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汉语桥》建构民族文化自信的策略

2021-12-22周旻旸

记者观察 2021年27期
关键词:汉语受众文化

文 周旻旸

万物互联时代,不仅全球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文化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一个国家要真正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大国风范就要硬实力、软实力两手抓。硬实力依赖于国家经济与科技基础,而软实力的提升主要是靠文化的传播交流。《汉语桥》作为一档以“中文比赛”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在全球化传播语境下,其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

在包容外来文化的同时,注重保护本土传统文化

《汉语桥》是一个有利于文化碰撞,击出火花的“战场”,节目凭借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包容度去接受各国选手的不同,在宣传中华文化的同时,观众也欣赏到了他国文化的美丽。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曾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不同文化之间少不了彼此相容相碰,而真正有底气的文化强国才能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去迎接文化的交流。网络将世界紧密相连,文化的输出与输入都在这光缆上穿梭。新的传媒形式的诞生,使得各国不得不重视新世界的信息秩序,这考量着各国对文化影响力的把控。任何传媒信息都存在“立场”,其效果一般长期、微观作用于受众,将受众放置在预设信息环境中“培养”起来,最终达成预期效果。《汉语桥》将“天下一家”作为节目的口号,一直延续至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2018届《汉语桥》节目里展现了各国婚礼习俗的不同,在俄罗斯,宾客高喊“苦”,新郎和新娘需要不停亲吻。这样的行为在民风相对保守的中国显得不那么融洽,但尊重他国的风俗礼仪是实现友好文化交流的核心,是对外输出中国故事的基础。

《汉语桥》节目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桥梁”,桥墩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桥上五色的花纹就是文化自信的图标。在包容外来文化的同时,《汉语桥》也十分注重保护本土传统文化。节目组对于本土文化的自我认同表现在节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题目的范围涵盖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精华。如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提升考题的难度,节目重点考查过对于“安”字的甲骨文演变的问题和成语典故的背景问题;如为了传播中国菜名文化,节目组设计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对于外国的参赛选手来说,热爱中国的美食不是一件难事,但是理解其菜名的用意就并非易事了。狮子头、蚂蚁上树、夫妻肺片、东坡肉等这些都是中国的名菜,可光看它们的名字却能引起不小的争议,许多外国选手在节目现场提出了疑问。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做菜的手法和技巧也是五花八门,由于中国地域辽阔,还延伸出了众多菜系的流派。菜名作为菜品的名牌,是菜品在传播过程的特指符号,大多数的菜名都寓于内涵意义。“东坡肉”以北宋知名的词人苏东坡来命名,给予菜肴一种文化美,好似东坡先生的词一般。从节目上外国参赛选手的表现来看,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去理解这种中式表达。

西方人的思维相较于中国人显得更加主动且直接,这正是因为所处环境带来的影响,西方的文明起源于海洋,相较于中国人的“土地”观念,他们更勇于冒险。中国道家的观念讲求的是自由自然,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思维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且适应本土的生存环境,所以不分好坏,互相包容。

尊重大众传播规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大众传播是互联网时代中群体之间交流的主要传播形式,大众传播的信息商品不仅存在经济属性,也包含了文化特性。网络传播塑造的“拟态环境”作用于受众认知层面,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并且从多种方面制约着行动。《汉语桥》虽然是一个针对外国人的文化宣传类的节目,但它的播出对于国人产生的影响也十分深刻。《汉语桥》的传播一方面补足了国人知识库里的缺失,在休闲时间里,通过看电视节目也学习到了中国的文化知识,实现了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展现了中国作为文化强国的文化实力,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目标受众群体是节目制作流程里不可缺损的一环,节目制作人要依据自身节目进行市场分析,筛选传播信息,定位节目类型。无论是屏幕前的受众,还是拍摄棚内的受众,《汉语桥》注重受众在传播学习中国文化时的心理动态,主持人会及时地与外国选手交流,了解他们的接受程度。参赛群体之间的成员同样可以相互帮助,交换题目的信息,达成个体价值的实现和群体一致的规范意识。节目还利用微博、短视频等当下热门的媒介形式,制造节目互动话题与网友进行线上沟通。随着媒介时代的发展,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权越来越明显,其对新媒体的使用率逐渐增加。《汉语桥》是一个知识比赛类型的节目,需要选手坐在椅子上认真“考试”,但是归根结底它还是一档文化类传媒节目,应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去吸引观众。节目加入了不少游戏元素来帮助选手在紧张的环境中,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完成题目的作答。游戏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也是人心灵的戏剧模式,可以发泄人体紧张的情绪,游戏环节的加入为节目增添了传播的活力。“李白的朋友圈”是《汉语桥》2018届决赛中的一个环节,以剧情考演的方式,将李白的诗词知识和他当时遇见的知音故友与现代的“朋友圈”这种传媒形式融合到一起,进行了文化创新。

《汉语桥》于2008年首播,在这些年里,为了更好地宣传文化自信和传播中华文化,不断地进行创新,在2019年获得了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集体奖的荣誉,并成为了中国与外界文化交流传媒节目的模范。

旨在发挥节目的桥梁作用,培养一批文化大使

《汉语桥》不只是一档文化类节目,也是一个培养中国文化大使的舞台。节目注重邀请那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外国朋友来节目里做客。在2018届《汉语桥》节目中,节目组邀请了2014年《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的俄罗斯参赛选手,也是当时的冠军——大卫。他以一张自己的证件照在当时火遍中国的各大媒体平台,一个长相标致、说得一口流利汉语的外国小子当时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大卫也立志于促进中俄的文化交流。他参与了央视俄语频道的录制,为中俄的友谊加油,开通了“晚安卫”的公众号,用双语的播出形式来吸引两国的受众,从而增加文化交流。《汉语桥》还曾邀请到“汉字叔叔”理查德,他研究中国汉字40年,在他操办的网站里,包含了15000个汉字,96000个古代字形,以供需要学习汉语的人们学习。文化大使的培养是文化自信和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核心方式,文化大使身份的多样化决定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大使对外可以起到宣传中国文化的作用,对内可以促进本国人民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与交流。贝乐泰是2012届《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冠军,结束节目之后他参加了湖北卫视打造的《非正式会谈》,在节目中畅谈中澳文化的不同,还被澳洲的《大洋日报》报道,讲述他与汉语的情缘。他运用B站的新媒体账号开启了自己的vlog分享,跟中国人讲解他们的文化,帮助大众树立包容的文化观念,搭起了两国文化的桥梁,表现了两种文化的自信。

在各国的文化对话中,文化的差异性始终主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信息交换环节,尊重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的自强,有益于树立文化大国的形象。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坚持文化自信,打造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名片,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更高效的文化传播。湖南卫视的《汉语桥》是连接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精神之桥,通过软传播的方式,打造了属于中国的文化节目品牌。文化自信无论是在国家外交层面还是传播文化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文化交流的基石,是一个民族坚持自我的底气。新时代背景下,传媒节目应当多融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引导新一代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汉语受众文化
学汉语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谁远谁近?
追剧宅女教汉语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汉语与拼音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