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变身”博物馆之实践

2021-12-21吴冬茁

炎黄地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变身充分利用陈列

吴冬茁

社会的不断发展让古建筑和相关文化的保护传承受到了重视,但现阶段社会对古建筑的定位并没有明确的认知,仍然存在古建筑保护不当受损等情况出现,古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文章从古建筑的空间再设计入手,推动古建筑开辟博物馆并让古建筑在被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具备服务社会的功能,有助于古建筑的文化传承,提升古建筑的利用率。

國内外研究专家公认的古建筑保护最佳方案就是将古建筑开辟成博物馆或纪念馆,这不仅符合文化适度利用的原则也能够让文物及其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既避免文物过度开发无法存续,又避免文物过度保护失去利用价值。古建筑既可以作为展品也可以作为博物馆存在,充分利用古建筑现有的场地,挖掘文化价值和资源,保护古建筑的同时也可以展示建筑文化和建筑历史。

古建筑开辟博物馆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近几年大力推动博物馆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这也让博物馆数量激增,品类不断丰富。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古建筑开辟博物馆是受到广泛认同和赞赏的建馆途径。充分利用具有意义的旧建筑及古建筑,通过适当维修或者扩建来开辟为博物馆,这是一条多快好省建设博物馆的有效路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设了许多博物馆,但充分利用古建筑进行扩建或者维修开辟成博物馆更加节省投入成本,这条路径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例如浙江省近几年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均是古建筑维修后建成的,充分利用古建筑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博物馆行业。古建筑开辟博物馆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也包含了许多有利条件。

古建筑开辟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通常古建筑较多存在廊柱,在空间规划上不方便放置展柜,还会对陈列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设置陈列展柜时的难题之一。古建筑多为群落形式,单体面积并不大,设置专题展览的面积较小,较大较强并具有系统性的陈列展览并不适合。

古建筑多为砖墙木结构,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无法相提并论,极容易出现塌方或者犯罪分子的偷盗情况。古建筑的群落中存在着较多单体,内设假山亭台和曲径回廊,虽然从观赏角度具有较高的价值,但从犯罪角度上却给了不法分子许多藏匿的空间,无形中增加了博物馆的安保巡视工作难度。近几年国内多起文物失窃案件均因犯罪分子的藏匿而造成。另外,木质结构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挑战。防火涂料无法应用在古建筑的保护上,消防设备的安装也存在着一定的难题,一旦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着火必然带来惨重的损失。

古建筑的通风性能较差、湿度较大,这样的环境对于珍贵文物的陈列展出具有较大的阻碍。文物在防霉和防潮方面要求较高,如果完全将古建筑作为文物的展厅或者库房使用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古建筑开辟博物馆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古建筑开辟博物馆的实践策略

因城市发展建设,许多古建筑都处于人口较为密集和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段,一些古建筑甚至成为人们生活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历史原因而受到人们的保护和敬仰,另外也有一些名人故居具有较浓厚的文化价值。这些古建筑在当地具有名片式的品牌影响能力,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和文化宣传将古建筑开辟为博物馆是建馆的一条捷径。

许多古建筑位处交通发达地段,人口流动大,这为博物馆提供了大量的客源。博物馆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属于较为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客源的多寡能够衡量社会的发展效率,需要有较多的观众才能够体现出博物馆的存在意义,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国家文化发展进度。交通条件便利是古建筑改博物馆重要的条件之一,便利交通能够促进客源流通。通过多项研究和实践证明,城市中博物馆所在的地理位置能够直接影响到观众的入馆参观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如长春的南大营旧址陈列馆,隶属于长春博物馆,地处人口具有一定规模的南岭街道恒安社区,资源相对丰富、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区位优势明显,具备设立社区博物馆的成熟条件。人们可以在节假日与家人共同参观博物馆,便利的交通能够有效增加参观人数,达到对博物馆宣传的效果。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博物馆建设方面,采用古建筑作为场馆能够有效节省基建用地和投入成本。古建筑的维修保护费用以及博物馆的建设经费都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尤其是古建筑的维修和保护方面,更是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许多具有影响力和价值的古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后应当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利用维修后的古建筑作为博物馆场馆能够充分发挥古建筑的价值也能够避免建设新馆和维修古建筑重复投入资金的情况。有效节约新馆建设成本,古建筑也能够充分发挥使用价值,提升社会效益的同时,达到自主经营的效果。

古建筑因其历史背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是无法移动的大型文物,同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古建筑来作为博物馆的场馆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也能够让古建筑更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给古建筑二次新生的机会。将古建筑和博物馆进行功能结合,取长补短增加博物馆特色的同时也能够让古建筑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价值。长春南大营纪念馆是1931年长春守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史迹,共有文物藏品150余件套及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及图片,设有“凝固的城市记忆——长春九一九抗战史迹陈列展”,被评为吉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地位。

古建筑的结构多为群落建筑,由多个小单体进行独立分隔组成,面积有大有小。面积适中的建筑适合开辟为博物馆,进行小型的专题进行多样陈列展览,或者举办多个独立的陈列展览。一室的空间可以作为独立的整体来作为陈列展览布局,同时也可以作为整个空间中的其中一部分,各个独立空间可以自成体系并进行连接后成为一个综合的陈列展览。这样的结构更加便于游客进行参观,也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来灵活地制定参观计划。各个独立馆室可以单独封闭,闭馆时也能够进行逐个馆室的彻底清场,有利于安保巡视,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

从古建筑的自身角度来看,长期处于闲置关闭的状态不利于古建筑的维修和保护。空气不流通不仅会加速古建筑的自然损坏,还会导致湿气加重,影响古建筑中的文物保存。充分利用古建筑开辟成博物馆对社会开放,能够充分利用文物的自身教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古建筑博物馆的盈利来支付日常保养维护的经费。这样延长古建筑的存活年限,提升古建筑的利用价值,深入挖掘古建筑的教育资源。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积极的保护古建筑的路径。

充分利用古建筑开辟成博物馆是一条可行性较高、成本较低、社会效益较高的建馆途径。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能够充分利用古建筑自身的价值并且创造经济效益,是不可多得的建馆策略。这样的建馆形式是否值得推广或者提倡,虽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究。但短期内值得提倡,修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其功能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利用古建筑的地理位置和价值,有效节省成本投入,提升资源利用率。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长春博物馆

猜你喜欢

变身充分利用陈列
棉花的变身
变成什么好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紧缩加强”到“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写作训练
服装市场品牌 陈列现状和未来解析 陈列与营销
8个充分利用假期的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