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思维在小学数学德育中的应用

2021-12-16梁敏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优势互联网+德育

梁敏仪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互联网+”思维也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小学这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培养习惯的阶段,在德育中应用好“互联网+”思维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在小学数学德育中如何体现“互联网+”思维的优势,展现互联网资源的便利性和强大,并为德育提供的效果起到显著作用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为小学数学德育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德育;优势

在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互联网强大且便利。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使用是德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将其有效应用在小学德育当中,是我们当下应该去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分析其在德育中的优势,结合在小学德育中的需求,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合理应用好互联网技术并为其提供有效参考和支持。

一、“互联网+”思维在德育中的应用优势

1.契合学生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借助互联网这种便捷的媒介得以快速发展,教学形式也随着“互联网+”的实现逐渐多样化,小学生们对互联网的应用逐渐成为习惯,在小学阶段的习惯培养对于形成健全的观念也有重要的影响,也有实践证明,好的习惯是好的品质的影响因素。对于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学生容易产生被动的感觉,不可避免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而这种状态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而在这种新时代“互联网+”教育的方式下,让学生们体验到科技的进步,接触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会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和创造性的开发,甚至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出一些小型的应用程序,而这些成果依然累积在数学德育中的逻辑思维培养的基础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更好地学习和利用互联网,体验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让其发挥价值,也是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2.德育渗透的全面性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同时因为数学学习通常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费力,所以让一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及自信心,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很强的应试教育思维,尤其在数学学习中,“题海战术”是常用的方法,这种量大、效率低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也无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行为习惯,对于德育品质的提升效率较低,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数学德育过程中,应用好“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对于小学生系统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通过互联网思维,可以帮助小学生很快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思路和学习意识,因为在小学阶段,他们对生动鲜明的事物具有较快的吸收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是渗透德育的引领者,也是德育的启发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受到启发的同时也可以将方式经验传授给别人。

二、“互联网+”思维在小学数学德育中的应用

1.在线教学

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于个人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线教学不但是科技发展的体现,也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升级。目前,在线教育品牌非常多,這也对数学德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在线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形象生动地演示,一些抽象的问题使得学生们豁然开朗,运用互联网工具和学习互联网思维,对学习内容的传授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线教育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反复性,对于需要温习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回放的方式多次学习,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在线教育也有很强的互动性,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需要培养学生新的思维能力,让优越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们带来更强的学习意识。

2.丰富德育资源类型

网络早已普及在学生们的生活当中,同时,网络当中也存在着惊人的网络资源。在过去的数学德育过程中,往往以书本当中的知识点为主,稍加扩展便完成数学德育目标。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因为欠缺德育相关的内容,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严重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造成小学生德育工作的缺乏。而“互联网+”的引入,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因为互联网中的各种丰富的资源可以被使用,从而为数学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查找资源,对教材内容相当于再一次的开发和研讨,及时补充、完善当下出现的新的观点和思路。同时,促进学生们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

3.生活化案例引入

以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倍数问题为例,教师完全可以把互联网上合适的一些经典案例制作成课件作为德育素材,比如,王明去超市买了一瓶5元的可乐,在付钱时,王明给老板50元钱,由于老板疏忽,误将王明给的钱当作2倍的数额计算,结果给王明返回了95元。聪明的王明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将多余的钱返还了超市老板,诚实的王明在这种举动之后也得到了超市老板的赞扬。“互联网+”的思维为数学德育提供了多元且实际的例子,给小学生们的理解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再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的课程中有一课时是“植树问题”,在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开放性题目,如“我们为什么需要植树”,这就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较强的保护植被的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意识的形成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互联网+”是一种趋势,我们只有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培养“互联网+”思维,并转化成数学德育的方式,不仅是作为教师对自己的升华,也是对学生的责任。当然,“互联网+”在数学德育中的体现不局限于这些,我们在数学德育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捕捉、完善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下一代努力奋斗,展现数学学习的趣味,传播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喜欢数学,为之所用。

参考文献:

[1]许百川.“互联网+”思维在小学数学德育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6):167-168.

[2]潘琴华.“互联网+”思维在小学数学德育中的应用分析[J].好家长,2018(5):19-20.

猜你喜欢

优势互联网+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画与话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