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小班化混龄区域游戏的研究

2021-12-17鲍培艳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班化体验价值

鲍培艳

摘    要: 混龄区域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助能力等。它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互动游戏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增加情感体验,培养良好品质,促进共同成长。

关键词:小班化;混龄区域游戏;体验;价值

《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是指将3~6岁的儿童进行混编,并在设置好的活动区域中开展游戏,增加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相互交往与合作的机会。混龄区域游戏的优势表现在,它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助能力等。混龄区域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目前,农村幼儿园小班化教育成为常态,这是班级人数在逐渐减少后开展的一种比较小规模的教学活动方式,小班化可以更好地兼顾到每一位幼儿。基于此,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好小班化混龄区域游戏,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一、明确具体作用,关注教育价值

新时期,众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小班化混龄区域游戏的作用,做了深入研究,提升了对其教育价值的认知。通过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小班混龄区域游戏的实践分析,对其重要作用可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有效拓展农村幼儿认知层面

对于当今生活在农村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学习的主要形式,让农村幼儿开展小班化区域混龄游戏,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多种区域游戏中,相互学习,有效互动,相互合作,获得丰富的知识,促进了共同成长,充分彰显出混龄游戏的教育价值。

(二)利于幼儿形成美好情感体验

开展农村幼儿园小班混龄区域游戏,能够让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同时也会感受到游戏失败时的失落。大部分低龄幼儿的情感感受能力较弱,而年龄大一点的幼儿基本形成了较好的情感体验。在混龄区域游戏中,低龄的幼儿在接受大龄幼儿照顾、帮助时,会形成美好的体验。因此,大龄幼儿对低龄幼儿的情感体验会有较好的启发与引导作用。

(三)积极促进幼儿社会行为发展

《指南》强调,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模仿等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会依靠具有形象、模仿等特点的方式得以促进。

1.促进幼儿形成良好规则意识

在农村小班混龄区域游戏中,幼儿作为年龄不同的个体,在认知能力、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游戏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分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还将会激化矛盾。因此,在混龄游戏的开展中,教师会通过有效引导,让幼儿学会让步,学会合作,从而使幼儿在良好的规则意识中,顺利开展游戏。

2.促进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发展

在农村小班混龄区域游戏中,不同年龄的幼儿能力存在差异,年龄大的幼儿一般比年龄小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年龄小的幼儿语言能力会受到年龄大的幼儿影响,从而获得提升。

二、优化策略,有效实施

(一)基于全體幼儿健康发展,创新混龄区域游戏模式

农村幼儿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创新小班混龄区域游戏模式,让幼儿每天都有新鲜感,才能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游戏教育目标的达成。对此,教师应该遵守如下几项原则对区域游戏进行合理创新。

1.自主性原则

在农村小班混龄区域游戏的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游戏区域、确定游戏时间等,教师要在游戏活动开展之前,与幼儿进行认真交流,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将这些兴趣点渗透到游戏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放手让幼儿选择游戏合作伙伴,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混龄区域游戏中。

2.创新性原则

教师在小班幼儿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中,要敢于改变传统观念,大胆创新,为幼儿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混龄区域游戏。比如,教师围绕当前社会提出的“低碳环保”主题,创设混龄手工活动,让幼儿在环境创设、材料收集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

3.多样性原则

农村小班化混龄区域游戏活动要实现多样化的设置,要将游戏内容与幼儿的特点结合起来,设置封闭的、半封闭的或者是开放性的游戏区域,以此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教育内容,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需求。比如,幼儿园以“混龄游戏区域模式”创设为出发点,对幼儿家长、幼儿及本土游戏资源进行调查后,创设“开心农场”“爱心医院”“农贸市场”“美味餐厅”等混龄区域游戏,这些游戏区的开放,让每个幼儿都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乐园。“开心农场”是喜欢种植孩子的天地,“爱心医院”让对医生护士感兴趣的幼儿开心地体验了一把……

