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才能让创新走得更远

2021-12-16云南大学林一乙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郑德杨

发明与创新 2021年46期
关键词:挑战杯云南大学赛道

◆ 云南大学 林一乙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 郑德杨

学姐档案

林一乙,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卓越班大四学生。曾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云南大学第四届记者节“云新杯”主持人大赛第一名。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云南大学东陆奖学金”,连续两年获云南大学“五四”表彰。

参与项目《“一个都不能少”——我国跨境居住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影像化保护传承与发展项目》《育苗宝——高品质活性育苗基质领军者》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省决赛中均获金奖。大学期间主持的创新项目《微信中民族身份再造的实现和家族观念的转变——基于一个泸沽湖地区摩梭家族微信群的考察》在云南大学创新创业项目中立项并结项。

图1 林一乙(右)进行实践调查

在强调“主动学习”的大学生活中,创新创业大赛是自主学习的最好课程之一。为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各高校也逐渐开展了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创业赛事。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和萌芽赛道(高中生参加)。以2020年第六届为例,高教主赛道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164个中国大陆参赛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公立台湾大学等高校的23个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牛津大学以及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的112个国际参赛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包括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76个项目;职教赛道78个项目;萌芽赛道。

图2 林一乙(左一)主持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大学主办的“放飞梦想”云南大学青春歌会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注重学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一般奇数年是“大挑”,偶数年是“小挑”。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

“以赛代练”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好窗口。创新创业大赛能给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探索与实践上的收获,而这些都离不开自主性。比赛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去大量阅读优秀学者的作品。当你带着问题主动阅读时,优秀学者能带给你很多启发,这就是“创新”的基础。对于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大赛是一次主动阅读的机会,它的自我提升意义远远大于竞赛本身。

创新创业大赛绝不是闭门造车,它仍然需要团队合作。而从实操方面看,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参赛

对于比赛,高校及学院会鼓励学生参与,但是否参加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意愿。

2.自主选题

从选题到开题报告,再到邀请指导老师加入,整个过程需要自主推进。开题之前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做好充足准备后,再去请教与研究方向一致的老师。

图3 林一乙参加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卓越青春在玉溪”暑期社会实践

图4 林一乙(左二)参与第七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3.自主组队

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创新创业大赛都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团队合作才能让项目更完善。最好的团队要求成员知识结构全面,这就对跨学院合作提出了要求。你需要在学校的比赛交流渠道,例如微信群、QQ群上经常发布信息,招募志同道合的队友,自主组建团队。

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在查阅文献中学会独立且辩证的思考,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只有这样,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图5 林一乙负责的已结项的项目

猜你喜欢

挑战杯云南大学赛道
跃马新姿 赛道试驾法拉利296 GTB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论文版权授权确认书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举行
彩珠赛道大迷宫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草坪上的迷宫赛道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