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支气管肺炎DR分析乙酰半胱氨酸雾化与布地奈德治疗效果及康复研究

2021-12-23陈武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乙酰布地半胱氨酸

陈武华

(太湖县人民医院儿科 安徽 太湖 246400)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炎类型之一,近年来,因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加上部分小儿免疫力低,极容易发生支气管肺炎[1]。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DR)是临床上用于检查肺炎的常用检查方法,DR摄片是放射线检查的一种,即数字化的放射性检查,因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以及准确率高等优势被应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诊治工作中,及时为患者确诊并实施有效干预,有利于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早日恢复健康,尤其是小儿患者,对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均是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有效药,同时建议利用雾化吸入的干预方法,减少患儿对治疗的抵触情绪,确保治疗的安全性,无需接受口服或注射形式给药,提升小儿患者配合度[2]。目前关于数字X线摄影评估乙酰半胱氨酸雾化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抽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儿科接收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儿科接收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诊断标准:观察入组小儿X线摄片,总结发现肺纹理增多;双侧或单侧肺下内出现阴影,约6~25 mm,为斑片;肺门阴影增浓或扩大。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30例,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及观察组(30例,行乙酰半胱氨酸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接受数字X线摄影检查。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6个月~11岁;住院时间4~10 d,平均(6.87±1.33)d。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5个月~12岁,平均(2.81±2.42)岁;住院时间4~10 d,平均(7.03±1.43)d。两组基础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胸部X线片等检查及临床表现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3]中相关指标相符,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②符合本次用药方案适应证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者;②具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呼吸道畸形小儿;③依从性差无法按照疗程接受治疗。

1.3 方法

60例小儿患者入院初期均接受常规干预,包括抗炎、止咳化痰等处理措施。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使用澳大利亚AstraZeneca Ptv Ltd,生产批号:LOT325730,国药准字:H20140475,规格:2 mL:1 mg),每次用量1 mg,每日治疗2次,雾化吸入,治疗3~7 d。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对照组一致,并加用乙酰半胱氨酸(该药物取自于意大利,zambon S.P.A,生产批号:28004465,国药准字:H20150548,规格:3 mL:0.3 g),每次用量0.3 g,每日2次,雾化吸入,治疗3~7 d。

全部小儿接受3~7 d治疗后均接受X射线检查,调节摄片室温度,确保小儿舒适度,预防小儿在检查过程中有哭闹等行为,尽量让小儿患者在平静状态下接受检查。X射线检查为拍摄患儿胸部正侧位图像,将仪器放置于胸部位置,开始摄影,摄片工作点压设置为55~60 kV,摄片参数5.5~6.5 mAs,焦距为100 cm,随后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后评估疗效。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表现 观察两组患儿体温、咳嗽及啰音等临床表现。小儿支气管肺炎X线主要表现:①Ⅰ型:支气管肺炎初期,双肺纹理增加且粗,无浸润肺泡、无明显临床表现。②Ⅱ型:支气管肺炎发生初期若病情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会导致疾病恶化,出现双肺纹理增多、变粗,肺泡组织出现损伤,影像学明显发生变化,斑片状渗出向着肺门四周分散。③Ⅲ型:因二期肺部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疾病持续恶化,病变部位斑片状渗出影发生实质性变化,肺组织透亮,因黏性分泌物阻塞肺泡。④Ⅳ型:因小儿抵抗力不足,受到感染后疾病发展快速,两边肺叶观察均为弥散性浸润影。

1.4.2疗效评估 用药3~7 d后对小儿疗效展开评估,小儿临床症状经3~7 d治疗后全部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视为疾病治愈。小儿临床症状经3~7 d治疗后肺部啰音改善明显视为疾病好转。若小儿经3~7 d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复查显示胸片肺部阴影没有改变,表示治疗无效[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s),计数资料表示为率(%),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主要表现改善效果对比

经3~7 d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咳嗽、啰音及喘息临床表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主要表现改善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主要表现改善效果对比(±s)

组别 例数 体温 咳嗽≤38.5℃ >38.5℃ 干咳 咳痰对照组 30 28(93.33)2(6.67) 7(23.33)9(30.00)观察组 30 30(100.00)0(0.00) 4(13.33)4(13.33)χ2 2.069 4.444 P 0.150 0.035组别 例数 啰音 喘息干啰音 湿啰音对照组 30 7(23.33) 9(30.00) 11(36.67)观察组 30 4(13.33) 4(13.33) 4(13.33)χ2 4.444 4.356 P 0.035 0.037

2.2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小儿总有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n(%)]

2.3 两组X线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X线结果Ⅰ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X线结果对比[n(%)]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临床认为与小儿肺部发育未成熟、机体免疫力低等因素相关。该病会使患儿的肺泡、支气管壁和肺间质受到连累,影响小儿健康。为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正确率,透视检查技术渐渐退出检查,开始推广使用数字化摄影技术。数字X射线摄影图像有其独特优势,影像学特征明显,方便临床医生诊断,观察微小、细小病变,从而为小儿制定符合实际病情的治疗方案[5]。同时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还可用于复查,了解患者肺部恢复情况,从而评估疗效,另外,还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疾病程度,安抚家属及小儿患者情绪,按照医护人员指示配合完成相关干预工作,促进小儿康复。

本研究观察组采取联合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布地奈德治疗,在DR复查中可知,可知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且经3~7 d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咳嗽、啰音及喘息临床表现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X线结果显示Ⅰ型患者比例增高,意味着小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趋向治愈。这可能是由于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液对小儿肺炎有良好的祛痰效果,通过降解黏液的黏稠度和黏附性,促进痰液溶解和排出,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与布地奈德搭配,可通过增强细胞膜稳定性、抑制过敏活性递质释放,从而发挥良好的抗过敏、抗炎效果,促进恢复[6]。在DR复查中可见治愈小儿影像表现为,典型临床症状消失,阴影消失,肺野清晰,肺部各回声正常,说明患儿得到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DR复查中显示小儿支气管肺炎接受乙酰半胱氨酸雾化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及时了解患者病变程度及康复进程,便于医生及时调整用药,促进小儿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乙酰布地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