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索

2021-12-22云芳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双循环跨境电商

[摘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了跨境电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直播、海外仓管理、本土化运营等新型职业岗位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针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挑战、新规格,探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即实施“岗课证赛创”综合育人,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内涵;融入产业新要素,构建校企耦合育人机制;强化项目实战,促进跨境电商人才就业创业。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云芳(1983- ),女,江苏宿迁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在读博士。(广东  东莞  5238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扩招专项“扩招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开放型、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项目编号:JGGZKZ2020002)、2020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校企融合共生:分类精准培育商务英语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C21020201025)和2020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横向课题“跨境电商人力资源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编号:2020H18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4-0107-06

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了跨境电商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工具的创新应用颠覆了传统贸易流程和商业模式,跨境电商直播、数字化营销、海外仓管理、本土化运营等新型职业岗位群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为新兴产业增值赋能的使命与责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也必须置身于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汇聚产业、企业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升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内涵,积极缓解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矛盾。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跨境电商业的影响

(一)促进国际贸易结构优化,激发内循环的发展潜能

跨境电商在过去的十年里发展迅猛,为全球许多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已成为支撑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得益于国内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稳居全球第一。在新发展阶段,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对于巩固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贸易地位、激发国内循环的发展潜能至关重要。然而,我国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一脉相承,跨境電商出口比重远高于进口,长期忽视国内消费市场。通过扩大跨境电商进口,满足国内多样化的跨境购物需求,促使消费观念和意识的转变,从而扩大消费需求,使国内市场焕发活力,继而进一步增加对国外中间品和消费品的需求,以促使国内制造业直面更加激烈的全球产业链竞争,推动国内供给质量与效率的整体提高,提升内循环的水平。同时,跨境电商进口比重的持续提高可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结构、促进多边贸易繁荣、缓解贸易失衡、降低贸易摩擦风险,从而形成以内循环为主导,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参与外循环的能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转移发展。跨境电商有助于促使外贸生产商向外贸供应商转变,由价值实现向价值提升定位转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和技术赋能,促使产品、营销、渠道、物流等全要素、全过程转型升级,可提升国内制造业参与外循环的能力。一是生产制造理念升级,由大批量生产转为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大定制化生产的研发力度,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迈向产业链中高端。二是营销方式由单一转向全网营销,利用移动社交媒体、云展会、视频营销、直播电商等新型模式渗透国内外市场,注重品牌建设与维护。三是销售渠道去中间商化,转为端到端的直营模式。应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提高企业售前、售中及售后直接服务海外消费者的能力。尊重消费国风土人情及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重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反馈,树立海外市场口碑。四是物流由境内发货转为海外仓发货,降低企业成本,加快物流时效,保障交货及时、安全。五是跨境电商的合规化发展,将推动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独立站、探索本土化运营等方式参与国际市场。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变化

(一)跨境电商对人才的新需求

传统外贸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催生了跨境电商业务类、平台运营类、供应链管理类等职业岗位群。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深度应用,电商主播、数据挖掘与分析师、视觉营销专员等新岗位层出不穷。跨境电商产业年轻但发展迅猛,不仅人才数量紧缺,而且存在人才培养与岗位匹配失衡的结构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超过600万,且以每年10%以上的增速扩大,其中复合型的销售与运营人才特别紧缺。2021年第一季度,跨境电商运营人才需求同比增长200%,其中广东省跨境电商运营招聘需求占全国的50%以上。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比较理性,其中高职学历岗位缺口占70%左右,企业更加看重跨境电商实操与综合能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本土化特征渐趋明显,跨境电商新旧岗位更替加快,单一的岗位能力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亟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二)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跨境电商领域数智化升级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主要面临“高、新、浅”三大难题。一是跨境电商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高,不仅要掌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等跨专业交叉知识,具备外语、平台运营、供应链管理、海外仓运营等复合应用能力,还要具有国际化视野、数据思维、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等综合素养。二是跨境电商专业新,缺少专业建设经验。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刚设立不足两年,人才培养定位尚不清晰、与区域产业契合度不高,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鲜见校本与区域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缺乏逻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资源较为匮乏,教学保障无法到位,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不高,难以满足跨境电商业的用人需求。三是校企合作程度较浅,尚未形成稳定、深度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复合型跨境电商实战人才培养目标仅靠学校单一育人主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引入电商平台与企业项目,创设真实的学徒环境,加强企业导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协同育人方式才能实现。但由于专业服务能力不足、共育的人才留存率不高,企业不敢冒险过多投入与学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更不敢深度介入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规格

