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2黄世腾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新形势高校

黄世腾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校教育也逐步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而伴随市场发展形势的与时俱进,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这一问题涉及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等多个方面。因此,为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高校有必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并剖析就业困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决绝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

伴随社会经济的升级与创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趋于完善,使得就业竞争局势进一步恶化。基于这一形势下,多所高校存在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个人发展,还阻碍了高校创新、影响了社会安定。基于高校教育招生人数增加、办学规模拓展的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本文结合实践调研情况,着重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存问题,并基于新形势下提出有效对策,旨在为各个高校缓解就业形势提供有效借鉴和思路。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就业岗位减少

国家发展形势和地区经济情况对市场劳动者的就业形势有着直接的影响,近些年,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使得供给侧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存有矛盾。在此背景下,市场就业岗位数量锐减,多个企业更加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应届毕业生并未受到重视和青睐。

(二)大学生期望值较高

现阶段,国内经济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也使得城乡结构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并且城乡经济收益差距进一步增加。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企业收益也不断拉大,而薪资待遇也成为多数毕业生首要考虑的因素。结合实践调研可知,多数毕业生由于自我定位模糊,存有薪资、企业期望过高的问题,更愿意向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投放简历,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选择中小型企业或民营企业,更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发展。

(三)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如今,在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与深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其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其教学方向更加趋于大众化,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资源。但是由于多所高校并未及时接纳先进办学理念,使得教学目标、办学仿真以及管理机制和教学模式趋于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除此之外,很多院校普遍存在重基础教学、轻实践训练的问题,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技能,使得所培育的人才不具有个性化。因此,甚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与一线岗位严重不符,具体表现在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人才,且毕业生面临失业危机。相关研究人员则认为高校在培育人才方面严重存在滞后性、周期长等问题,专业课程设置也存有固式划分问题,很难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所需,比如跟风设立热门专业;盲目招生导致供需失衡等等,无形中加剧了就業难度。

(四)学生自身素养不足

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限制和影响,在初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是以提升卷面成绩为努力反向,而分数也成为各个高校招生的唯一要素,在步入大学阶段后,无论是奖励政策还是资助标准都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得他们很难摆正自身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从而容易使得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导致自主性不足、创新性不足、缺乏卓绝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很难对进行合理且准确的自我评价。基于此,很多毕业生还未建立思想准备便已面临择业与就业,自身不够积极和主动,并且一味地追求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使得他们的期望过高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最终无法顺利应聘预期岗位。

二、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人才培育理念

一方面,适当调整人才培育目标、明确适宜的人才培育定位。高校人才培育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有着紧密地联系,院校需要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锻炼他们的实践技能,旨在提升人才培育的适配率,合乎社会发展需要。鉴于此,高校应尝试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人才培育输出和人才市场需求间的供求平衡。其中院校需转变人才培育理念、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明确人才培育定位,从而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拓展专业教学深度与广度来为一线市场输送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高校管理层应充分意识到开展就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展系统且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帮助他们消除就业困惑,调整自己思想状态,还能够提升院校就业率,促进院校持续发展。结合当前形势可知,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更多的是流于表面,缺乏广度和深度。为改善这一形势,高校应将人才培育与就业指导进行有机融合,构建相对健全的职业生涯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组织就业网站建设等形式来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全面性、过程性以及层次性,从而能够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顺利对接岗位工作。

(二)彰显政治辅助作用

结合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虽然计划经济式的就业制度已经逐步被自主择业所取代,但是基于国内毕业生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企业单位、就业机制以及就业环境均还有完善空间,无形中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在此形势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颁布政策和提供保障来为毕业生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从政府层面着手分析可知,政府一般可以从经济促进、政策颁布以及市场调控等三个渠道来创设有力的就业环境。其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在第三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新的产业链,从而为毕业生创设更多的就业岗位。其二,制定与之相关的政策规制度。通过制定就业优惠政策来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还应优化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使其趋于一体化和规范化,地方单位应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可以建立一定的创业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或者还可以制定吸引学生到基层就业或到疲困地区就业的扶持政策。其三,应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并在政策束缚和监督管理下彰显其调控功能,通过制定明确的就业计划来逐步形成就业市场。从高校层面深入分析可知,第一,高校应充分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进程,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把握就业市场需求方向,从而能够通过准确定位办学思路来培育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最终能够切实提升办校水准。第二,高校还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构建就业市场体系,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地就业服务,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三)彰显高校就业管理

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的成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辅助毕业生择业、就业,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创新服务工作时就业部门当前的主要工作内容。其一,提升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聘请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工作所需资金,从而能够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到学生的整个高校学习中,从而能够依据所学的就业知识与技能来顺利应聘预期岗位。其二,对就业指导方式进行进一步拓展与丰富。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水平、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来提供针对性就业指导。通过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多元性和趣味性,来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逻辑、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为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衔接岗位工作创设有利条件。其三,关注职业规划教育工作。通过制定科学且合理的职业规划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发展方向,也是通向职业成功的最佳起点。为此,高校应开设与职业生涯相关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评估自己,从而做好自身规划。其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力度。高校应积极创设创业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积极创业的机会与平台,这样,不仅能够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还能够提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基于此,高校应从而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创新实习来逐步渗透创新教育理念,使得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学生提供专业且客观的就业指导和帮助,最终切实提升他们的创业实力。

(四)强化自身素质建设

第一,高校毕业生应积极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其中学生应全面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充分意识到“就业难”的本质在于优质工作难以上岗,并以理性且客观的态度来分析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现状,了解自身的长处与劣势,从而能够通过转变就业思路,避免盲目追求来合理定位,调整期望目标,从而能够投身到合适的行业与岗位中来实现自身价值。第二,还应着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身为高校大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和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从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逐步成为复合型人才。换言之,学生应全面培育现代职场所学的品质与技能,并在时间活动中实现理实结合。第三,除去以上内容,高校学生还应着力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基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问题与困惑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遇到挫折后,学生应沉着冷静、认真思考,分析失利因素,并重拾信心积极面对挫折,磨砺心智,最终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处于新形势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境,而这一问题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关注的焦点,为有效缓解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企业、高校与学生等多方联合起来,协同努力。比如可以通过转变人才培育理念、彰显政治辅助作用、凸显高校就業管理、强化自身素质建设来妥善且全面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旨在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波,方鹏.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14-115.

[2]刘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和提高就业率的对策[J].智库时代,2018(28):186-187.

[3]丁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8(21):126-127.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新形势高校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