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标记语“然后” 的惯性使用研究

2021-12-21焦利

今古文创 2021年46期
关键词:然后

焦利

【摘要】 “然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日常交际中,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说“然后”,“然后”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然后”由最初的连词弱化为口语词,甚至泛化为一种话语标记语。“然后”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扩大了交际的功能,但是“然后”的过度使用,也导致表达不清晰,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一定的障碍,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借助语料库查询系统以及对周围人日常交际话语的录音作为语料来源,探讨“然后”的惯性使用现象及原因。

【关键词】 话语标记语;“然后”;惯性使用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6-0101-02

一、引言

“然后”这一词语已经使用数千年,很多古诗词中都使用过“然后”,比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清·梁启超《谭嗣同传》)。《现代汉语词典》 (2012)对“然后”的解释是: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一般表示紧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通常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有些跟前一分句的“首先”相呼应。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解释“然后”,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前句有时用“先、首先”等,后句有时用“再、又、还”等。根据上述文献资料,通常认为“然后”具有连接意义,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后”语义泛化后,具有话语标记语的基本特征,许家金(2009)以自然口语为语料,对“然后”的话语交际功能进行了研究,包含三种标记用法:先后关系、列举标记、开启话题;易萍(2013)探讨了留学生话语标记语“然后”的使用状况和偏误分析;虞晓放(2015)在分析大量自然真实口语预料和数据测试的前提下,对东南亚高阶段留学生“然后”的认识、使用以及学习状况展开考察。上述研究主要从语义和语用方面探讨了“然后”的话语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借助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语言语料库(MLC)以及对周围人日常交际话语的录音和观察,从“然后”惯性口语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过度使用的现象。

二、话语标记语“然后”的惯性使用分析

关于“然后”的惯性使用现象分析,语料来自语料库查询系统和对周围人话语交际的录音、纪录,研究语料具有很大的口语性和真实性,使用最真实的材料便于清晰地了解这一语言现象。

(一)“然后”在逻辑语义上的使用。在话语交流中,当某个人想要完整的叙述一件事情时,就会在话语中加入连词,比如:首先……其次……然后,以此来表达事情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种单纯性的连接,把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功能类似于“之后”,例如:“先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小组代表发言”,这里的例句表示时间先后的关系,但是方梅(2000)认为,在自然会话中,很多连词不表达逻辑语义或时间顺序等真值语义关系,只是用于话语辅助的连接方式,判定非真值话语使用的标准是,虚化了的连词不能和语义关系中的连词搭配,比如语义弱化了的“然后”不能搭配“先”。

例句:

①在这边儿上学。中午嘛,就是让他在这儿,跟我一起吃饭。然后,然后,他上他的课。然后下班以后呢,我们再一起回家。

②然后呢,就是生活比较有规律。早起来出早操,然后是学习。下午然后是训练,训练然后是,晚上也就是自由活动,休息。

③A:今天不上课,你有什么安排?

B:先去吃早饭,然后去营业厅,然后去图书馆

借书……

上述例子中,回答者都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回答的,在话语中用到了逻辑顺序词语:先……然后,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然后”在句子中的功能是连接和强调,但是汉语中句子成分的组合依靠语序和虚词,并不是依赖关联词语,从语义上来说,使用衔接连词,可以使话语结构更加清晰,语义更加明了,但是一直重复使用“然后”,则破坏了话语的整体与和谐,逻辑性混乱,连续使用“然后”甚至会给人带来烦琐的感觉。

(二)“然后”在话语停顿处的使用。所谓话语停顿,是指在与人的交际过程中,当完成上一个句子的表达后,头脑中还没来得及组织下一句话所出现的短暂的话语停歇,也可以理解为由于思维停顿造成的话语间断现象,此时,人们通常会使用“呃、然后、这个、就是、其实”等词语来延缓交谈的进度,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例如:

①到单位以后就,就是搞卫生,擦桌子,擦地,扫地,擦地。嗯,然后是,然后我,我还好,好喝点儿茶。所以说呢,嗯,再沏上杯茶。

②鞠躬,就是往前,好像就,嗯,一边儿作揖,一边儿鞠躬的。然后就是,然后就是跟家里边儿的那个长辈呀说话,啊,“您好!”“您近来挺好”。

③A:你觉得这个综艺节目怎么样?