在新发展阶段,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单一操作型转为培养熟悉物流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工具,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素质跨境电商技术技能劳动者。一是在素质维度,除了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素养外,还应具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高的政治觉悟,维护中国制造品牌形象,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数据搜索、挖掘、分析等信息化素养及维护客户、企业及国家信息安全的网络安全意识;具有技术学习、迁移以及创新应用的能力,以应对跨境电商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二是在知识维度,除了要求掌握外语、电商、物流等跨学科、多专业交叉“复合”知识外,还应熟悉跨境电商全网营销、海外仓电商、企业独立站运营等代表跨境电商发展方向领域的新知识。三是在技能维度,除了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外语技能从事跨境电商业务操作外,还应具备运营企业独立站、网络营销与推广等业务全流程操作和优化的能力;具备项目分析与管理、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善用新工具挖掘、分析、处理数据。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实施“岗课证赛创”综合育人,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内涵

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牵引,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思路,构建“岗课证赛创”综合育人模式(见下页图1)。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设计层面来说,“课”代表课程体系,即学生在专业层面所需学习的全部知识;“岗”代表岗位群的要求和标准,是“课”设置的逻辑起点和依据,由“课”优化和引领;“证”代表职业考证,是对“课”的补充、强化和拓展,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赛”代表职业技能大赛,由高质量的“课”产出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的兴趣和认可;“创”代表“双创”教育,“课创”融合着眼于学生未来和终身发展。从微观的教学层面来讲,“课”是具体的专业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岗”代表岗位任务和标准,是课程学习内容的标准;“证”是学习评价标准,代表各类具体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证书或等级证书;“赛”是课程教学的展示,具体指各类比赛。“岗课证”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赛课创”融合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课”作为载体或媒介,推动“岗、证、赛、创”融于一体,形成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职院校推动“岗课证赛创”融通,探寻专业升级路径,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内涵。一是基于需求分析,确定“岗课”融合路径。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等方式进行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掌握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状况,对照国内标杆专业,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规格。同时,从跨境电商岗位的实践性出发,明晰跨境电商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与素养,构建跨专业交叉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二是对接行业标准,加强课证融通。在课程中融入行业龙头企业与国内跨境电商标杆专业开发的1+X跨境电商B2B/B2C数据运营、跨境电商海外营销、跨境电子商务多平台运营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标准,不断迭代教学内容。三是基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课赛融通。从专业层面做好课程与“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高职英语口语大赛等比赛项目对接,将大赛考核内容融入课程内容,实施以赛代考、以赛免修评价方式。设置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选拔培养机制,兼顾普惠与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四是服务学生的未来发展,注重课创融合。把“双创”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全过程,系统设置创新思维通识教育、创业实务课程及企业跨境电商创业孵化项目实践。五是重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培养德技双修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六是伴随教育政策的调整、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改革教学评价,为学生提供多元成才路径。此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还需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动态调整。

