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胸部低剂量CT对肺继发性结核的诊断价值

2021-12-23许亚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继发性低剂量结核

田 飞,许亚春

(1海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科 江苏 海安 226600)(2海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海安 226600)

肺结核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出现误诊、延迟诊断等情况。肺结核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任何人群均可发生疾病[1]。内源性复发是肺继发性结核的主要病因,早期菌血症能够在肺部形成潜在病灶,一旦患者抵抗力突然降低,潜伏病灶可成为继发性病灶。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金标准为痰结核菌检查,但是在实施该项诊断时,结核菌培养时间较长,确定诊断结果后可能会造成患者延误治疗[2]。因而选择科学、高效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肺继发性结核的诊断,X线与CT均是常规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进行X线检查时,图像缺乏清晰度,对于病灶的分辨率不高。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有效显示出病灶情况。但是CT检查存在辐射情况,如何降低CT辐射是目前医学领域主要研究的方向[3]。本文选择2020年1月—2020年6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胸部低剂量CT对肺继发性结核的诊断价值,详细影像学诊断内容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6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治疗的肺继发性结核患者60例,按方便抽样法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0例。常规剂量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7例、13例;年龄26~76岁,均龄(51.09±3.28)岁。低剂量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25~77岁,均龄(51.04±3.48)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取得了患者同意,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痰结核菌与相关检查确诊,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检查和病史资料;初次确诊为结核,既往未接受抗结核治疗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或者合并患有影响本文研究的疾病者;有认知或者精神障碍,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1.3 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仪器是64排西门子AS螺旋CT扫描机,该扫描机具有辐射低、图像清晰度高、信息量大、扫描迅速等优点,能够良好满足本次研究要求。进行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检查过程中,常规剂量组采取胸部常规剂量CT检查,低剂量组采取胸部低剂量CT检查,指导患者以仰卧位进行检查,扫描范围是全部肺组织。

常规剂量组:检查过程中参数为管电压140 kV,管电流180 mAs,球管转速为2 r/s,螺距为1.5 mm。

低剂量组:检查过程中其他参数与对照组一致,管电压改为120 kV,管电流改为110 mAs,矩阵为512×512。

1.4 观察指标

检查结果: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

辐射剂量:对比两组辐射剂量,主要是噪声、ED、CTDI。

图像质量:通过图像质量评分(the image quality score, IQS)对于图像质量实施评价,主要分值为5分,分值与图像质量存在正相关,图像质量涉及纵隔窗和肺窗[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独立样本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或Fisher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断准确率和误诊率结果分析

低剂量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6.67%、3.33%,常规剂量组分别为90.00%,10.00%,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检查结果分析表[n(%)]

2.2 两组患者辐射剂量相关指标分析

低剂量组患者的噪声、ED、CTDI辐射剂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相应指标水平(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辐射剂量相关指标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辐射剂量相关指标分析(±s)

组别 例数 噪声(dB) ED(mSv) CTDI(mGy)低剂量组 30 12.37±1.67 1.23±0.14 1.96±0.37常规剂量组 30 15.47±1.75 1.78±0.17 3.65±0.78 χ2 7.019 13.679 10.722 P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价比较

低剂量组检查纵隔窗、肺窗水平与常规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价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价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纵隔窗 肺窗低剂量组 30 4.12±0.56 4.02±0.48常规剂量组 30 4.06±0.48 4.27±0.51 χ2 0.446 1.955 P 0.657 0.055

3 讨论

肺结核的临床发生率较高,有关数据统计显示[5-6],我国目前总人口中感染结核菌病例比率高达45%,继发性肺结核为Ⅲ型肺结核,包含浸润型肺结核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两种肺结核病,以成人多见,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虽然肺结核的临床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在肺部疾病中始终占据较大比例,且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采取有效手段预防和诊治继发性肺结核具有重要意义。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包括咳痰、胸闷、咯血等,对于患者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均有严重威胁。因此在肺继发性结核的诊断中,还需采取影像学检查[7]。

影像学检查技术中,X线、CT均是常用的检测手段,X线检查一般都为平面检查,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存在前后组织重叠情况,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继发性肺结核病变形态很少是单一性的,常是多种形态并存,以某一种为主[8],此外,X线检查分辨率较低,并不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依据,难以分析疾病形态与结构。多层螺旋CT具有更为强大的处理系统,具有分辨率高,时间短等特点,可对病变不同部位进行观察,具有更为精细的诊断效果。但是常规剂量CT检查时对于患者机体造成的辐射剂量较大[9]。扫描过程中可能会对细胞造成损伤,严重时造成细胞癌变,因而降低辐射剂量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胸部低剂量CT检查可在获取理想诊断效果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具有更为理想的诊断价值。本次结果显示:低剂量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噪声、ED、CTDI辐射剂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检查纵隔窗、肺窗水平与常规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胸部低剂量CT诊断肺继发性结核具有明显价值,其检查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与常规剂量CT相比,效果相当,但其辐射较小,临床诊断时可优先考虑。

猜你喜欢

继发性低剂量结核
一度浪漫的结核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ICU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