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精品作文的不二法门

2021-12-17姚佩民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狒狒保安作文

姚佩民

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不可偏废。然而,写作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痛点”。写作被学生当作是“苦差事”。当堂作文时,常见不少学生紧皱眉头,咬笔杆子;回家作文,冥思苦想才挤出几个字,甚至有的还抄袭网络。这样的作文,往往人云亦云,写流水账,甚至废话连篇,属于“次品作文”,离“精品作文”的要求还十分遥远。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可见,课标对写作的核心要求就是要求中学生写“真实”“独特”、有“创意”的“个性作文”。个性化,这是写出精品作文的不二法门。

那么,怎样写出个性作文?其实也不难。

一、个性作文来自生活的真实

真实是中学生写作的底线,也是创作个性化作文的基础。当然,写小说、运用想象手法另当别论。提倡写真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抒写真性情;就是反对说假和造假,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2021年春天我曾布置一篇作文《又到春暖花开时》,批阅时发现,有位同学写自己和父母到杭州西湖游览,文采的确不错:湖光山色,巍峨塔影,曲折的回廊,曼妙的柳丝……但一想,不对,该学生父母均为公务员,怎能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守规定擅自出江苏省到杭州旅游?一问,该学生回答是编造的,目的是为了与众不同,更能增添文采。我不禁愕然。

也许,个别学生在考试时编造作文,偶尔会骗过阅卷老师,得一高分,但是从长远看,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更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所以,对于某些培训机构,让学生背诵现成的所谓“佳作”,我们是不屑一顾的。只有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才有可能出精品力作。

也有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容易张冠李戴,造成作文失实。例如,苏州的学生写夏季割稻,秋季割麦,显然很荒唐,不切实际。说明小作者一知半解,缺乏劳动实践,或者劳动实践次数少,印象不深刻。

所以,要写出真实的文章,单单靠阅读书报或看电视了解一点信息还不够,一定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获得第一手资料。“作文作文”,要先做后写。

例如,写“劳动”话题的文章,一位同学亲自去体验了春节前卖春卷皮子的生活。开头如下:

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早早起床。刷完牙,喝完粥就和妈妈一起奔向小菜场。外面黑乎乎的,菜场里面已经灯火通明,外婆已早早地坐在小板凳上做春卷皮子了。我打了一个哈欠,跑了过去,喊了声:“外婆!”外婆亲切地应了一声:“诶,你们来啦!我有帮手了。”只见外婆右手粘着一团面粉,熟练地在铁板上一滚一揉,一张圆圆的皮子就像变戏法般出现在铁板上……

看,这样的“劳动”,来自真实生活,有真情实感,所以能打动读者。

二、个性作文来自生活细节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大作家写作要遵循这一规律,中小学生写作同样要遵循这一法则。现在的学生从家里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很少迈出家门和校门,再加上近两年疫情因素,到广阔生活中体验的机会更加少了,这是令人担忧的。例如,2020年写“感动”为话题的文章,近半数学生写“钟南山”“李兰娟”如何为抗疫做贡献,里面充斥“哪有岁月静好”之类的套话。其实,只要戴个口罩,到小区走一走,就会发现,小区门口红色帐篷里有感动的故事,收集垃圾的清洁屋里有感动的故事。同样写抗疫,有位同学就发现了生活中的细节。他写小区的保安如何在寒风和细雨中坚守岗位,重点写眼睛:“细雨飘在睫毛上,凝成了细细的露珠,但保安叔叔的眼睛仍然像铜铃一样,瞪得大大的,不漏过每一个进出小区的行人。”写小区居民的热心帮助也写得十分传神:“张阿婆步履蹒跚,拎了几盒方便面,递给保安叔叔:‘这是香辣味的,夜里寒气重,暖暖身子!”

抗疫是个大题材,人人可以写。但不是泛泛而谈,应该观察生活的细节,以小见大。有细节,才能有血有肉,才能更拨动读者的心弦。

又如,写“尽责”主题的文章,有的同学马上往“大”的方向想,列举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名人。不是不可以写这些名人,而是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书报和新闻,对他们的精神思考还不够深入,把他们的事例简单地写进作文,只是起到“搬运工”的作用,价值不大。所以,我们还是把眼光投向自己的生活,写一些“凡人琐事”。

