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2021-12-18田小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素质教育信息技术

田小国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基础的信息技术,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成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变化与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灵敏度和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加新颖的信息技术知识。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出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素质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219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指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与数字化的学习等。基础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必备的能力之一。所以在小学阶段,老师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信息责任感和计算思维组成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信息知识,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老师要在教学前制定教学的总目标,并且制定分目标,让学生在教学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能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结合知识结构,制定学习内容,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从而顺利地完成整体性的学习。

二、强化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可以改变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数字化学习需要借助网络,让学生在虚拟化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扩展资源,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知识。当学生具备数字化学习的意识时,可以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但是这样的学习模式也对学生的能力和习惯态度有一定的要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意义。这样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计划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对此,老师可以构建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氛围更加的无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冗长的信息往往没有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对教学内容的抵触感。对此,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到信息教学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熟悉的App,像是微信和QQ,并且让学生讲述这两种App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登录到软件中,并且在线上交流,5分钟后,老师可以问学生网络交流所具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学生这时就会开动脑筋,思索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评价软件,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有紧密地联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学习,像是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活动方式等都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提升学习质量。

(一)开展信息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不能够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当前的课程来看,信息教学的课时比较少,而且老师要忙于测量时,短小的课堂时间只能够应付考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更是纸上谈兵。所以,老师需要借助课余时间帮助学生提升计算思维,让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例如,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信息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

(二)建立网站,共享资源

老师可以建立教学网站,在网站中包含课程资料和答疑中心等项目。通过网站的应用,可以将教与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与研究,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创新意识,并且激发信息意识。而且因为网站有答疑模式,所以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回答,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构建教师互动平台

要想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老师首先要转变以往的思维,提升自身的能力和职业素养,构建教师互动平台可以让老师之间相互学习,扩展思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师要以科学的心态进行学习与研究,探索不同的教育模式,从而提升专业素养。新课改给老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老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以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的成长,从而提升教学能力,为进行构建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信息教学活动,建立网站,构建教师互动平台等方式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出铺垫。

参考文献

[1]吴开烈.学科素养视域下提升信息技术课堂质量探讨[J].福建电脑,2019,(7).125-126.

[2]袁丽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1).45-46.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方法素质教育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方法
关于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偏远地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