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信仰拓宽学生的家国情怀
——以党史教学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例

2021-12-2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变局家国信仰

陈 波 陈 霞

(晋江市第一中学,福建 晋江 362200)

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说,人与其说有信仰,不如说在信仰中生活。而信仰淡薄是当今阻碍社会不断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一个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青少年不能适应社会变革,“有的对国情缺乏认识,不能对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有的迷失了政治信仰,动摇了理想信念。”[1]信仰的淡薄必将导致家国情怀的淡化,甚至是遗失。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面对社会生活,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引导他们培育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信仰,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

家国情怀集中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但是,“当前部分社会公众、青年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比较模糊,甚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例如,对家国情怀进行‘文化快餐’式解读,追求商业化的审美趣味,淡化了爱国主义的神韵精髓”[2]。中学历史教学要聚焦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领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普通高中历史要如何以信仰拓宽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试以笔者开设的党史主题教学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以阐释。

一、大变局论:忧思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近代以来,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继之则是拉开了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斗争的序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觉醒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开始,呈现一段史料: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首先,引导学生认知变局的情况。根据这一史料,设置第一个问题:李鸿章认为他当时所处的中国面临“三千余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对“变局论”看法。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联系两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影响,得出如下表现:政治上体现为领土、通商、关税、贸易、航海等主权的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大量农业、手工业者失业;思想上体现晚清知识阶层在天崩地裂的历史环境中开始反思中华文化的现实处境及未来命运。

然后,引导学生追溯变局的原因。设置第二个问题:产生这一历史大变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笔者引导下,学生认识到: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粗略统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列强逼迫中国签署不平等条约343 个;侵占中国领土约173.9 万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一个超大型国家;索取赔款主要有8次,约10 亿多两白银,折合银元19.53 亿,相当于清政府1901 年财政收入的16 倍。纵观世界近现代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在战火和动荡中度过如此漫长的岁月,承受如此深重的灾难。

在晚清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李鸿章提出“大变局论”,开展洋务运动,虽然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王朝统治,但其仍然焕发出家国情怀的殷切之情,迸射出人生信仰的理想光辉。《周易·系辞下》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强调的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精神品质。忧患意识无论对于国家的发展,还是对于家庭和个人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因为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或转危为安,家庭和个人才能跨越难关和健康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引导学生从李鸿章的“变局论”中,理解中国近代山河遭到破碎、中华民族遭受厄运、中国人民经历苦难,进而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培养其家国情怀和人生信仰。

二、除旧布新:探索于历史的雾中

培育家国情怀,应以典型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引导学生追溯近代中国人探索的时代进程,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国情角度感悟历史,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

从1840 年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有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爱国先驱和仁人志士,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与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

课前,笔者设计了“1921 年之前中国近代各种政治力量的艰难探索”表格式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历史事件、代表人物、时间、主要目标、结局等内容,并划出时空轴示意图(如表1)。

表1

课上,笔者与学生一起回顾重大历史事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主张学习器物的洋务运动、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戊戌维新变动、义和团运动、被窃取革命果实的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中国尝试过的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无不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列强依旧在中国为非作歹,中国人依旧生活在屈辱和苦难之中。

组织学生讨论,以上政治力量探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外部原因是列强的侵略,内部原因主要是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没有广泛发动民众,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没有先进政党的正确领导。

历史犹如迷雾,在历史雾中前行的不仅是人,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也是如此。他们在历史的雾中探求,有的奋力向前,有的犹豫徘徊,有的坠入陷阱,于是在家国情怀的星空中,有人成为闪耀的明星,有人却成为掉落的流星,而决定明星和流星不同命运的是他们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科学的政治信仰,在人类信仰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学历史教学,既要肯定革命的先驱的前赴后继、追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家国情怀,又要以更广阔的视野,领悟信仰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三、革命斗争:用血与火炼就一个新中国

在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提取史料有效信息,发现与分析问题,形成观点,作出自己的解释。

笔者选用了2021 年全国高考第42 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党的部分重要会议,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党员人数等信息。要求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见图1)。

图1

这是一个开放式试题,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当场书写,分小组上台交流,合作意识增强,表达得到锻炼。学生选取的会议和形成的观点主要有:中共一大、二大完成建党任务,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二大、三大正确分析国情,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发展;中共二大、中共七大,实现理论创新,推动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取胜利;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善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生表达着共同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血与火的锤炼中铸造一个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每一次大会的召开,都是一个命运的重大选择,一个历史的继往开来,一个希望的浴火重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革命信仰。“梁启超说:‘信仰是神圣的,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常人很少遭遇的逆境中,之所以能做出杰出的成就,最根本的,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生活的信仰、事业的信仰、献身理想的信仰。”[3]中学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拥有坚定的革命信仰,才能拥有宽广的家国情怀,去完成武装斗争的“万里长征”,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四、改革开放: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最终走向强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历史教学要坚持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课堂上,提供材料:(1)英美国家垄断了人类三次工业革命,在这个基础上,英美占有了全球市场三百年的主导权,其中英国200 年,美国100 年。由此所外溢出来的则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语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主导权。(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举世瞩目。截止2019 年末,中国的GDP 总量为14.14 万亿美元,美国GDP 总量为21.44 万亿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到2030 年我国的GDP 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课堂上,提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4]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指什么?

课堂上,讨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最大的变量就在于中国的崛起,“变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方相对衰落和中国相对崛起,西方主导走向东西方平衡的国际新格局;二是西方模式不再是现代化唯一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选择;三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当代世界的大变局中,我们既要站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又要着眼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国人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一个人,他的心中必定有着生命的本真;中国共产党人又是一个中国人,他的心中必定有着深切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又不是普通的中国人,他的心中还有着‘平天下’的共产主义理想。”[5]中学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坚定信仰,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让自己成长的脚步,汇聚为国家发展的前行脚印。

猜你喜欢

大变局家国信仰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信仰的旗帜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大变局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运营战略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