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021-12-17袁康贵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指标体系交通

袁康贵

(广东恒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003)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近些年不断朝一体化服务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实施,虽然有效节约了资源,但对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需在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制定以及执行中,明确绿色理念的重要性,并构建科学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1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特点

1.1 规划对象的区域性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主要针对跨省以及地级市的交通体系。与城市内的交通规划相比,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是从宏观角度,针对省际以及省际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安排所做出的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到各个区域的局部利益,也要关注到各个区域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目标。

1.2 交通设施的综合性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所涵盖的运输方式较为全面,不仅包括公路、铁路运输,还包括水运和航空运输,这也就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海、陆、空三维空间布局。区域综合交通的主要规划对象是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其中的主体部分是网络交通运输布局,而且还要对一些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等重要的交通运输节点,进行相关的建设方案的规划和安排。

1.3 运输方式的协调性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能够对多种运输方式实现立体衔接以及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各个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和高速运转,提高整体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依靠交通枢纽实现对各个交通资源的整合。在交通网络中,有效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确立一个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的交通枢纽,提高枢纽的辐射水平。通过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行,实现联运系统的构建和完善。

2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概述和存在的短板

2.1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概述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从整体上评价交通体系及各子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在各项决策中,应用评价结果作用于决策,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确立科学的综合交通规划评价指标,能够提高环评工作的针对性,保障综合交通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2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存在的短板

2.2.1 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单项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只针对一种运输方式或者是一类基础设施,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而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则是针对多种运输方式和设施,因此需考虑其中不同比例和结构之间的合理性。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比例规划和安排,都直接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以及交通结构能源,同时还关乎碳排放的问题。因此,在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这也属于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现阶段,相关方面还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2.2.2 多种交通方式及类型的环评缺乏整体性

现阶段,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评价缺少可供借鉴的评价指标和技术方法,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环评案例,所采用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也都是单向的交通规划环评,即单纯地罗列和叠加不同运输方式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而并未认识到整体所呈现的环境影响特征[1]。

2.2.3 对“三线一单”要求缺乏透彻的研究和分析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国土空间环境的管控,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三线一单”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在当前的综合交通规划环评中,“三线一单”涉及的内容并未被充分考虑,相关研究与探讨也不够深入,因此构建的指标体系内容不够全面,无法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的要求。

表1 “三线一单”的主要内容

3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我国以往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自然环境指标为主,重点对直接的环境要素以及影响程度做出评价与分析,而并未考虑间接影响要素。因此,要在过去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结合DPSIR指标体系、LCA指标体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PSIR指标体系就是基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将评价系统划分为五方面指标,分别为压力、驱动力、状态、影响、响应。而LCA体系就是在全生命周期中,对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能源资源输入和环境影响作出分析,使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能更加便捷地体现出来[2]。

3.2 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1 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现有的环评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对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并筛选评价指标。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不仅要能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和自然规律,同时还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范制度的要求。而且,相应的评价体系能够从多方面的角度,有效反映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3.2.2 综合性和宏观性

在综合交通网络以及宏观运输通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交通规划,也要针对不同类别的交通基础设施,选取相应的关键指标,使其能够综合反映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3.2.3 政策性和导向性

为了能够牢牢把握“三线一单”的要求,积极响应最新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改革,在综合交通规划的布局、结构以及规模之上,选取关键指标。这样就能够实现从末端治理到前期管控的转变,增加环境保护和优化的效果。

3.2.4 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在综合考虑评价体系指标各项数据计算的复杂程度以及数据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后,选择更加简便、可行性高的评价体系,从而易于获取和调控数据。这样就能在评判环境影响和后期的优化调整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3]。

3.3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通过以上的原则和方法,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所涵盖的指标包含环境、资源、生态等三方面,共19个指标。在生态这一方面,评价指标为生态敏感区类型与范围、规划建设项目是否穿越生态敏感区、穿越的敏感区性质与长度、穿越方式,从而降低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而在环境这一方面,涉及到的要素有噪声、污水、地下水、空气、电磁环境、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等,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噪声影响度、污水处理率、减排总量、污染防治强化、废水利用率、水土流失防治、地下水质等方面的内容。表2展示了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中,资源能源方面的具体内容。

表2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资源能源部分)

4 结语

本研究在区域交通规划和环境影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其内容包含三大类,分别是生态功能、环境质量以及资源能源,这三方面也下属19个指标。此外,要在行业标准、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区域环境质量和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成果,制定科学的评级指标阈值,从而更好地指导区域综合交通规划。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指标体系交通
繁忙的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小小交通劝导员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