(二)融入产业新要素,构建校企耦合育人机制

学校围绕优势与专业在跨境电商产业链上的定位与分工,面向区域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特点,聚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遇到的发展瓶颈,与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等多元主体开展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在利用和整合资源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找准各方主要利益诉求,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利益耦合机制(见下页图2),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共同体。第一,学校应主动作为,以自身的人力、智力等资源优势置换各方的专有资源,积极谋求多方合作。第二,地方政府出台产教融合相关激励政策,在资金及用地等方面给予校企合作企业切实的财政支持,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提高本地就业率水平。第三,跨境电商行业协会把跨境电商行业前沿知识与能力要求导入学校课程体系,升级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解决行业企业人才紧缺与质量问题。第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利用自身运营与管理经验,补给学校实践教学师资,提供生产性实践教学场所,储备跨境电商人才,把自身打造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第五,制造企业把产品与项目带入学校,给学生提供多品類、多平台的项目运营实践条件,从而降低自身的人力资源与试错成本,储备高素质人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品牌出海。第六,跨境电商产业园区通过场地、资金及设备等要素投入,参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一方面服务园区内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提升跨境电商主题园区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优质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园区,实现经济效益。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共生载体,推动各方专有资源向通用共享资源转变,提升产业与教学资源的共享度,实现人力、资金、技术、场地、管理、数据等产业资源禀赋参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赋能传统外贸转型升级,促进跨境电商业高质量发展。例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跨境电商专业与行业领军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共建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共同开发了1+X跨境电商B2C数据运营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引领全国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东莞制造产业集群优势及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便利政策,与企业开展“校+企+企”的合作模式,即学校与产教融合型跨境电商企业及生产型外贸企业协同育人。充分利用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引入生产型制造企业的跨境电商真实平台与项目,开展跨境电商订单式人才培养。由学校与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把人才输送至生产型外贸企业。在“校+企+企”合作模式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了面向学生、教师、社会人员及跨境电商企业,集实习、就业、创业与培训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云平台,打通了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信息供给渠道,满足了本地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各主体的利益诉求。

(三)强化项目实战,促进跨境电商人才就业创业

依据行业人才认证标准,以跨境电商“X”证书为引领,将跨境电商新模式、新技术、新规范等行业前沿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纳入实践教学标准与内容。按照“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突出特色、分类培养”的思路构建实战项目教学体系。“顶层设计”要求实战项目来源于区域支柱或特色产业,找准行业领军企业或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度合作,保障实战项目的稳定性和代表性。“系统规划”要求实战项目教学安排要弄清楚何时开展项目、由谁开展项目、开展什么项目,保障实战项目开展的合理性和持续性。“突出特色”要求实战项目内容或形式能够代表区域跨境电商发展特色,与同类院校的跨境电商实战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丝路电商”快速发展,对小语种和直播人才需求旺盛。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西安、兰州等地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可开展小语种直播项目实战,突出区域人才培养特色。“分类培养”主要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与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分方向、分层次的实战能力培养。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开发跨境电商平台、共同建设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教学标准、共同开发新型立体化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实践课程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手段与措施,形成稳定持久的实践教学合作机制。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学校发展定位,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构建具有特色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实施路径,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素养。一是通过调研研判本地跨境电商业的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明确跨境电商实战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广东省东莞市以生产型外贸企业及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居多,本地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应设计复合型销售运营实战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与跨境电商园区、产教融合型跨境电商企业或优质外贸企业共建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配备AR/VR直播设备,引入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企业独立站等多平台真实项目,创建电商企业文化,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徒环境。三是系统规划“专业认知—仿真实训—项目实战—顶岗实习”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明确校企双方在各阶段的育人职责,发挥学校教师的理论教学优势与企业导师的实操指导优势。在第一、二学期,开展专业认知实践与外语技能综合实训;在第三学期,开展跨境电商创业沙盘及进出口业务流程演练;在第四学期,进入跨境电商实战阶段,企业导师指导学生使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真实平台账号,进行选品、营销推广、订单跟进等真实业务操作;在第五学期,以工作室的方式进行项目实践教学分流,学生自主选择参与跨境电商直播、短视频开发、新媒体营销、创业孵化等项目;在第六学期,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或参与创业项目,实踐跨境电商综合技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业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顺应产业数智化发展趋势,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升级专业内涵,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共同体,实施“岗课证赛创”综合育人,强化跨境电商项目实战,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增强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及“中国创造”品牌出海赋能。

[参考文献]

[1]李小丽.2021第一季度外贸人才供需形势研判[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1(7):34-36.

[2]罗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24):107-111.

[3]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10.

[4]张大卫,徐平,喻新安,等.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2021)——双循环格局下跨境电商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5]中国日报网.外贸人才缺口超600万——阿里国际站联合清华大学发布人才认证标[EB/OL].(2021-05-18)[2021-06-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095347543828722&wfr=spider&for=pc.

[6]邹华胜,金致远,徐云,等.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我国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5):27-30.

(栏目编辑:杨虹 袁慧)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双循环跨境电商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