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熊猫需要冬眠吗

2021-12-16王德华黄乘明

发明与创新 2021年46期
关键词:能量消耗消化道大熊猫

◆王德华 黄乘明

流言:大熊猫与熊是“亲戚”,熊到了冬天需要冬眠,所以大熊猫也需要冬眠。

真相:大熊猫憨态可掬,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不论是在熊猫研究基地还是各地的动物园,只要有它们在的地方,都不缺“粉丝”。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熊类都需要冬眠。为了适应低温天气,大熊猫具有低代谢能力,因此,它并没有冬眠的习性。

冬眠,本就是“小动物”的习惯

小动物如刺猬、旱獭等恒温动物为了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减少能量消耗,会放松对身体恒温的调控,而将体温、代谢速率、心率等都降到很低的生理水平,进入长达几个月的昏睡状态,这就是冬眠。有些动物为了应对夏天的酷热,也会进入昏睡状态,称为夏眠。还有一些动物如蝙蝠、蜂鸟等,在各个季节都会由于能量的不足而进入昏睡状态,这种现象叫日蛰眠。

一般冬眠动物都是体型相对较小的动物,大型动物很少采取冬眠的方式度过食物短缺的季节。

大型食肉动物的冬眠,其实是“冬睡”

大型食肉动物熊类的冬眠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黑熊在冬眠时,不进食、不饮水、不排尿、不排便,体温虽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会降到32℃~33℃,在受到干扰时可随时醒来。更有趣的是,熊类还在冬眠期间抚育后代。有些学者认为熊类的这种现象是食肉动物的冬睡现象,不是真正的冬眠。

据考证,大熊猫的出现距今已有800万年的历史,在第四纪约一万多年前的最后冰期的压力下,曾与其同期鼎盛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已绝灭,所以大熊猫又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动物,但其食性已高度特化为以竹子为主食。从解剖学特征看,大熊猫消化道的总体结构与食肉类动物或杂食类动物类似,如肠道相对较短、结构简单、没有盲肠等。但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习性,大熊猫的消化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可帮助它们消化分解纤维素。

大量进食、低代谢助大熊猫安然过冬

大熊猫的消化生理学也很特殊:虽然它们的主食是竹子,但身体对竹子的利用效率很低。有关数据显示,大熊猫对竹子的消化效率仅为17%。同时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只有8~9小时,所以大熊猫每天的进食量很大。

大量进食、食物快速通过消化道、借助肠道微生物的帮助,是大熊猫获得能量和营养的一种策略。与此同时,大熊猫还有维持低代谢水平的能力,这样它们维持自身生存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也相应减少。

大熊猫在野外的活动水平很低,它们的行动总是很迟缓,慵懒的体态也增加了它们的可爱值。在形态学上,大熊猫的一些能量消耗器官如大脑、肝脏和肾脏等也趋于缩小。

需要不断进食,对能量的需求和损耗偏低等,这些长期进化的生存策略决定了大熊猫不用冬眠也可以安全度过冬季。

辟谣专家:王德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复核专家:黄乘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出品方:科学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Science_Facts)

猜你喜欢

能量消耗消化道大熊猫
太极拳连续“云手”运动强度及其能量消耗探究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我们都爱大熊猫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没别的可吃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寻找大熊猫
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有哪些
遗憾的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