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整本书阅读方法,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021-12-16钟小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红星书签整本书

钟小艺

【摘要】《辞海》中解释“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对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内容。”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往往呈现的是碎片化的,缺乏连贯性。我们应该变单项的传输为双向的互动,借助一些优秀书籍的阅读,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具有科学性、连续性,帮助学生由爱国主义教育的“聆听者”成长为“参与者”。

【关键词】爱国主义;整本书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深化教育创新改革,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初中正值青少年培养的关键时期,设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阅读班会活动尤为重要。笔者执教初二期间,选择《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开展语文阅读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合理分组,项目学习

学生的良好阅读氛围离不开一个优秀团队的写作与引领。组建阅读小组,形成阅读合力。因为是第一次分组,笔者就先找了6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再以“爱组织”“爱朗读”“爱写作”“爱绘画”“爱表演”这五个方面,让学生选出自己最擅长的一方面,与组长进行双向选择。明确每个小组围绕整本书,以绘制思维导图、制作人物书签、选段朗读、选段表演为项目来展开阅读活动。

二、细读文本,内化情感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但是难免出现分散化、碎片化的情况。《红星照耀中国》是由埃德加·斯诺所写的纪实性文学作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经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是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本。以这本书为载体来进行阅读体验,能让学生获得更为完整的文化印象,推动学生认识过程的完善,提升学生阅读广度和深度,在阅读中深化爱国主义情怀。

1.每日探究,扎实阅读

设置“问题本”。其内容包括每日批注检查情况反馈、读书时形成的问题以及研讨出的答案。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提问。通过探究,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由外在的教育内化为自身的认识。

例:学生原创题目及答案

问题1:毛泽东在《论抗日战争》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能够打败日本军队的主要的条件是什么?(     )(2分)

A.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

C.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D.中国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援助

问题2:为什么作者在离开中国时候说到:“我不是在回家,我是在离家”?

参考答案:当初作者怀揣着疑问来到中国,在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相处的时候,作者了解到中国红军是一支为解救劳苦人民而战斗的军队,他逐渐被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所感染。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从恐惧到被吸引,再到后来,他愛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具有红色精神的革命党人。对作者而言,中国就是他的家。

2.亲子共读,陶冶性情

我们的学生都是“00后”,他们的家长基本是“70后”。家长们人生阅历丰富,他们一路走来,见证中国的发展、腾飞,对革命故事、革命先辈都有更深切的认识,所以,笔者在本次阅读活动中融入了亲子共读元素,在深化阅读的同时加强亲子关系,设计了“亲子阅读成果单”。

家长乐在其中,而学生们在与同学、家长的研讨中丰富对书本内容的思考的同时,激荡爱国主义情怀。

例:1班学生罗玉晶的妈妈的阅读感言

追随着亲子共读的脚步,我们从《红星照耀中国》,到《飞向太空港》到《傅雷家书》,有时是科幻世界,有时是革命篇章,有时又是天体太空,有时是情真意切的家信……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红星照耀中国》,里面的一个个革命故事,我曾听我的爸爸妈妈讲过,可是它们在岁月的流逝中也慢慢淡化。可是再读这本书,我不由浸入其中,被一个个革命党人的风骨所打动,仿佛回到了那段岁月,与他们一起长途跋涉,一同金戈铁马,一起见证新中国的建立!新时代还需不需要爱国主义教育?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身上,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生活在革命党人用精神与鲜血铺就的伟大时代,我们应该铭记先辈,应该珍惜现在,应该大步前行!读这本书,我感觉一股热血豪情在我的心中流淌,流淌着……

感谢亲子阅读带给我的转变,它不仅加强了我与女儿的情感交流,增进了亲子关系,还让我努力提升自我,和谐了家庭氛围。多年以后,我们一定会更感谢现在的自己,因为我们都在读书,都走在越来越好的路上!

3.书签制作,个性解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为他/她制作一张书签,要求有一句话归纳人物的精神品质。通过书签的制作,革命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感,学生也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着、鼓舞着。

例:学生制作的精美书签

毛泽东——与人民并肩的中国红星

周恩来——中国革命史上一颗闪耀的红星

徐海东——阶级意识的塔尖战士

李长林——戎马一生的建国英雄

叶剑英——英姿勃发的开国元帅

4.寻迹访踪,红色印记

读完整本书后,学生在周末寻找与“红色印记”有关的地方,录制一段十几秒钟的微视频。

例:追随红色印记,来烈士陵园参观。烈士陵园是纪念红色革命的地方。

——万宏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阮啸仙烈士的雕像。他坚韧卓绝,为吾人本色。奋斗牺牲是我辈精神的人生信念,其革命意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周瑾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记住老一辈的革命荣光,开拓新一代的伟大前程。

——黎彦彤

几十年前,革命志士们炽热的心如同五星红旗般飘扬在陕西苏区的上空。

——刘付雨晴

了解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激发爱国的热情,向先烈致敬。              ——杜宗熹

三、分享展演,厚植情怀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已经阅读完毕。笔者给成果汇报会起了个诗意的名字:穿越时光,与你相遇——《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分享会。

我们把整个阅读之旅比作一趟由云雅开往红星中国的列车:第一站“峥嵘岁月”,以抢答学生原创题目形式,回顾书中的故事情节,感受那一段岁月;第二站“群星闪耀”,学生上台展示自制的人物书签,畅谈书中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闪闪红星”可贵品质;第三站“感恩前辈”,采访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百岁老兵,分享采访的感悟:感恩前辈所付出的努力,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途经风景区“心怀当下”,播放学生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录制的小视频。终点站“红星中国”,笔者动情讲述自己的感受,勉励学生们共同努力,守护祖国的繁荣昌盛。

经过这段时间深切地阅读和本次倾情地分享,笔者觉得自己和学生的心,紧紧地与“中国”二字连在了一起,我们是如此深切地热爱着我们的国家。

四、构建课程,系统学习

围绕着《红星照耀中国》的爱国主义整本书阅读已然告一段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助团队合作、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汇报分享等方式,有效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由爱国主义教育的聆听者,变成了“体验者”“参与者”,感受革命精神,生发爱国热情。这样的阅读效果无疑是让人欣喜的。

为此,笔者又把三年的必读、选读书籍进行主题筛选,旨在形成一个爱国主义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体系。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发出了他的呐喊。现今的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以阅读促成长,以活动引进步,充分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文化性的统一。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研院2020年度广州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批准号:ZCYJ2004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关舒文,吕立杰.整本書阅读:价值向度、现实困境与当代突围[J].中国教育学刊,2019(9).

[2]任志锋.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9).

[3]张晨,贾玲.红色经典伴我前行一《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案例及评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2).

猜你喜欢

红星书签整本书
透明书签
《论语》整本书阅读
红星闪闪迎国庆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十一月书签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贰月书签
四叶草书签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