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集中供热节能降耗措施

2021-12-16郝风华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集中供热云计算技术节能降耗

郝风华

摘 要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供热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城市供热系统运行成本较高,并且在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较大的能耗,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降低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文针对集中供热的发展优势以及技术研究展开分析。

关键词 集中供热 节能降耗 云计算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1)12-0025-02

1 集中供热发展概况

集中供热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犷到精细的逐步完善。时至今日,中国北方城镇已经基本实现了集中供热,城镇集中供热覆盖面积逐年增加完善,集中供热在惠及民生、采暖便利的同时,也在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蓝天而努力做到绿色环保。集中供热真正的普及、全面发展是最近的20多年,各地的热力公司都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城镇供热的管网延伸也如夏天的藤蔓爬向高处、伸向远方、触到城镇的边缘。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城镇集中供热的范围已经覆盖到了城镇周边的村镇。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各地都在为积极发展和倡导绿色供热、减少污染物烟气排放、减少热能损耗努力着。当前集中供热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发展到了丰富完善的阶段,一些绿色供热、智慧供热等供热调节方式发展迅速。而城镇集中供热发展初始,供热方式、供热思路以及供热管网等设置、供热控制调节等各方面都比较滞后。在后期运行管理和热效管理上许多的热力公司都没有跟上,供热调节控制方面还处于管网调节靠人工,供热效果靠感觉,用户室内温度调控靠窗户的供热模式。

2 集中供热的优势

首先要提高锅炉热效率,并且不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印染定型机是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各大企业还需要设置导热油锅炉,按照要求合理采用中温和中压蒸汽加热等方式优化其中的结构,控制其效率在90%左右。同时,此系统还能够有效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不断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避免对集中供热系统的影响。

其次,导热油锅炉运行维护成本也是比较高的,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对其中的热能进行有效控制,高温连续循环,其中的资源能源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定时更换或者是添加清洗剂,修复导热油理化的指标,不断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导热油循环系统进行优化,加强对运行维护成本控制。

最后,集中供热还可以减少场地浪费,改善周围的环境卫生。其项目实施后,不用设计专用的加热装置,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和管理成本,发挥节电和节水的作用,其经济性要比导热油加热系统好。此外,其升温时间比较短,生产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高,热定型机应用中压蒸汽替代导热油进行加热,在外观和手感等方面对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的措施进行分析,调整开机时间,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率。

3 集中供热现状分析

3.1 供热质量不高

近年来,我国城市虽然集中供热发展迅速,但存在着供热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提高调控设备运行质量和运行水平是高质量供热的根本保证。常见的问题主要有:热网按统一的供热参数向热用户供暖,高层和底层的用户出现供热不均;建筑物内部存在不同程度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现象,部分房间供热不均;室内温度过高的用户只能通过开窗散热,这就造成了大量热能浪费,而温度低的热用户还要通过更多地供热才能达到适合温度,这种恶性循环造成供热系统的能源浪费。

3.2 供热技术落后

煤和燃气作为主要燃料,燃烧后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供热管网会因老化或设备老旧等原因产生跑冒滴漏,造成资源浪费。在末端用户方面由于水力失调使各个环路的流量输配出现不均衡,导致末端用户的室温冷热不均[1]。

3.3 运行管理不完善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是贯穿整个行业的正常运转的关键。集中供热系统中采用的是多样化的供热方式,其中主要有单管供热系统和热水供热系统等,而城市建筑结构又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这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在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集中供热的运行管理工作还是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降耗的优势。

4 集中供热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4.1 积极调整和优化供热的结构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供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需要对供热结构进行调整,实施对供热资源的有效整合,合理应用多热源联合运行技术,改善低负荷的实际运行状态,不断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在此过程中,供热公司还需要建立热源的自动控制系统,结合室外的负荷变化以及温度,对供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在保证锅炉运行台数的基础上,调整循环泵之间的匹配,让锅炉可以在满负荷状态下更加稳定和安全地运行。通过对微机的合理配置,也能对其中的热源进行整合,整合供热设备的运行参数,更好地显示出辅机设备的运转情况,这种形式不仅可以符合锅炉的稳定运行,还可以满足不同时期对热网中热量的需求,及时发现其中的运行异常状况,不断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同时,操作人员在供热管网中加装调节阀和平衡阀等装置的时候,需要提高热网的可调度,预防水力失调等问题,减少过热的损失,加强对热资源的有效应用[2]。

