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6例鼓膜穿孔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2021-12-16孙海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外耳道鼓膜创伤性

孙海勇, 关 兵, 徐 丽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鼓膜是也称耳膜,为一弹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将外耳道与中耳隔开,其结构菲薄,在耳部受到创伤或者炎症时极易发生破裂穿孔。膜穿孔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各种致伤原因、外力的作用大小和部位[1]。目前,中国对鼓膜穿孔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阐述其流行病学特点,以为鼓膜穿孔的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治疗的全部鼓膜穿孔患者的病例资料1 081份,以鼓膜穿孔为第一诊断,查找到有详细病案记载的鼓膜穿孔患者906例,通过数据库采集其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穿孔原因、穿孔部位、穿孔时间、体格检查、季节分布、复诊情况等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行硬管耳内窥镜检查明确诊断。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门诊行硬管耳内窥镜检查,记录穿孔位置、大小,有无分泌物,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禁止应用任何滴耳液,给予患者口服抗炎药物1周,2周后复诊行硬管耳内窥镜检查鼓膜穿孔愈合情况,详细记录病例资料。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性别及年龄分布

906例鼓膜穿孔患者中,男682例,女224例; 年龄7~78岁,平均年龄(32.64±10.81)岁; 168例(18.5%)患者受伤与饮酒有关。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12岁组, 13~18岁组, 19~29岁组, 30~39岁组, 40~49岁组, 50~59岁组, ≥60岁组。对各年龄组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5,P<0.01)。其中19~29岁组因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最多, 40~49岁组因既往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最多。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分布情况(n=906)

2.2 患病季节分布

各个季节鼓膜穿孔人数分布相对均匀,其中春季(3、4、5月)248例,占27.4%; 夏季(6、7、8月)203例,占22.4%; 秋季(9、10、11月)265例,占29.2%; 冬季(12、1、2月)190例,占20.9%。对4个季节鼓膜穿孔患者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鼓膜穿孔的病因分析

鼓膜穿孔常见的致伤原因: 耳外伤319例(35.2%), 中耳炎282例(31.1%), 外耳道清理不当173例(19.1%), 外耳道异物84例(9.3%), 交通事故35例(3.9%), 鼓膜置管拔出后未愈合8例(0.8%), 其他5例(0.6%)。168例(18.5%)患者受伤与饮酒有关,大部分为男性。其中创伤性鼓膜穿孔为624例(68.87%), 非创伤性鼓膜穿孔282例(31.13%)。不同致伤原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个年龄组所对应鼓膜穿孔患者分布也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鼓膜穿孔2种检查方式诊断阳性率比较

患者行电耳镜检查确诊鼓膜穿孔732例,阳性率为80.8%, 而硬管耳内镜检查确诊鼓膜穿孔患者906例,阳性率为100%。硬管耳内镜检查判断患者鼓膜穿孔的阳性率高于电耳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鼓膜穿孔的预后

患者鼓膜穿孔后给予保守药物治疗,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每2周复诊1次,其中创伤性鼓膜穿孔(非炎症导致的鼓膜穿孔,包括打架、掏耳朵、异物损伤等)在4周后有536例(85.90%)完全愈合; 非创伤性鼓膜穿孔中有84例(29.79%)完全愈合,两者完全愈合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鼓膜穿孔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鼓膜穿孔后常见的症状有耳部疼痛不适,眩晕,听力下降,外耳道出血,外耳道裂伤,为耳鼻咽喉科急诊常见病[2]。外伤、炎症、交通事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鼓膜穿孔,听力损失可表现为轻度或中度传导性聋,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形成永久性穿孔并导致不可逆的听力下降[3]。目前,中国对于鼓膜穿孔的研究多侧重于诊断及治疗,其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相对较少,其流行病学数据亦有待完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发病原因、分布特点,并通过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关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预防鼓膜穿孔和评估鼓膜穿孔的发生和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 906例鼓膜穿孔患者中,男682例,女224例。相对于女性,男性活动更加频繁,发生鼓膜穿孔的概率明显高于女性,同时男性饮酒也是导致男性鼓膜穿孔患者比例更高的原因,本研究中168例(18.5%)患者受伤与饮酒有关。此外, 19~29岁组因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患者最多,主要是由于此组人群较年轻,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因而是鼓膜穿孔的好发群体。40~49岁组因既往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最多。这个年龄组的患者病史时间较长,可能是急、慢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导致鼓膜穿孔。在≤12岁年龄组的患者中有8例患者是由于鼓膜置管拔除后穿孔未能及时愈合所致。国外学者[4]报道,鼓膜置管术后遗留穿孔为美国儿童鼓膜修补术的首要原因。YAMAN H等[5]研究显示鼓膜置管留置时间超过2年以上的患者,移除鼓膜置管后鼓膜遗留穿孔的风险明显高于少于2年的患者,建议通气管留置时间不超过2年。因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为综合性医院,非儿童专科医院,故收治的儿童鼓膜置管后遗留性穿孔病例不多。本研究中的8例患者也未在该院行手术治疗。此外本研究中鼓膜穿孔患者的病例数在不同年份的分布基本持平,不同季节中春季与秋季相对高发,可能与春、秋季节到户外活动的人数增加有关。

耳外伤是患者出现鼓膜穿孔最为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打架时手掌掌掴患者耳部,导致外耳道内压强骤增,产生压力性的鼓膜穿孔。其次是急、慢性中耳炎的感染导致的鼓膜穿孔,这与相关研究[6]结果相符合。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基本不需要住院治疗,门诊口服抗菌药物,并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4周时间基本可以愈合。本研究中,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4周完全愈合达到85.90%。鼓膜穿孔的愈合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最重要的是穿孔的大小以及有无继发感染。创伤性的穿孔边缘创面一般比较清洁,并且有血供,相对容易愈合。LOU Z C等[7]通过对504例创伤性鼓膜穿孔的自然愈合进行研究发现, 451例平均在27.4 d内完成愈合,与本研究结论相似。那些延期愈合及不能愈合的病例一般是穿孔范围较大,或者伴有鼓室内感染。非创伤性鼓膜穿孔一般是由急、慢性中耳炎导致,病史较长,穿孔边缘纤维化,缺少血供,难以通过自然愈合的方法达到穿孔封闭状态。

鼓膜穿孔可通过体检查体和电耳镜检查来进行诊断,但是由于电耳镜的视野小、清晰度相对较低,对于小的穿孔及隐蔽的穿孔容易漏诊。本研究中,电耳镜检查确诊鼓膜穿孔732例,阳性率为80.8%; 而硬管耳内镜检查确诊鼓膜穿孔患者906例,阳性率为100%, 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鼓膜及外耳道创伤患者进行硬管耳内镜检查,可有效避免漏诊的发生。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材料的收集对象主要为就诊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的鼓膜穿孔患者,未与其他医疗单位展开合作扩大收集的范围; 其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门诊病例中患者鼓膜穿孔后听力损伤的情况未详细记录,不能对其听力损伤情况进一步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鼓膜穿孔可能会导致耳鸣、听力下降及中耳反复感染[8]。鼓膜穿孔患者在个体特征、创伤原因、损伤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对其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总结和分析,以促进穿孔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科学干预治疗。

猜你喜欢

外耳道鼓膜创伤性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临床特征及处理策略研究△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