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主题,提升幼儿自主游戏能力

2021-12-17童雯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自主游戏策略探究能力培养

童雯

摘    要: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园游戏活动主题的生成、选择、修改,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可操作性,能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参与、积极融入,真正让幼儿在主题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游戏;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园游戏活动拓展的主题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年龄的特点,真正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动机,能持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捕捉“兴趣点”,提升幼儿参与力

由于幼儿园场地的限制,不能完全做到让幼儿自主选择每天的游戏主题和区域材料。但是,兴趣是行动的内驱力,因此,游戏主题的生成和开展一定要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刚开始,幼儿也许不知道怎么生成游戏主题,但是在教师引导后,应慢慢地让幼儿成为主题生成的“主体”。他们不仅有生成主题的权利,同时也有拓展主题、生成新主题的权利。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支持幼儿拓展游戏主题。

比如,主题建构游戏“特色公园”开展一段时间后,幼儿园开展了亲子活动“参观大桥”,幼儿对建构大桥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教师开展谈话活动——“大桥”,引导幼儿把在参观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分享、交流,为深入了解大桥,生成新主题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又在活动区增添了PVC管材、纸箱等材料,支持幼儿新主题的生成。幼儿在谈话活动后,生成了“在公园边上建大桥”的游戏主题,制订了分组建大桥的计划,再后来,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大桥旁边拓展出“加油站”“停车场”等游戏主题。

同时,教师要能够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开展社区体验活动。幼儿园周边教学资源丰富,教师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消防大队、汽车站、学校;公园写生、游玩;广场放飞风筝、体育场亲子运动会、亲子参观农田、收获果实等。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地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了解身边的环境、历史、人文。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一系列记录、交流、分享等活动,让幼儿把在社区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内化为经验,并激发幼儿萌发出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这些实践经验的意识,为生成游戏主题奠定基础。

教师还要善于依据社区活动经验,生成游戏主题内容。根据幼儿园的周边资源和开展的社区活动,师幼共同商讨,生成了特色主题户外游戏活动,并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多个游戏主题。再将主题内容融入各大游戏区域:建构区、角色区、表演区、体育区、涂鸦区、泥沙水区、种植区、饲养区。有了游戏主题,幼儿的游戏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任务意识,幼儿在游戏中持久性有所提高,游戏水平也得到了持续提高。

二、瞄准“差异点”,激发幼儿学习力

幼儿园户外游戏主题设置,材料的提供是相对固定:不分年龄段的,很容易造成小、中、大班幼儿游戏主题相同、内容相同,教师的指导策略相差不大,幼儿游戏水平的呈现也没有明显区别的结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游戏水平的不同,引导幼儿拓展出有新挑战的主题游戏,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愿望,支持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比如,户外主题活动“草地娃娃家”。小班教师根据幼儿特点和游戏水平,运用这样的策略:开展主题谈话“我的一家”,帮助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主题环境“幸福的一家”,支持幼儿参与游戏学习活动;开展歌唱表演、室内娃娃家游戏,帮助幼儿积累了游戏经验;根据小班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创设多个主题娃娃家,让“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满足自己的游戏需求。

中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娃娃家的游戏经验,游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单纯的娃娃家游戏已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游戏需求,中班教师的策略是:根据幼儿游戏的开展和幼儿水平发展的需要,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激发幼儿拓展出“菜场”“超市”“银行”等游戏主题,并引导幼儿根据新主题游戏需要制订游戏计划、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开展新主题游戏。

大班教师则完全放手,退到幼儿身后,做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学习契机生成主题,开展游戏:根据绘本故事改编主题游戏“狐狸和小兔”;根据音乐欣赏活动创编主题游戏“森林音乐会”;班级有幼儿过生日,生成主题游戏“生日派对”……并放手让幼儿自主开展小组讨论、制订计划、设置环境、准备材料、招聘伙伴等自主学习活动。

再比如,在建构区,小班幼儿一般以简单垒高、平铺为主,能建构简单的家、房子、大桥等,多次观察发现,幼儿建构的内容都围绕这几个内容,建构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生成特色游戏主题后,小班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也有明确的目标,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构成,提供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大班的幼儿则能在游戏计划中,绘制要建构的图纸,并选择需要的材料,对照图纸细致地用积木将幼儿园立体表现出来,并且建构出滑梯、传达室等元素。

三、聚焦“困惑点”,培养幼儿发展力

幼儿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均衡的,既有规律性,又有阶段性;既有普遍性,又有个别差异。大班幼儿经历了小班平行式游戏,中班联动式游戏后,他们需要开展水平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作为幼儿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发展,捕捉幼儿游戏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影响游戏的原因,退到幼儿的身后,成为幼儿游戏的追随者、陪伴着、支持者。

比如,大三班幼儿在玩“草地娃娃家”区域时,这样拓展游戏主题:“幼儿根据绘本故事、动画故事、自身生活经验”等,创作主题游戏的剧本。用竞选的方法选出主题游戏的“老板”。当游戏中遇到无法把握时间的问题时,教师追随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简单认识时钟,把教室的时钟带到游戏场地。虽然大班幼儿还不能完全认识时钟,但是大家共同约定长针走到哪个数字,就做什么,走到哪里就收拾玩具,游戏中加入认识时钟的内容,幼儿对游戏的进程和结束的时间有了自主掌控能力。新的主题、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在促进游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教师要能意识到游戏主题、材料、区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课程的推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游戏经验的积累不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内容、重组游戏区域。比如,在开展社区活动“逛超市”后,教师与幼儿商量生成新的游戏主题“特色超市”。幼儿有了设计游戏主题的经验,能主动在游戏中根据生活经验生成新游戏主题。在生活小区游戏中,有的幼儿“钱币”不够用,由此产生新的游戏主题“特色银行”,教师的支持策略是和幼儿一起想办法、找材料,引导幼儿动手设计银行卡、钱包等材料,推进游戏的开展。

综上所述,由于主题游戏的开展,幼儿游戏目标明确、游戏过程更有意义,更为持久,游戏水平也随着主题的推进而不断提高。幼儿在游戏中还会生成新主题内容,使游戏从教师领着幼儿走,变成了教师跟着幼儿走。幼儿在参与主题游戏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胡艳.幼儿自主游戏中分享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08):90-92.

[2]卞慧.分析生成性資源 提高瞬间把握资源的能力——幼儿一日活动中动态生成性资源之解析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7):148.

[3]周桂勋.《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新书评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4):133.

猜你喜欢

自主游戏策略探究能力培养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指导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