4.2 热源方面

我国城镇集中供热的热源形式主要有:热电厂、集中大型锅炉房和分散供热小锅炉房。此外,还有太阳能、地源热泵和热电联产等多种方式,我们在应用这些能源时,应该结合当地供热条件和供热系统的实际运行现状,提出方案进行全面的比选,最终确定合适的方式。目前热源生产设备的耗电量居高不下,在耗电设备设计选型时,考虑到热源设备、热网和热用户的阻力,通常會对锅炉、鼓引风机、水泵的配置考虑裕量,这就产生了“大马拉小车”现象。而且现下一部分水泵等供暖设备不具备根据气象变化进行调节的功能,这就造成了无谓的用电消耗。为使热源及相关设备达到合理配置,在选型时要遵循以下几点:(1)通过使用先进的软件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析、计算确定热负荷后,充分考虑区域现状供热范围及未来区域发展规划,对锅炉及附属设备的类型、容量、型号及台数进行选择,优先选择新型节能设备,通过优化比选确定最适合的选型。此外还要考虑预留接口和空间;(2)运行过程中锅炉受热面要保持清洁。锅炉受热面有积灰或结垢都会影响锅炉传热的效率,因此需要定期维护,保持锅炉受热面的清洁,作好清灰除垢的工作,减少热源的损耗;(3)合理设置水泵和风机等高耗能设备的规格台数,配备变频调速装置,运行时根据负荷大小可以自动调节设备功率。

4.3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引入

大数据云计算分析的出现使得信息時代背景之下的数据资源收集方式更加方便,且更容易收获丰富的信息资源。大量全面的数据获取能够提升数据信息资源使用的效果,借助云计算和信息技术的辅助,能够迅速建立数据之间的合理关系网,提升数据资源使用的效率。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率先做好粗略的整理工作能够减少人工整理的失误。积极拓展数据应用的方向,提升工作操作方法使用的灵活性,创新服务方法。传感器、触控屏幕、物联网、云计算、人机交互等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智能化趋势变得更加明朗。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都能运用于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彻底完成人机交互,智能化执行方法,提供有效的决策方案。

4.4 输配管网方面

(1)促进输配网的运行安全性、耐久性的提升,降低工程成本,减少热量的损耗,防止供热系统存在泄漏的问题,同时还要做好热力管道的防腐蚀处理,避免热损失严重;(2)积极做好各项计量收费改革措施,保证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和控制技术符合运行要求;(3)做好热力站的规模限制,保障系统控制工作顺利进行;(4)通过调节流量等方式,可以大幅提升供热效率和质量,也能够升高供热的温度;(5)研发和应用热力站入口的流量控制装置,彻底解决系统水力失调的问题,热力站设置监控系统,保证用户热量可以调整,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二次供水系统,有效地消除房屋不热或者能源浪费的问题;(6)全面推广和应用拖泵汽轮机,确保循环泵、给水泵等大型设施满足运行的要求,有效的节约设备运行的电力能源,符合能源节约的要求[3]。

4.5 确保供暖系统水力平衡

水力平衡是保证供暖系统稳定运转的首要条件,因此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应当全面考量水力平衡的设计。具体而言,当前可以依据途径的不同,将其中的平衡方式划分为动态及静态两种类别,如果在这个设计环节中出现偏差,则可能造成温度不均的状况,如一些住宅中的温度很高,而另一些住宅中的温度却比较低。所以在设计中,静态水力部分需要设计平衡阀,而动态水力部分则应当设计自力式压差阀,如此便可规避上述问题,增强供暖水力平衡系统的节能性。

5 结语

随着科技进步和城市发展,人们对于供热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必然会使集中供热系统消耗更多的能源,当前,碳减排目标是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并且正在逐渐变为具体行动,为了保持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深挖供热系统中的节能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爽.集中供热节能降耗措施浅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8):147-148.

[2] 陈晓雨.推进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的策略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7):3-4.

[3] 王得伟.集中供热住宅供暖系统节能设计要点[J].城市住宅,2021,28(06):184,186.

猜你喜欢

集中供热云计算技术节能降耗
论建筑企业节能降耗的科学途径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关键技术研究
集中供热并网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对现代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的规范化管理探讨
基于PLC和HMI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煤炭企业全面加强节能降耗的策略措施
关于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