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提高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12-16梁达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情感教育

梁达仁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以情感朗读动人、以情感记忆提高课堂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可反馈的课堂实施模式,以课文感情教育贯穿整个课文学习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能力。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一些初步探讨,分三个方面阐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育;实效性;策略

情感教育属于教育过程,它主要根据在教师与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引导学生个性主动发现情感,促使学生对课文在到情景交融的理想的学习部分。情感教育是在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可行可检测的教学设计。下面笔者就几个方面对于教师如何实施情感教育来提高小学语文实效性方面进行探讨。

一、情感教育高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问题

事实上,情感教育在许多小学内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1.情感教育比较难以掌握,难度较大。许多教师重“学生”轻测验分数、轻情感教育教研,这种重“分”轻“研”的思想比较突出,师生轻视情感教育教研也有一定普遍性。

2.小学情感教育教研课教学研究方面薄弱,许多教师缺乏足够的教研指导。校内缺乏让教师们培训提高的机会,教师不像其它教研活动中容易接受知识引导及培训,致使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研活动很难得到正常开展。情感教育教研资料相对缺乏,许多教师主要通过自己上网或者从书本上收集资料,教学方法也更多依靠教师“盲人过河”的方式探讨情况。

(二)教师层面情况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决定如何实施情感教育。教者的“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始终是相互作用的矛盾,也是相互相成的方面。情感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是偏重于综合性教学手段,运用的情感体验较多,而且过程比较复杂,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抽象性程度比较高。

2.另一方面,教师对情感教育要求教者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及相应学习程度进度太随意、没有具体化的操作原则。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情感教育课要“贴近学生情感、贴近生活元素”,必须做到学生情感体现理论联系小学语文学习知识需要与及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语文课堂上的信息变化太快,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收集学生非常关心的资料,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缺乏一些学生关心的资料收集和学生情感体现的资料,必然造成为情感而情感,与情感教育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3.情感教学需要艺术。语文也不缺乏艺术,语文教学需要情感艺术,是一门创新的艺术。语文课堂上情感教学须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进行教学。这要求教师是理性的,因为他是一名语文教师;也要求教师是感性的,因为他是一名情感教师。所以,语文课堂上情感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渊博的情感理论知识,深厚的语文教学技能,还要善于把自己的情绪、情商运用于课堂上,把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更加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但是,由于学校的硬软件限制,加上一些教师情感教学的模式一直沿用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瓶装旧酒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自我价值为中心,忽视学生也是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情感教学模式没有办法实施发展。这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效果欠佳的关键原因。

(三)学生层面问题

部分学生认为,语文情感课的趣味性非常高,很喜歡上。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非常简单,课后作业也容易完成,可是课本上的知识就是不太明白,还是觉得像以前那样实实在在地上课比较好。这好比网络上一句话“热热闹闹一节课,回到家啥都不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眼中的“不靠谱”也导致学生对语文情感课不太热衷。

二、情感教育高效实施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是指小学按照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行为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基于语文学科相关的教育活动,其活动的结果(即思维能力、推理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空间能力等)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

(一)建构学习小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良性”情感包括积极的教学情绪、阳光的向上情感。“良性”情感实施课堂教学好处如下:

1.“良性”情感有利于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学习关系。

2.有利于教师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3.有利于教师“放手”进行探究型课堂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

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对于学生来说,小组中积极向上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一个正面的认识,不但可以寓快乐其中,而且提高小组的凝聚力,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小组当中感受的成功感和失败感是其它教学模式没有情感教育模式来得深刻,在不自觉当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处于良性竞争关系、合作关系,更加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各个方面,以“情”促进步,以“情”提高教学质量。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兴趣

学习任何事物,必须对之有兴趣。没有兴趣就根本学不进去,更不用说怎样学好。学语文也是如此,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小学语文是必修课,学生必须学习语文,而且要学好语文。如果学生对语文一点也不感兴趣,那就不可能掌握这门工具学科。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的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真正体现出“任务驱动、情感趣味”这一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课程设置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儿歌,做语文游戏,可以通过运用图片、实物、手势、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还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语文竞赛、计算游戏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一种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情感迁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迁移往往来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上。评价心理表明,教师、同伴对自我的评价对个别心理表现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小组合作模式中一个队员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影响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心理。一个问题的回答,教师肯定的目光,或者一个小小的大拇指,教师的个体情感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教授与被教授的关系会因情感教学发生微妙的转化,会变为情感体现中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互相肯定的关系。情感迁移原则上更多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一个小小的忽视学生的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状态,这要求教师有非常高的个人素质与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植入CAI,创造多元素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把CAI引入课堂,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难以理解的语文概念、空间图形的有效方法。多媒体以文本、声音、图像、动漫等各种方式突破空间与图像的限制,为课堂教学创设了逼真的运算情境和实际实验过程,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和思维空间。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情境教学具有情感教学的一些特点。

三、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情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模式为基础,利用多种积极、良性的情感体现,植入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学生情感体现为突破口,利用各种知识学习的机会,积极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与及良性情感都能得到正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文霞.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唐凤娟.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D].信阳师范学院,2016.

[3]李赛南.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4]高爱红.也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与评价,2013(5).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情感教育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