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教学素材,提升数学素养

2021-12-16訾羽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笔者情境数学

訾羽佳

教学素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的重要保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材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甄选有价值的数学素材,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挖掘现有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一、优化情境,让教学素材俗而生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若能在单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动、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激发对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生活中,笔者经常有心保留各种数学信息联系实际,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认识百分数》一课时,笔者创设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影院上座率不能超过35%的情境:

师:老师前一段时间看了一场电影。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去电影院看电影了,直到今年的7月,国家才恢复开放,但是为了安全,某一城市要求一场电影的售出票数不能超过全场票数的……(35%),这个数是什么数?

生:百分数。

接着,教师出示了两幅电影院的平面图。

师:刚刚大家都介绍了自己对百分数的认识,说得非常好。那么,大家根据自己对百分数的了解,你觉得下面哪场电影是符合要求的呢?

用身边的热门常见的情境引出百分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电影院的平面图又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研究百分数的百格图,为接下来建构百分数的意义做好了准备。

二、善用生成,让教学素材简而不薄

学生的智慧萌发的最重要场所就是课堂。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不仅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成为进一步开展教学的素材,让课堂源于学生,用于学生。

笔者认为,本课教学中百分数的写法是第一课时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因此略显简单。经过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对写百分数这个活动进行加工,于是,设计了如下的活动:

师:写好了吗?写了几个?假如老师给你的任务是10个,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你的完成情况吗?

生1:90%,写了9个。

生2:100%,写了10个。

师:老师在学校的时候跟另一个老师比赛,我一口气写了80个,你们觉得老师完成得怎么样?

生:哇,好多。

师:可是老师要完成的任务是100个,你能用百分数来表示我的完成情况吗?

生:80% 。

师:那跟总任务相比,我们谁的任务完成情况更好呢?

生:比较个数,老师完成的多,但是好像完成情况还是我们的高一些。

师:是啊,在完成的个数和任务总数不同时,如果要比较完成情况,用百分数比较方便,也比较合理。

师:在老师写百分数的时候,我的同事李老师也写了,他写了105个,如果他的总任务也是100个,那应该用什么百分数来表示他的完成情况呢?

生:105%。

师:想象一下,105%在百格图上应该怎么画?

课件演示。

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连续追问,让学生在问题组串中深化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一方面突出了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便于比较的优势,另一方面又间接教学了单位“1”不同,百分数大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又突破了学生对“大于1”的百分数理解。

三、注重开放,让教学素材深藏不露

开放式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估计、猜测、类比和归纳,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在设计《认识百分数》的另一组练习时,备课小组研究制订了这样的开放题:

师: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百分数,你能用百分数的知识来填一填吗?

①中国神舟系列宇宙飞船七次发射都取得了成功,用百分数表示是(    )。

②這份文件很快就会下载完了,已经下载了(   ),还剩(   )。

③小明家今年的收入是去年收入的(    )。

师:如果第1题,发射了8次呢?为什么不是8%?如果10次成功呢?1000次成功呢?有没有可能超过100?

生:都是100%。

师:如果老师给第2题分别配上这样的图,你觉得填什么百分数更合适呢?这些百分数有什么特点?

师:如果老师给第3题配上这样的一幅图,你觉得用什么百分数比较合适呢?

这样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什么样的百分数不能超过100%,什么样的分数能超过100%,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为后面学习扇形统计图作铺垫,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思辨能力。

小学是学生系统知识的生发地,是学生学会学习、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练习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地深入研究有限的教学素材,在有限的课堂中生发智慧,孕育学生未来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笔者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性能相差达32%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