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研究

2021-12-22梁婧董彦宗高霞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学科建设非遗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关键词]非遗文化;学科建设;校企合作;文化共同体

[作者简介]梁婧(1981- ),女,河北井陉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董彦宗(1983- ),男,河北辛集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高霞(1980- ),女,河北衡水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民间艺术在城市广场景观中的表达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9YS05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4-0098-05

非物質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时既要探索其文化背景及社会之源,也要关注其本真性、流变性及创新性。利用资源库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及大数据分析实现“非遗”的数字化转变,让文化遗产更容易被大众了解和接受。本文立足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进行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探索如何发挥职业教育的类型优势,利用自身优质资源实现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最大限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保护、承扬、创新工作。

一、“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现实状况及困境分析

我国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已持续推进十余年。2004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标志着非遗保护工作进入起步阶段;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政府随之出台非遗申请、认定、保护政策及方案,“非遗”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2年“申遗”不再盲目追求数量,取而代之的是对“生产性保护”“生态开发”“非遗产业化”的关注,高职院校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始从理论研究向实践层面过渡,也更加注重工作的开放性和创新性;2016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利用高校资源提升非遗传承人、从业者、传播者的技艺水平,将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教育实践进行对接,并逐渐实现非遗文化从认定抢救、保护利用向研究创新、发展弘扬方向的转变。

同时,高职院校在推进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与非遗相关的学科设置及课程建设局限于艺术、文学等领域,尚未形成适应新时代人文需求的教育内容、课程体系;二是非遗文化缺少良好的传播平台,传承内容与文化发展需求脱节,传承模式和创新形式缺乏规划性;三是技能传授、理论创新与教学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影音、数据等固态文化记忆;四是非遗教师队伍缺乏学科归属感,没有完善的进修研培机制,难以提升非遗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五是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较为滞后,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未形成最优育人合力;六是文化与价值观的引领地位在育人过程中未完全确立,文化理论研究滞后于保护实践。

二、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内涵挖掘

(一)高职院校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天然阵地

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能有效实现学科改革、技艺传承和文化育人的多维统一,通过灵活调整学科体系和有效对接课程、实训体系,为非遗文化培养合格的管理者、传播者和传承人,并进一步彰显地区文化特色。

1.高职院校具备学科培养的主体优势。一是院校设置文化创意类专业,在加强地区文化认同、注重技艺技能实践的基础上将非遗知识和技能纳入教育目标,实现非遗文化相关人才的技能培育及素质养成;二是院校将民间艺术元素和地方文化融入课程改革,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实现非遗文化元素“进课堂、进生活、进头脑”;三是高职院校开展多层次的非遗文化技能培训,对非遗传承人及参与者进行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增强非遗传承者的“人才红利”和“智力红利”效能。

2.高职院校发挥非遗文化育人主阵地作用。一是非遗文化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及流行文化冲击损伤“文化”属性,而高职院校能够结合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对非遗文化内核及审美规律进行挖掘,最大限度地发挥非遗文化育人的功能属性;二是高职院校能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感,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是非遗文化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链接的重要载体

非遗文化想要实现“以市场为保护,以使用为传承”的目的,就要寻求推广与突破,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同时,需要高职院校发挥“文化”与“经济”共振的载体功能。

1.高职院校具有宣传推广非遗文化的先天优势。一是高职院校能在政府指导下制订操作性强的非遗文化推广方案,针对非遗保护对象打造宣传策略、保护措施及推广手段。二是与政府、行企合作开展文化展览、节日庆典、民俗庙会等文体活动,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开发非遗文化数据库并进行推广,增强民众对非遗文化的体验感,使文化创意与经济市场深度链接。

2.高职院校能促进非遗文化的市场化转型及经济效益良性提升。非遗产品能在市场导向下进行工业化生产,但在利益引导下也容易使产品的核心价值趋向“单纯追求利润”。而高职院校可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非遗人才的文化修养和创新意识,秉持非遗所承载文化的“本真性”,使社会了解传统技艺的价值底蕴和文化内涵,在追求利润和弘扬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使非遗产业走向良性发展方向。

(三)高职院校是非遗文化实现创新突破的承扬主体之一

非遗文化因其独特的流变性,容易受到经济、文化的冲击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引起负面效应,需要高职院校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严谨的理论支撑,使非遗文化实现创新发展。

