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萧县前欧盘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021-12-20何小婉

西部资源 2021年5期
关键词:成矿

何小婉

摘要:通过对萧县前欧盘地区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的测量,圈定出该地区Au、As、Ag、Cu、Pb、Zn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分析主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的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组合异常;成矿

1.引言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前欧盘地区位于萧县城东南15km,行政区划隶属于白土镇管辖。该区北部为丘陵,最高海拔232.8m,南部为平原,海拔37m左右。气候属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4℃,最高气温40℃,最低温度-10℃。通过对1∶10000化探异常布置岩石剖面测量,沿剖面线采集岩石组合样品。分析该地区地球化学特征,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2.地质背景

2.1地层

该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的馒头组(∈1m)、毛庄组(∈2m)、徐庄组(∈2x)、张夏组(∈2z)、崮山组(∈3g)、长山组(∈3ch)、凤山组地层(∈3f),奥陶系的老虎山组(O2l)、马家沟组(O1m)、萧县组(O1x)、贾汪组地层(O1j),石炭系上统地层(C2),二叠系的山西组地层(P2s)。

2.2构造

该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北北东向的一条逆掩断层(F1)规模最大,沿该断层发育一系列近南北向的次级断层。F1断层下盘为寒武系凤山组上段的白云质灰岩,断层上盘地层主要为张夏组的灰岩,部分地段为徐庄组地层,局部地段为馒头组地层。断层两盘地层褶皱发育。下盘地层褶皱较发育。该断层整体倾向南东,倾角在5°~23°之间变化。

该区西北部北西向的一条正断层(F2)横穿勘查区,断层倾向南西,斑井岩体沿该断层呈串珠状分布。

2.3岩浆岩

萧县前欧盘勘查区岩浆岩SiO2含量变化范围为56.54%~59.29%,全碱含量Na2O+K2O变化范围为4.98%~5.68%,为中性岩。在SiO2-(Na2O+K2O)图解中,样品投点全部在Ir线下属于亚碱性系列。里特曼组合指数σ介于1.77与1.98之间,σ<3.3,属于钙碱性岩。在SiO2-K2O图解中,所有样品均落在钙碱性系列中。样品的A/CNK和A/NK值变化范围分别在0.87~1.04和1.87~2.00之间,由准铝质过度到过铝质。 K2O/Na2O比值在0.38~0.47之间,属于钠质岩石。可以看出该区岩浆岩属于钠质钙碱性准铝质到过铝质岩石,斑井岩体属于钠质钙碱性准铝质到过铝质岩石。

3.岩石地球化学异常与解释

于前欧盘西北部布置3条岩石地球化学剖面,采集岩石样品,分析测试元素为Au、Ag、Cu、Pb、Zn。在前欧盘东部布置9条岩石地球化学剖面,采集岩石样品,分析测试元素Au、As、Ag、Cu、Pb、Zn。

综合勘查区西北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成果西北部岩石原生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首先,在断层褶皱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区,侵入岩比较发育。侵入岩沿断裂、节理、裂隙贯入,在岩浆岩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处有铜铅锌银的组合异常;该异常与侵入岩关系比较密切,推断为含矿异常。其次,在凤山组上段与贾汪组的平行不整合面上,金银铜铅锌各元素之间具有组合异常,下一步工作可评价其含矿性。

3.1勘查区西北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成果分述

3.1.1 HT1线地球化学剖面(图3-1)

该剖面采集样品共计25个,采样间距为50m,分析测试元素为Au、Ag、Cu、Pb、Zn。金元素平均值为1.3ppb,峰值为5.4ppb;银元素平均值为0.079ppm,峰值为0.184ppm;铜元素平均值为13.48ppm,峰值为52ppm;铅元素平均值为15.6ppm,峰值为40ppm;锌元素平均值为23.2ppm,峰值为106ppm。