(二)引导参与多种操作实践,提升混龄区域游戏效果

1.给予幼儿充分游戏时间

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在农村小班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中,教师要关注幼儿探索能力的培养,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在混龄区域游戏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快乐,找到探索失败的原因,并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纠正自己的错误,积累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师作为游戏的指导者,应该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了解在混龄幼儿中幼儿关注点是什么,思考的内容是什么,并能结合幼儿的综合能力和认知水平,做出针对性的启发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游戏的构想,提升幼儿的游戏综合能力。比如,在混龄角色游戏“繁忙的大马路”中,不同年龄的幼儿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小车,开上了他们自己设计的公路,在亲身体验中巩固了交通安全知识和经验;骑自行车的幼儿,运用刚学到的交通知识,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着;推着手推小货车的幼儿,误上了机动车道,志愿者马上主动劝导;在有幼儿闯红灯时,教师会示意小交警过来处理……游戏结束后,教师会让幼儿向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在游戏中,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暗示,让幼儿对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知,促进探索能力的提升。

2.放手让幼儿操作

教师在小班化混龄游戏的开展中,要结合幼儿好动的特点,引领幼儿参与多种动手操作的游戏,在让幼儿形成快乐体验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知识。比如,在手工区的混龄游戏“小小服装设计师”中,为了让幼儿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服装,指导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开发利用的游戏材料,培养幼儿惜物的意识。在活动准备环节,教师让幼儿收集各种旧报纸、旧挂历,各种废弃的彩带、彩纸、塑料袋以及各种服装照片等。在活动开始,教师引导幼儿去观察各种时装和民族娃娃服装的特点,让他们去寻找这些服装的特别之处,了解服装的对称、圆、边、条纹、不规则等装饰方法,让幼儿用自己学会的形容词来表达穿上这些服装后的感受。比如,鲜艳夺目、时尚美丽等,然后启发幼兒想象:如果你是服装设计师,你会设计什么款式的衣服呢?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让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应用各种材料,如何才能防止剪坏等,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使用工具进行了剪裁、拼搭等,设计并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服装。在游戏过程中,不同年龄之间的幼儿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学会了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如何使用工具,如何表现自己的创意等,收获满满,有效达成了游戏目标。

3.关注每个幼儿游戏表现

在农村幼儿园小班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中,小朋友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各类区域游戏都注意融入幼儿熟悉的农村资源,拉近了游戏和生活的距离。比如,在“农家土菜馆”,小朋友们有的系着围裙,有的在切菜包饺子,有的照顾客人,忙得不宜乐乎。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种植区”,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说着怎样种土豆,怎样种豆角,怎样种小葱等,有的还率先去挖地,老师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小朋友们会很得意地说:“是爷爷教我的”“我看到妈妈这样种菜的”……是农村的生活体验让小朋友们有了经验的积累。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始终以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记录者的身份,记录每一个幼儿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真实依据。

(三)投放科学游戏活动材料,最大限度挖掘教育价值

在农村小班混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中,教师要认识到材料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也是保证游戏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1.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

同一种游戏材料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影响不同。比如,低龄的幼儿对于高结构的游戏材料比较感兴趣,乐于使用,大班幼儿则相对表现不太突出。因此,在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合理投放游戏材料,让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使用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比如,在沙地区,投放了轮胎、梅花桩等高结构材料;依托农村资源,在手工区投放石头、树枝等低结构材料。让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使用游戏材料,激发自己的创造性。

2.结合幼儿能力差异投放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能力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小班混龄区域游戏材料投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考虑材料是否适应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在支持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前提下,设立科学的发展目标。游戏层次性材料投放才能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比如,教师在“益智区”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投放了塑料盆、彩珠、勺子等,让幼儿练习使用勺子把彩珠一个个舀到塑料盆中;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投放了彩珠、木块、玻璃杯等,让幼儿练习用筷子夹住彩珠,再放到玻璃杯中。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有适合自己的选择,都能玩有所获。

(四)教师做出有效游戏评价,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发展

在农村小班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是重要环节之一。首先,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观察和记录,掌握不同阶段幼儿在混龄游戏中的变化和发展,为有效评价提供依据。其次,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角度、多维度的,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发展为目的。比如,小A是一个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卑,不爱说话,在混龄区域游戏中,教师发现她的手工特别好,剪纸作品栩栩如生,在小弟弟小妹妹面前显得特别自信。对此,教师结合观察、评价,对她采用了这样的引导措施,让她给小弟弟小妹妹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剪的,如何使用工具等,渐渐地,这个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第三,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自身有着个性化的潜能,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长处,做出积极评价,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农村幼儿园小班化混龄区域游戏,适合当今农村幼儿园人数少、游戏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这样的游戏方式可以让幼儿在开心的游戏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在与不同年龄段的伙伴有效互动、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中,培养了良好的思想品质铺设健康成长之路。

猜你喜欢

小班化体验价值
小班化的“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