1.高职院校具有非遗文化发展新高地的作用。高校学者云集,学术氛围浓厚,在整理挖掘非遗文化的同时能够开展理论研究、明确创新方向。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地区文化资源及自身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以现代教育手段保护非遗文化。

2.高职院校能实现非遗文化与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不仅依附于具象化的产品,还离不开文化精神的融入。非遗文化精髓能使创新创业活动形成独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能将当地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潜质,为“双创”实践带来文化元素和创作灵感。

三、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功能重构及策略实施

(一)构建院校非遗学科共同体

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专业的学术支持和理论研究,由此催生非遗学科。非遗学科中传承人、参与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组成了非遗学科共同体。

1.加强学科建设和体制建设。一是加强学科范式建设。目前非遗学科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范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要求,高职院校只能开设与非遗相关的文化创意类专业,如地方戏剧类的非遗文化,既是非遗学科的研究对象,又从属于传统音乐专业,学科边界模糊,使研究者往往从音乐专业的角度研究地方戏剧,非遗的文化价值被忽略。高职院校要完善非遗学科的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明晰非遗学科的研究职能、内容和方法。二是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制定非遗文化管理、保护、传承机制,打造规范化管理条例、规章制度、工艺标准,使非遗工作有章可循。引进民俗学者、民间艺人、企业专家参与非遗研究,建设非遗文化管理平台,完善人才引进及岗位流动机制。同时,推动非遗文化进课堂,制定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资源建设、教育管理等相关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的合作,构建完善的沟通合作机制和动态监控机制,推进非遗学科共同体建设。

2.引培并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前提,是非遗人才培养的保障。一是实施柔性人才引进策略。引进非遗文化传承人、专家、民俗学者进入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实行非遗人才“入伍、驻校、进班”。聘请企业专家、工艺大师、研究人员共同开展非遗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共建文化资源数据库、改进产品技术工艺、推动学术科研建设。此外,打破岗位限制推动非遗教师跨校、跨院系、跨专业授课,鼓励教师将擅长的文体、艺术知识融入非遗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是加强教师人文素养和学术修养。高职教师要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要对知识体系所蕴含的地方文化、精神特质耳熟能详。在课程资源中融入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感。三是完善考评和激励制度。以专业的发展规律为基础构建分类评价体系,对非遗指导教师实施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方式。基于非遗文化研究的长期性和过程性,改变唯数量化的导向,淡化短期绩效考核,实行非遗文化评价长效机制。同时,院校设置专项资金,鼓励教师进修技能、研究创新,提供非遗作品展示平台,对优秀作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教师学习和创新动力。

3.依托本地文化优势打造特色课程体系。一是将本地文化知识与专业课程内容融通对接。寻找本地特色文化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二是构建乡土教材。将地方文化案例引入乡土非遗教材,将多媒体素材、影音材料作为教材的辅助资源,重视教材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培养师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三是打造特色基础课程、选修課程。高职院校要针对培养非遗人才的相关专业,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中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积极开发民俗类、艺术类、人文类的校级选修课,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及人文素养。

4.创新非遗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非遗文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提升其关注度和受众面。一是将非遗文化与电商相结合。许多非遗文化受限于地域环境及传播渠道,无法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通过电商汇聚社会流量及关注度,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利用产品反馈、评价意见让非遗文化形式得到创新发展,加快非遗产品研发换代。二是普及非遗文化的网络课程教学。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通过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等平台打造非遗文化网络公开课程并进行社会推广,能让更多大众接受非遗文化知识学习,并促进非遗课程资源建设。

(二)构建联合发展共同体

根据非遗文化“推广传承、创新升级、效益转化”三重目的,高职院校要联合政府及社会组织成立以“目标驱动、联合发展”为宗旨的共同体,开展民众与非遗文化的密切互动,提升高职院校在非遗研究中的创新作用,促进非遗文化的“物态”转变及市场转型。

1.以推广为目的建设示范基地。高职院校要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及自身建设基础,与社会组织共建文化示范基地,使非遗文化融入社会。一是在高校园区内建设文化产业示范点。高职院校将文教机构、企业引入校园,利用地方非遗资源多方共同开发示范园区、文化博物馆、非遗展览馆,打造文化产业示范点。二是建设校内外非遗文化实践基地。高职院校依据“产学研创”一体的思路,与地方艺术文化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科研服务、订单合同、学生实践等形式,使学生在企业文化氛围和真实生产环境中掌握非遗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高职院校要利用地方优势积极与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和产业园区开展合作,有计划地推进实地调研、传承体验、社区宣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担任文创设计、才艺表演、演讲主持、导游解说等工作,落实非遗文化教育实践工作。

