离,并可以利用大量专业化和互补性生产者集聚所形成的信息流动和创新潜力[3-4],形成有效的现代空间生产方式,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5-6]。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中,空间集聚和集群战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7],是文化产业协作推进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研究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和集群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电影经济数据,利用城市引力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电影经济联系结构和相互作用格局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城市圈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为调整优化城市圈电影经济联系结构提供参考。

1 方法与数据处理

1.1 研究方法

Tinbergen和Poyhonen提出的经济学引力模型认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项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8]。同时,引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地理领域的空间相互作用研究[9],其基本表达式为

式中:Pi、Pj为两个城市的质量,可用特定产业的相关数值表示;rij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数,通常设为1。

1.2 研究对象和数据处理

根据数据可得性和区域代表性,本研究将长三角城市群中的2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电影经济的主要数据来自《中国电影市场报告》(2010—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0—2020年)、《2016年电影市场大数据报告》,各城市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艺恩、猫眼专业版、时光网专业版、灯塔、拓普等数据库。距离数据以城市中心区经纬度为基准测算。城市群引力网络的中心度测算使用UCINET软件完成。

2 测算结果

2.1 基于电影票房的空间集聚

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间电影票房引力快速增强,票房平均中心度从189.08上升至3 089.06。但在2020年,其城市间引力下降明显,平均中心度下降至398.58,甚至远低于2014年水平。然而,长江入海口周边的核心城市始终表现出明显的中心性和强引力,包括上海、苏州、杭州、无锡等城市。同时宁波、绍兴、南通与核心城市之间的引力强度大幅增加。合肥和滁州、芜湖、马鞍山,滁州和南京、扬州、马鞍山、芜湖,芜湖和宣城、马鞍山、南京,扬州和镇江、泰州、常州,镇江和南京、常州、泰州,它们之间的引力强度逐渐增强。基于电影票房的引力强度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电影票房的引力强度变化

2.2 基于观影人次的空间集聚

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间观影人次引力明显增强,观影人次平均中心度从154.52上升至2 915.45。但在2020年,其城市间引力急剧下降,平均中心度下降至278.355,甚至接近2011年水平。然而,太湖平原上的主要城市始终表现出明显的中心性和强引力,包括苏州、无锡等城市。同时杭州、嘉兴等杭嘉湖平原上的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的引力强度大幅增加。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引力强度逐渐增强。基于观影人次的引力强度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观影人次的引力强度变化

2.3 基于放映场次的空间集聚

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间放映场次引力有所增强,其平均中心度从0.18上升至7.87。但在2020年,其城市间引力平均中心度下降至5.45,低于2017年水平。然而,杭嘉湖平原上的主要城市始终表现出明显的中心性和强引力。同时南通、扬州、宁波和嘉兴与核心城市之间的引力强度增强,南京和镇江、滁州、马鞍山,镇江和扬州、泰州,南通和苏州、上海,常州和无锡、苏州,杭州和湖州、嘉兴,它们之间的引力强度有所增强。其他长三角城市与核心城市间的引力从无到有,逐步增强。基于放映场次的引力强度变化如图3所示。

2.4 基于影院数的空间集聚

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间影院数引力不断提升,其平均中心度从0.32上升至9.39,且太湖平原上的上海和苏州、无锡始终表现出明显的中心性和强引力。同时南通、杭州、常州、宁波和绍兴与核心城市之间的引力强度也有增强。南京和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镇江和湖州、扬州,合肥和滁州、马鞍山、南京,它们之间的引力强度有所增强。其他长三角城市与各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间的引力从没有或很弱到逐步增强。基于影院数的引力强度变化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影院数的引力强度变化

2.5 基于银幕数的空间集聚

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间银幕数引力持续加强,其平均中心度从8.86上升至442.49,且太湖平原上的上海和苏州、无锡始终表现出明显的中心性和强引力。同时南通、常州、杭州、绍兴、嘉兴与核心城市之间的引力强度增强。南京和扬州、马鞍山、滁州、镇江,镇江和扬州、湖州、泰州,杭州和绍兴、宁波、湖州、嘉兴,它们之间的引力强度有所增强。其他长三角城市与核心城市间的引力从无到有,逐步增强。基于银幕数的引力强度变化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银幕数的引力强度变化

3 结论

长三角城市群的电影经济时空格局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较独立阶段—联系强化阶段—多中心阶段”的发展过程,逐步从散点化、较松散的联系状态,走向互动联系增强、多中心同期崛起,呈现出“东强西弱、多极崛起”的特征。虽然电影经济辐射能力始终领先的是太湖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上的核心城市,特别是距离较近的上海与苏州,但是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出现,对城市电影经济的联系和资金、人员流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核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引力强度下降。因此,长三角城市群的电影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从整体战略着手,通过区域内的开放、合作与协调,推动协同创新与互动,在强化优势核心区域联系、培育和发展优势城市集群的同时,促进区域低等级城市的电影经济联系发展,形成“多点带片”的发展格局,提高区域的电影经济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提升城市电影经济的发展韧性,强化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城市电影经济运行机制,扩大吸引力和渗透力,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马鞍山镇江引力
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
延安新引力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关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感受引力
A dew drop
马鞍山塑造转型“新马力”
冯玉祥视察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