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常规应对方法

2021-12-19李林李秋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8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应对方法大班幼儿

李林 李秋

摘要:大班是幼儿心理发展,社会性形成,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强,但情绪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弱,自我意识薄弱,容易手不良环境和因素影响形成不健全人格。攻击性行为是大班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因此帮助幼儿及时纠正攻击性的不良行为,降低攻击性的发生频率,通过对大班攻击性行为幼儿的原因分析,梳理出常规应对方法,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人格健全,提高其进入小学乃至社会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8-380

攻击性行为影响了幼儿社会性程度化的形成,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它不但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不利于幼儿人际交往,阻碍幼儿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顺利形成,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园老师在关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和思考行为背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调查

据相关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性行为。因此不难看出,幼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引导非常重要,大班幼儿由于社会性发展,他们的攻击性行为频繁发生,这个时候老师及时对他们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引导,可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从而有效地引导他们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本文就是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对合江幼儿园大班幼儿进行的观察探究,寻找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及时快速纠正攻击性行为。

(一)大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幼儿当时的情绪有关

大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出现的频率通常会因为自制能力的增强而比中班、小班幼儿明显减少,但是当幼儿遭到情绪上的问题时很容易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二)大班幼儿身体攻击为主,语言的攻击性行为增多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班受过攻击的幼儿占总人数的90%;有攻击性的幼儿占总人数的41%;互动攻击性幼儿占总人数的29%;胆小、躲避的幼儿占总人数的23%,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大班幼儿身体动作攻击性行为占了60%以上,语言的攻击性行为较中班明显增加,提升到了接近40%,同时语言攻击性女孩多与男孩。

(三)大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很明显的模仿因素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幼儿接触视频影像的渠道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再加上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差,模仿能力强,接触的东西很容易就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通过我们对大班有着频繁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调查,我们发现频繁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大多数家里都有体罚的情况,幼儿经常观看暴力攻击的视频、动画片的经历,他们的攻击动作主要是源于对他人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学习结果。

二、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常规应对方法

(一)培养幼儿主动交流、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上述案例的蕊蕊在受到攻击时,第一反应是反攻击,她没有通过交流沟通方式进行解决的意识,从而导致攻击行为升级。

孩子们升入大班后,幼儿的交流、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中,特别是幼儿从中班深入大班,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伴之间合作交流,分工协作游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候老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们遇到问题沟通协商的能力,让他们懂得暴力反击并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良好地交流沟通协商更利用找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老师的适时适度地介入

上述案例中,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通过老师的及时制止而终止,但是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终止后,孩子并没有相互意识到攻击性行为的错误,如果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被制止后,老师不进行追踪引导,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并不能很好地被解决,当同样的情境出现后,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会继续存在。

通过对我们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30个处理方法发现:老师帮忙解决的有22例,大约占73.33%,幼儿之间协商解决的6例,占了20%,有2例是不了了之,约占了6.67%。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制止孩子攻击性行为发挥了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老师适时适度地介入,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地识别交往中问题的原因和特点,引导他们根据交往的具体情境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培养他们解决问题采取多方式解决的意识,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办法避免冲突。

(三)寻求攻击性行为的预见和提前干预

通过案例在观察中我们还发现,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大部分是有偶发因素,攻击性行为发生快速,平息也快速,但对于个别频繁攻击性行为的幼儿,他们的攻击性是有因可寻,能较好地预防和干预。

(四)家园共育“对症下药”做好攻击性行为幼儿的追踪和持续关注教育

从我们对有频繁攻击性行为幼儿的家庭情况调查了解我们还发现,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的教育引导息息相关,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受家庭影响很大。

攻击性行为频繁的轩轩,他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在家庭中,他也表现出了攻击性行为,如主动“攻击”爷爷奶奶,独占独享食物等行为,如:轩轩在3岁时,因为好玩,曾打了爷爷一巴掌,爷爷不但不责备,反而用笑和取乐等不正确的方式回应他,从那以后,轩轩经常会以类似的方式“攻击”长辈和周围的人,但轩轩的爷爷奶奶都以孩子“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会好”等理由听之任之,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从而使轩轩意识不到他的错误行为,反而在“隔辈亲”、“隔辈爱”的笑声中错误的认为“攻击”是正确行为,为孩子在园攻击性行为提供了不良的成长环境。

因此,老师对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家园沟通,了解他们攻击性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及时与家长们交流反馈他们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以及会孩子今后成长的危害,让家长们理解和支持老师的教育引导工作,从而有效纠正和消除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反社会行为,它是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但是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并非对对方有明确的敌意,而是为了某种目的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大班幼儿由于社会性发展迅速,他们的交往协作频繁,从而导致大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普遍存在和发展,因此,大班的老师,细化了解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及时干预,从而减少他们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逐步消除他们的频繁攻击性行为,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的形式。

參考文献

[1]陈立,高觉敷,张民生,等.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901-1906.

[2]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应对方法大班幼儿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大数据对媒体管理的作用以及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