3.1.2 HT2线岩石地球化学剖面(图3-2)

该剖面采集样品共计24个,采样间距为50m,分析测试元素为Au、Ag、Cu、Pb、Zn。金元素平均值为1.1ppb,峰值为2.2ppb;银元素平均值为0.085ppm,峰值为0.169ppm;铜元素平均值为14.63ppm,峰值为31ppm;铅元素平均值为14.7ppm,峰值为31ppm;锌元素平均值為22ppm,峰值为84ppm。

3.1.3岩石测量HT3线地球化学剖面(图3-3)

该剖面采送样品共计26个,采样间距为50m,分析测试元素为Au、Ag、Cu、Pb、Zn。金元素平均值为1.3ppb,峰值为3.6ppb;银元素平均值为0.067ppm,峰值为0.14ppm;铜元素平均值为12.4ppm,峰值为31ppm;铅元素平均值为12.3ppm,峰值为19ppm;锌元素平均值为25ppm,峰值为87ppm。

3.2组合异常特征

HT1线剖面为铜铅锌银组合异常,该处断层褶皱比较发育,推断该异常与后期岩浆热液有关。

HT2线剖面为铜锌组合异常,推断该异常与岩浆侵入有关。

HT3线剖面各元素数值比较平均,没有明显的组合异常特征,只有单元素锌出现较高含量。

3.3.前欧盘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

3.3.1Ⅰ-1、Ⅰ-2、Ⅰ-3线岩石地球化学剖面(图3-4)

Ⅰ-1线圈定铜锌组合与铅锌铜异常2处;组合Ⅰ-2线与Ⅰ-3线无明显的矿致异常。

3.3.2岩石测量Ⅲ-1、Ⅲ-2、Ⅲ-3线岩石地球化学剖面(图3-5、3-6)

三条剖面主要布置于土壤化探圈出的金异常带内。Ⅲ-2线金元素出现峰值异常,金元素峰值为2.3ppb,金元素平均值为0.56ppb。结合地质剖面来看,该处地层为张夏组地层,地层为背斜构造,沿背斜核部有岩浆侵入,金异常出现在侵入岩的外接触带。推断该异常为低温热液作用所引起,可能为矿致异常。

Ⅲ-3线出现两个异常峰,一个是铜锌组合异常,一个是金砷组合异常。结合地质剖面来看,铜锌组合异常位于岩浆岩的外接触带靠近侵入岩的地方,金砷组合异常位于侵入岩的外接触带,该异常空间上具有分带性。

4.结论及建议

前欧盘地区岩石地球化学剖面为金、银、铅、锌、铜、砷等元素异常的组合特征。西北部地区HT1线剖面为铜铅锌银组合异常;HT2线剖面为铜锌组合异常。东部地区Ⅰ-1线圈定两个异常,一个是铜锌组合异常,一个是铅锌铜组合异常;Ⅲ-2线金元素出现峰值异常;Ⅲ-3线出现两个异常峰,一个是铜锌组合异常,一个是金砷组合异常。结合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质特征,分析该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地区岩体及构造进行研究,用以指导该地区的找矿工作。

參考文献:

[1]武鹏飞,孙德有,王天豪,苟军,李蓉,刘玮,柳小明.延边和龙地区闪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 2013, 19(04): 600-610.

[2]夏庆霖,高燕,王小哈.鲁西龙宝山金矿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模型[J].黄金科学技术, 2002(03): 13-17.

[3]李勇,丁正江,薄军委,宋明春,吴凤萍,李国华,李婷婷.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J].黄金, 2018, 39(08): 15-21.

[4]薛友智.中国锰矿地质特征与勘查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 2012, 32(S2): 14-19.

[5]齐维维.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现代矿业, 2016, 32(09): 168-171.

猜你喜欢

成矿
欢迎订购2022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欢迎订购2022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欢迎订购2021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欢迎订购2021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新疆寨北山铜矿成矿新认识及找矿预测
氧化还原作用对铀成矿的意义——以相山西部流纹英安岩铀矿为例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