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生活化知识 促进高中化学教学

2021-12-19冯嘉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巧用高中化学

冯嘉

[摘 要]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高中化学知识。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生活化知识的应用,既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又能给学生带来似曾相识之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生活化知识,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生活化知识;巧用;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5-0084-02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与所学化学知识相关的情境,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做好生活化知识的收集与积累,再结合学生所学,为学生抛出相关的生活化问题,引发其深思,巩固其所学。

一、巧用生活化知识,切实打牢基础

高中化学涵盖有很多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在解题中实现灵活运用。而巧用生活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切实打牢基础。在高中化学必修1中专门讲解了生活中相关的化学知识,在增加学习趣味性的同时,启发学生关注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内容。教学中为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既要注重运用生活化知识巧妙地引入要讲解的内容,降低学生学习的陌生感,又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通过引发学生思考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使学生能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切实打牢知识基础,教师应运用生活化知识设计相关的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使学生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氯气的性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在氯气和水反应的基础上,引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生成的次氯酸钠可以用作漂白剂。教师据此提出问题:这样制作的漂白剂是否真的有作用?它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会使用漂白液?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将生活中一些破烂的棉衣、棉被中出现发黄情况的棉花,分成若干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活动,制作相应的漂白剂对棉花进行漂白。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去干预,让学生自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设计实验步骤。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借助生活、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可降低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巧用生活化知识,做好例题讲解

为深化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为学生讲解相关例题。为获得预期的例题教学效果,使学生从例題中能够有所启发和顿悟,教师应注重生活化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完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方面,立足学生所学做好例题的筛选,优先讲解与生活相关的例题,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例题听讲中的乐趣,并通过例题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加以应用。另一方面,例题讲解中注重运用一定的技巧,如先要求学生自己思考,以此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更好地暴露出其学习中的问题。例如,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课堂上可为学生讲解如下例题:

84消毒液是抗疫期间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84消毒液(NaClO和NaCl的混合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NH[+4]、SO[2-4]、I-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2OH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会产生黄绿色气体Cl2

D.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的Fe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O- +2H+ =Cl- + 2Fe3+ + H2O

例题立足生活情境,灵活考查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等重要知识点。A项,ClO-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Cl-和Ag+会生成沉淀,另外ClO-可氧化CH3CH2OH,降低消毒效果,错误。C项,ClO-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Cl2,正确。D项,ClO-在溶液中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和Fe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O- + 4OH- +H2O=Cl- + 2Fe(OH)3↓,错误。

三、巧用生活化知识,深入解读化学知识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化学品的滥用引发了各种问题,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工厂废气的排放使得空气受到污染;高毒性化学制剂的不当处理和农药残留超标使得水土资源受到污染。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现实中的正面案例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和积极的化学观。例如,“电解质的电离”相关知识,教材中主要是通过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和蒸馏水等物质的通电实验,对电解质及其导电原理进行解释。结合本知识点,教师引入生活中电器由于潮湿或接触水而漏电伤人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电解质电离导电在生活中存在的隐患,进而注意预防化学性安全事故。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借助生活化知识,引入相应的生活案例,深入解读化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巧用生活化知识,进行习题训练

习题训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巩固学生所学,提升学生解题技能的重要作用。教学中为提高习题训练效果,应注重生活化知识的融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习题训练体验。一方面,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围绕学生理解不清晰的知识点,巧用生活化知识设计相关的题,更好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习题训练过程中应注重给予学生指引,既要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解题思路,又要避免掉进习题设计的陷阱之中,尤其应做好训练后的反思与总结,归纳不同题型的特点以及适用的解题技巧。如在有机物教学中,可借助生活化知识设计习题,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反应,并能够准确判断参与反应的物质。

习题: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可用于多种食品的保鲜。茶多酚中儿茶素A含量最高,其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则有关儿茶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5H12O7;②1 mol儿茶素A最多能与7 mol H2加成;③等质量的儿茶素A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④1 mol儿茶素A和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习题以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茶为背景。解析:通过观察结构简式,可知儿茶素A的分子式为C15H12O7,①正确;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两个苯环,因此最多能和7 mol的H2发生加成反应,②正确。分子中含有5个酚羟基,可和氢氧化钠反应,而5個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均可与钠反应,因此,消耗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③错误。酚羟基中共有4个邻位或对位氢原子可被取代,可消耗4 mol Br2,分子中还含有碳碳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5 mol Br2,④错误。综上分析可知选D。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提高生活化知识的应用意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生活化知识的积累,巧用生活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尤其要巧妙设计相关问题,深化学生理解,使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积累相关的解题经验与技巧,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升,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何丹霞.浅谈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32):104.

[2]  仲廷玉.浅议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21.

[3]  刘永华.浅谈怎样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30):4-5.

[4]  刘彦龙.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探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0):80-81.

[5]  钱俐玛.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路径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0):34.

[6]  许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探讨[J].智力,2020(27):127-128.

[7]  徐延渭.化学与生活: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37):106-107.

[8]  韩晴.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简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69-70.

(责任编辑 张 简)

猜你喜欢

巧用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巧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户外游戏的实践与研究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用
巧用学具教数学,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习得理论提升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