下面是一位学生写学校的保安是如何尽责的。

进入初中,第一个遇到的就是他——一位保安叔叔。他,看上去大概有50多岁了,穿着制服,手里拿着一根警棍,叉开两腿立在那儿,远看就像是一尊雕塑。近一看,他的眼睛在骨碌碌转,黝黑的脸上还带着微笑。后来我发现,每天上学和放学,他都站在学校门口,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冰天雪地,那身躯总是站得笔直。粗心大意的我经常去学校拿作业,每次他都会热情地给我开门,没有一点抱怨。天色暗的时候,还帮我照着手电筒。他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慈祥的笑容。

他还有巡视校园的任务。一个炎热的夏日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浪滚滚向我们袭来。走在操场上,眼睛被太阳刺得根本就睁不开,尽管有点微风,衣服还是湿透了,黏糊糊的贴在身上,真叫人难受。我不禁想:这么热的天,他應该不会再照例巡逻了吧!可是那身影又按时出现了。他手持一根警棍,眼睛搜索着每一个角落。每走过一个电箱,都要打开看一下,又小心地关上,锁好。厚厚的制服使他汗流浃背,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他却不以为然。啊,一个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保安!

看,这位小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他对保安叔叔作了一番仔细的观察,外貌、神态、动作描绘得十分传神。因为有细节,所以真实感人。上下文两位小作者都写了保安,但各自写出了独特的个性。

三、个性作文来自新颖的构思

(一)标题要新颖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颖的标题让人眼前一亮,急于读下去。所以,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类似《倒挂的油画》《丑兵》这样的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特别是话题作文,标题需要自拟,平时就要多加训练。在写日记、周记、评论时,在确保不离题的情况下,要有意识地构思新颖的标题。如以“梦想”为话题写作,一般同学会写成《我的梦想实现了》《美梦成真》《我有一个医生梦》等,考试中就会出现“撞衫”的情况,让阅卷老师感到视觉疲劳。如果新颖一些,则可以写成《我是船,只属于远方》《背起那只行囊》《被搁浅的梦》等。

(二)材料要新颖

同样写“梦想”,大部分学生的梦想是当医生、教师、战士、公务员等,然而其中一位学生却写自己在电视中看了袁隆平的事迹后,萌生了当一名现代农民的梦想,他想完成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想。可是小作者自己家里的田已经被征用了,于是只好秋天骑车到舅舅家里,帮助割稻,体验生活,明年准备在自家屋外开辟一小块新田,作为试验田,与舅舅同步种植。这样的选材不落俗套,“小梦大梦”相连,自然是精品作文。

(三)结构要新颖

不要一味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例如鲁迅的《风筝》,运用倒叙手法:“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读者不禁疑惑:风筝是春季寻常之物,作者为什么“惊异”?小孩子一般都喜欢放风筝,作者为何“悲哀”?于是急于要探寻作者心中的秘密。原来,鲁迅在童年时“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于是极力压制小兄弟放风筝,并亲手撕毁了小兄弟做的风筝,中年时感到后悔却永远没有补偿的机会。可以說,风筝已经成了鲁迅一生之痛。读后令人深思,颇受启迪。

有位小作者写“亲情”主题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不落俗套:“看着手机上的几行文字,我泪眼模糊,我多么想立刻变成一只狒狒。”读者很惊诧:小作者好端端的为什么希望自己变成一只狒狒?接着小作者叙述原委:爸爸是铁路建筑工人,两年前随工程队来到遥远的非洲。为了消除寂寞,爸爸花钱买了一只狒狒,下班后与狒狒为伴。所以小作者想变成那只狒狒,穿越时空,陪伴在爸爸身边。读者在感动之余,又隐隐感到些许伤感。

(四)语言要新颖

新颖的语言让人拍手叫好,赏心悦目,如沐春风。例如,同是写农村的龙虾,有的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龙虾后退的姿势“就像是滑雪运动员在倒退划着雪橇,好像准备参加北京冬奥会一般。”后来,笔者亲自观察龙虾,发现这个比喻真的很形象。

写春天的紫荆花,有同学这样写道:“紫荆还未长叶,枝条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开满了一簇一簇紫色小花,也许,这就是春姑娘羞答答伸出的紫色玉臂。”

写夏季蚊子叮咬,可以采用幽默的笔调:“由于蚊子的关照,我一夜间竟成了国宝大熊猫。这叫我如何见人呀!呜呜!”

总之,精品作文必定是高度个性化的作文,需要描绘真实的生活,发现生活的细节,再加上新颖的构思。个性作文,让学生思维更灵动!个性作文,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猜你喜欢

狒狒保安作文
路灯下的保安
狒狒羞红了脸
保安成了幽灵人
猫头鹰当保安
一诺千金的狒狒
保安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