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Fibro Touch诊断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1-12-23赵巧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

赵巧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 上海 200437)

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由酗酒、高血脂等原因所致,为肝硬化、肝细胞癌进展形式之一,发病后若不能及时治疗,待病情进展至一定程度,将会引发肝纤维化,最终导致患者肝功能受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既往研究中[2],临床主要通过病理活检的方式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但该检查方法对机体的损伤较大,检查后易引发大量并发症,预后欠佳。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超声定量技术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就目前而言,临床对于超声定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尚存在一定争议[3]。基于此,本文将选取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定量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120例患者中男62 例,女58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6.25±4.26) 岁;体质量指数23~2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6.28±1.21) kg/m2。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56.42±4.12)岁;体质量指数23~30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6.41±1.16) kg/m2。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4]相关诊断标准者;明显出现乏力、肝区隐痛、肝脾大等症状者;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RF)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腹腔积液者;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肝占位性病变者;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在患者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于超声引导下对患者实施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Max Core一次性全自动组织检查针(16G,美国巴德公司),获取肝组织经体积分数为0.1的中性甲醛固定,随后通过石蜡包埋的方式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Masson染色,根据Scheuer分类标准进行肝组织炎症(G)分级和纤维化(S)分期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40例、重度组38例。

Fibro Touch(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检查: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外展右臂,首先采用B超成像探头选择成像部位,确认所成像肝组织结构;随后将耦合剂涂抹到探头上,将探头置于肋间隙,测定肝右叶的弹性值和脂肪衰减参数值。保持探头与肋间隙皮肤表面垂直,压力指示器显示为绿色,显示屏上M波形强度一致且分布均匀、A波形呈线形时即开始检测。连续检测5次,最终结果取其平均值。

肝无创纤维化及脂肪含量检查:在患者空腹前提下,采用Fibro Touch对其肝脏硬度、脂肪衰减参数进行检查。定义脂肪衰减参数正常值为240 db/m以下;肝脏硬度正常值为6.9 kPa以下。

1.3 观察指标

脂肪变性分级标准:肝细胞脂肪变性<33%表示轻度;肝细胞脂肪变性33%~66%表示中度;肝细胞脂肪变性>66%表示重度。

分别对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CAP值进行比较;分别对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水平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CAP值比较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CAP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AP值对比(±s)

表1 CAP值对比(±s)

注:对照组与轻度组比较,t=21.388,P<0.05;与中度组比较,t=47.477,P<0.05;与重度组比较,t=80.002,P<0.05。

组别 例数 CAP值/(db·m-1)轻度组 42 242.54±5.24中度组 40 276.54±5.14重度组 38 321.25±5.16对照组 25 214.21±5.25

2.2 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水平比较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水平对比(±s)

注:对照组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轻度组比较,t=143.204,P<0.05;与轻度组甘油三酯水平比较,t=12.179,P<0.05;与轻度组总胆固醇水平比较,t=5.455,P<0.05。

组别 例数 谷丙转氨酶/(U·L-1)甘油三酯/(mmol·L-1)总胆固醇/(mmol·L-1)轻度组 42 212.25±5.65 1.45±0.21 5.26±1.27中度组 40 248.36±5.24 1.59±0.27 6.24±1.28重度组 38 287.65±5.27 1.71±0.23 6.98±1.17对照组 25 32.24±3.54 0.89±0.12 3.54±1.21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肥胖、慢性病等因素相关,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引发肝功能障碍、肝硬化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8]。因此,只有尽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并在确诊后对其开展针对性治疗,才能降低其死亡风险,进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9]。

既往研究中[10],临床多采用肝组织病理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检查,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该技术对人体的创伤较大,较难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故而逐渐被其他无创性检查技术取代。Fibro Touch能够定量考察患者肝血管密度的衰减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肝实质密度高于肝血管密度,脂肪肝中肝实质与肝血管密度相近,严重时发生反转[11]。另外,Fibro Touch还能通过传统肝/脾超声值比值法诊断的方式,将其作为诊断脂肪肝并衡量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参考标准[1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CA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采用Fibro Touch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可及时了解患者的肝纤维化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Fibro Touch对其进行诊断,可及时明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且未考虑年龄、体质量等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诊断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望临床在今后研究中加大样本量,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保障诊断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猜你喜欢

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高甘油三酯血症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浅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转氨酶高与肝炎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服用抗生素影响肝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