2.以创新为目的改革育人模式。一是探索现代学徒制新型培养模式。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非遗岗位标准,校企联合构建“双基地”工学交替学徒培养环境,以非遗产品、非遗表演的生产、组织流程为主线分阶段分环境进行学徒培养,使学徒快速适应身份转化。二是建立大师工作室。与非遗文化大师、工艺美术专家开展合作,邀请大师和团队成员将非遗作品的设计、打造过程凝练为教学案例带入课堂,推进地方特色技艺传承,参加专业竞赛扩大影响。同时,与非遗专家在教材编写、工艺研发、文化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

3.以效益为目的指导校企合作。一是加强对非遗文化的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要对文化市场及产品市场进行调研,挖掘非遗文化潜在的经济价值,探索非遗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将文化元素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二是优化校企合作方向。市场数据和效益指标能有效衡量非遗产品的市场接纳度,对于市场反响较差的项目,校企要改革产品形式、调整合作方向;对于收益良好的项目,校企要加大资金投入,为非遗文化建立造血机制、实现良性发展。

(三)构建区域非遗文化共同体

区域非遗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对弘扬地方非遗文化和民族精神、构建地区性文化认同、提升区域“集体自尊”和文化地位有重要意义。

1.树立行为主体的文化引领。一是践行文化认同原则。各级行为主体在文化发展中要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不断将这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与本土特征相融合实现在地化,使区域主体的行为准则、文化内核兼具同质性和地方特色,形成一个内部稳定的文化结构。二是落实文化保护原则。高职院校要在核心文化在地化过程中树立“原真性”与“活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原真性文化保护原则是指非遗传承除了对产品工艺、技艺技能和展现形式予以保存外,还要尽可能保留传统技艺的生存环境,使文化能够繁衍不息。活态性文化保护原则强调技能工艺传承形式的与时俱进,使非遗文化与时代发展更加相符,呈现样式更加多样化。

2.实施多元文化主体性建设。一是挖掘整理乡土文化元素,构建学生与非遗文化的紧密联系。高职院校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学生到家乡采风,将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和地方传统整理成文字或影音资料,形成文化示范作品并在学院内进行成果展示与案例遴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对故乡文化的认同感。二是开展校园非遗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利用多种手段拓展非遗文化传播途径,开办校园文化节、非遗讲座、工艺品展览、传统曲艺演出等活动加深学生的文化体验。三是推进非遗文化进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及品牌文化。高职院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合作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坚守非遗文化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追求市场效益,如保留工艺品的“手工”性质,拒绝盲目批量生产。院校要联合企业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技能和工艺水平,加强企业人才质量;将非遗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在安全教育、岗位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管理过程中渗透文化精神,提升企业文化形象,实现非遗文化与产业经济和谐相处。

3.构建多元文化交流与输出渠道。一是加强文化交流互动。高职院校要秉持“尊重”与“比较”的文化理念,加强和行企间的交流互动。文化尊重理念是指文化共同体在内部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过程中,各主體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开展沟通,是加强文化交流的基础及前提;文化比较理念则彰显了共同体中各主体思想的多元性和相对性,在肯定各类非遗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呈现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加深对各类文化的理解和判断,是实现文化互动的路径和方式。以“尊重”“比较”理念加强文化交流互动,能消除共同体中各主体的偏见与争执,形成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二是拓宽文化输出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高职院校要选择非遗文化中适合国际口味并保留传统特色的内容进行包装,打造类似“中国故宫”“李子柒”这样的文化品牌,与行企共建营销团队对文化品牌进行国际推广,科学规划,实施多渠道宣传,如参加国际博览会展示传统工艺产品,在国际新媒体平台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多措并举提升国际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李强,任胜洪.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路径探析——基于社会组织参与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2):74-79.

[2]宋俊华.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共同体[J].文化遗产,2019(2):1-7.

[3]孙丰蕊.“非遗进校园”与“现代学徒制”——高职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与功能再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25-29.

[4]孙静松.“非遗”工艺的传承发展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8(9):133-136.

[5]孙杨,马成荣.视觉文化模式下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活态传创的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5):71-76.

[6]张泰城,龚奎林.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12(6):36-38.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学科建设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