B:呃……我觉得挺好的,然后……我挺喜欢的,然后……节目挺好看的。

众所周知,当思维和说话的速度不一致时,就会出现话语停顿,上述例子中,由于說话者没有想好怎样说出下一句话,便使用“然后”为自己争取时间,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双方陷入尴尬的状态。此外,“然后”也具有话语补充的作用,虽然借助“然后”让整个句子的叙述变得完整,但是过多地依赖“然后”,也会造成交流不顺畅,影响句意的局面,甚至会影响到交流的效果。

(三)“然后”在特殊语句中的使用。1.“然后”在疑问句中的使用。在话语中,“然后”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词进行搭配,比如“然后呢”,表示询问或催促。另外,“然后”在疑问句中表示询问,也会造成滥用的现象,例如:

①A:你看坐那儿,你看刚才你们来,我那干吗呢,看电视呢正。

B:然后呢?也没什么吧,然后呢?

②某一电话片段:我到了,然后你在哪儿呢?然后你吃饭了吗?

③A:晚上的讲座你去听吗?

B:我想去,然后你知道几点开始吗?然后地点在哪儿?

在这种疑问句中,“然后”的作用显然是帮助延续话题,用“然后”加以追问,刺激对方的谈话欲,虽然可以保持谈话的进行,但是在某些例句中显然是多余的,不说“然后”也可以很好地表达话语的意思,加上“然后”反而影响了话语的美观和协调。

2.“然后”在祈使句中的使用。祈使句的主要作用是催促某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带有轻微的强制语气,“然后”反复出现在祈使句中,也会影响交际效果。例如:

①你先吃饭!然后把碗刷了!然后把地拖了!然后把垃圾倒了!

②你走吧!然后别再来了!然后也别给我打电话了!

例句①中连用多个“然后”,虽然强调了事件进行的先后顺序,但是和祈使句本身所带有的强制语气相结合,违背了谈话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不利于交际。句子②中的“然后”并不表示一定的逻辑——语义关系,也没有时间的先后关系,在这里可以把“然后”看作引出后面未知的信息,对话语理解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反复使用“然后”会破坏双方交际的语境,因此应该适可而止,避免滥用。

三、话语标记语“然后”惯性使用的成因

(一)口语交际的随意性。由于日常交流的时限性,谈话的承接性等特征,人们在交流中下意识的本着经济节约性原则开展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口语的随意性,另外,在交际中,说话者为了更好地传达自身掌握的信息,会随意地使用一些衔接词加以修饰,同时这些连接词又不需要严格地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说,因此,就会出现上述例子中反复使用“然后”的现象,口语过于随意容易破坏话语的整体结构,影响句子的流畅性,因此,在使用“然后”进行交际时,应该注意它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二)语言和思维的错位。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日常谈话需要语言和思维同时发挥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如果语言和思维节奏一致,交流就会非常顺畅,表达也非常清晰,如果二者不同向,出现了错位,就会影响交流的目的。在谈话中,通常都会遇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难免需要头脑快速做出反应,思维快速运行的同时还需要语言的合理配合,而此时人们习惯用“然后、呃”填补谈话的间歇,但是过多使用会给人一种话语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利于交流的继续进行。

(三)语言环境的影响。由于网络的发展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很多人有意模仿或无意受到外界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就提到过,人的潜意识是本能活动的源头,所以,个别人说“然后”的习惯,就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另一部分人的“口头禅”,说话人过度依赖使用“然后”,潜意识地脱口而出,久而久之对交际活动造成消极的影响。

(四)个人语言能力弱。个人自身词汇量不足,语言组织能力较弱,缺乏语言规范意识,交际应变能力差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交流障碍,说话磕磕绊绊,支支吾吾,因此使用一系列的口语词进行填充,这是“然后”过度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语

口语交际中,“然后”一词在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词语使用的泛化使人们的交际更加顺畅,但前提是合理恰当地使用,如果滥用“然后”,不仅影响交际的效果,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也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要正确使用“然后”,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加便捷地为交际服务。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05).

[4]方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D].山東师范大学,2013.

[5]许家金.汉语自然会话中“然后”的话语功能分析[J].外语研究,2009,(02).

[6]易萍.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情况考察与偏误分析——基于留学生口语自然语料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7]虞晓放.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语使用和学习情况考察——以“然后”为例[D].广西民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然后
语境乱象还不止“然后”
为何“然后”喋喋不休
汉语叙事口语中“然后”的话语功能
告别“然后”
口语语言表达中“然后”一词的高频使用
“然后”泛滥何时休?
巧搭支架教语段
《蜜蜂》教学设计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探究
江大学生口语中“然后”用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