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策略

2021-12-20严先琴广东海洋大学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粤西观赏者活态

□严先琴 广东海洋大学

粤西地区非遗包括数十种,其中涵盖大量优秀的粤西文化。为此,粤西地区非遗展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将粤西地区优秀的非遗文化对外展示,进而起到粤西地区文化输出的作用。粤西地区非遗展示对空间设计具有很高的要求。传统非遗展示空间设计主要依靠静态的单方面展示,其展示形式过于单调,很难调动观赏者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得到“沉浸式”的观赏体验。由此可见,传统非遗展示空间设计存在明显不足,很难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传统非遗展示空间设计提出的要求[1]。

一、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意义

针对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意义在于使大部分粤西地区非遗展示数字化,使观赏者在虚拟环境中观赏粤西地区非遗,其比平面粤西地区非遗展示更生动、有趣,能带领观赏者进行一场梦幻的观赏之旅[2]。“活态化”设计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能够吸引更多的观赏者参与其中,使展示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不仅如此,针对该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的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到最大化,通过“活态化”设计,为观赏者提供最优质的观赏体验。综上,针对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策略

本文针对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的设计策略,主要从传习与展示两方面入手,通过将其合二为一的方式,深度进行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策略图,如图1 所示。

图1 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策略

结合图1 所示,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策略。

(一)划分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

在“活态化”设计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的过程中,针对空间的设计,设计者必须赋予其层次化。单一的展示空间让观赏者能够“一览无余”,失去对粤西地区非遗的探索欲望。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根据粤西地区非遗的类型,划分不同的展示空间,通过此种方式激发观赏者的好奇心。与此同时,设计者需要保证每个独立划分出的展示空间与整体之间的衔接性,避免出现脱离整体的现象。图2 为本文划分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示意图。

图2 划分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示意图

结合图2 所示,设计者可以根据展示空间的实际面积及要展示的粤西地区非遗数量等因素,合理排列与组合展示空间。在划分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的过程中,笔者通过VR技术,设计展示空间虚拟三维效果图。此种方式能将展示空间内部结构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了保证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能够满足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的需求,设计者需要结合信息的交互属性,虚拟三维全景展示空间内部结构。笔者采用几何建模的方式构建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内部结构,设计三维场景,首先,利用CAD 图像获取三维建模的数据信息,通过集合建模的方式完成空间场景的构建。然后,再对三维模型进行硬装设计和软装设计。为了保证三维场景中所有元素都能够清晰表达,设计者需要将CAD 图像导入基于VR 技术的3Ds Max 建模软件中,对内部墙体线条及外部轮廓等利用直线工具进行勾勒,再利用基础命令获取粤西地区非遗主题墙面的立体效果图。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设计者对每个构造物及相应的装饰物都需要分别命名,从而为后续编辑提供充足的条件。此种方式能确保搭建的结构有效地表达出不同粤西地区非遗展示场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由顶层到最底层分别表示展示空间的场景到各个小元素。这种顺序结构能够缩短对不同场景的建模时间,提高效率。对于各个小元素的建模,在进行计算机渲染时,为了节省空间,设计者通常会降低其渲染速度,而采用基于VR 技术的3Ds Max建模软件时,在软件中加入PolygonCruncher 插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减少面数的目的,从而保证三维模型在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减少面数,使操作更加流畅。以此,划分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

(二)建设“活态化”还原式粤西地区非遗展示场景

在划分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的基础上,设计者应基于VR 建设“活态化”还原式粤西地区非遗展示场景,虚拟展示粤西地区非遗作品。本文设计的“活态化”展示空间,还支持mpg、mp4、avi 等格式的播放功能,将上述格式对应的文件存储在该平台中,根据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的需要可自主对其音量进行调节,通过在虚拟场景中的视频播放,让观赏者产生真实的存在感,产生高度沉浸的感受。通过Unity 软件的交互,观赏者与设计者可以时刻保持顺畅的沟通,并让观赏者更多地参与设计,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看粤西地区非遗作品[2]。

通过建设“活态化”还原式粤西地区非遗展示场景,对粤西地区非遗进行展示,不仅可以解决传统粤西地区非遗展示占用区域空间过多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展示空间建设使用材料的节约,将静态化的粤西地区非遗展品通过现实化处理,使其呈现一种动态化趋势。总之,在设计展示空间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使用VR 技术提升展示空间内部交互性功能,并实现对传统展示空间中展出内容的创新,使展示空间的“活态化”设计向一种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递进。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利用计算机提取粤西地区非遗作品关键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动态化融合。结合不同粤西地区非遗作品对展示空间的需求,营造数字化仿真环境,以此种方式实现了一种用户与机器之间的情感交互与信息交流。当观赏者进入展示空间后,展示空间的服务人员可向观赏者提供VR 视觉体验眼镜,并将观赏者的眼睛与展示空间终端计算机进行连接,并在此基础上为观赏者安装体感设备。当观赏者的相关配置完成后,由计算机终端操作者为观赏者提供模拟环境,并辅助动画配音,使观赏者深入展示空间内的粤西地区非遗作品中。

(三)提供粤西地区非遗展示互通体验

在完成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者还需要设计和评估粤西地区非遗展示方式,提供粤西地区非遗展示互通体验。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设计者除全面分析新的科技手段外,还应充分理解粤西地区非遗的特点;在分析和理解科技手段与文化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和实现适用于粤西地区非遗展示内容的创新用户体验方式;科学的用户实验能对这种新的用户体验方式进行验证。因此,设计者应对粤西地区非遗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和验证。本文基于“活态化”设计的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能够切实改变原有粤西地区非遗的展示形式,通过VR 技术为观赏者提供“沉浸式”的观赏环境,在增强粤西地区非遗展示视觉效果的同时,为其营造出立体感空间,真正意义上形成全方位一体的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

结 语

本文通过探析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明确“活态化”设计对优化粤西地区非遗展示效果的促进作用。以此为依据,证明此次“活态化”设计的必要性。因此,笔者相信本文涉及的相关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粤西地区非遗展示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猜你喜欢

粤西观赏者活态
地域文化视域下南宁长塘芭蕉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加州鲈在粤西掀起养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真实性视阙下粤西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及对策研究
粤西传统武术发展研究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福州喜娘 活态传承的闽都婚嫁习俗
粤西地区渔业捕捞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