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八个相统一”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

2021-12-15禤福英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平台供给侧改革思政课

【摘 要】本文阐述供给侧改革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八个相统一”是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方针,提出“八个相统一”方针下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路径:教学内容和素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平台改革,教师队伍改革等。

【关键词】八个相统一 思政课 供给侧改革 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3-01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既为各高校办好思政课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给各高校传导了必须上好思政课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如何上好思政课是每所高校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思政课改革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笔者认为,思政课改革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原则。“八个相统一”即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既有对教学内容、教学呈现的要求,又有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要求,还蕴含着对教师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对教学供给端的要求,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以增强其对需求端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从思政课教学供给端入手进行改革,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一、供给侧改革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2015年中央财经工作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改革术语,通过给中国经济把脉,指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症結是在供给端,所以强调要从供给端入手,通过对供给端各生产要素结构进行改革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上好思政课,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也应遵循“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为教学也有供给与需求两端,思政课教学承担着满足党和国家需求及学生需求的双重需求任务。故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学生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

(一)从教学供给端入手改革思政课,是保证思政课满足党和国家需求的关键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高校思政课的定位是“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从这个定位,可清楚地看到,思政课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起着领航和保航的作用,因为“德”不行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人才的,更谈不上可靠,所以,思政课只有充分彰显立德树人的卓越成效,才能成为党和国家可以值得寄托和信赖的课程,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要保障思政课的属性以满足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需求,就必须从教学供给端入手,特别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师入手改革,以保障思政课传授的内容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和保障是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

(二)从教学供给端入手改革思政课,是保证思政课满足学生需求的关键

思政课教学供给的需求端有两方面,一是党和国家,二是学生。一个消费者之所以购买一件产品,是因为这件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方面需求。学生之所以喜欢某门课,是因为这门课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或知识或精神或两者共有。思政课是国家规定的高校必修课,但它不能只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它还必须能满足大学生的渴望:能让大学生增长知识和见识、能让大学生从中读懂中国和世界、能让大学生看清形势和了解发展趋势、能给大学生解答人生困惑、能给大学生指引人生方向,并且,它给学生这些知识和精神上的东西时是让学生在一种相对愉悦的方式下得到的。这就不仅涉及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素材使用,还涉及教学艺术、教师专业水平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都属于教学的供给端。所以唯有从供给端入手改革思政课,把思政课打造成有血有肉、能启迪学生、让学生获得到知识和精神享受的课程,才能让思政课成为大学里的抢手课、热门课。

(三)从教学供给端入手改革思政课,是把思政课从必修课转为必需课的关键

思政课是党和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它必须成为被大学生需要的课,否则中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属性难以保证,大学生也难以成长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那么,思政课要从“要我学”的必修课转变成“我要学”的必需课程,就需要思政课自身散发出巨大的魅力,做到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有说服力的阐述回应学生,用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打动学生。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从思政课教学供给端入手进行改革创新。故高校特别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不要一味地认为思政课不太受学生欢迎是因为“思政课本身是枯燥的课程”或认为是“大学生学习态度不好,缺乏学习欲望”。一件产品销量不好,应重点从产品生产端找原因,而不是总归因于消费者。出于严谨和规范表述的需要,思政课从教材语言上说是抽象的、枯燥的,但只要用心,它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变得生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现在思政课要做的事就是用心从教学供给端进行改革创新,把思政课打造成金课、刚需课。

(四)“八个相统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思政课与专业课不同,与其他的公共基础课也不同,其教学改革要遵循的原则也不同,而“八个相统一”可以说为思政课供给侧改革标明了航道,指明了方向。第一,它明确规定了思政课的课程性质—— 政治性、价值性、理论性、统一性,这是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质的规定性,不管思政课如何改革,教学内容体现意识形态属性、体现价值观引导、体现马克思义理论真理性和体现教材全国统一性是必须坚持的。第二,它体现了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规律:学理性、知识性、实践性、主导性、主体性、启发性。任何学科教学,都要用透彻的学理分析传授知识,都要讲究实践、体验,都要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考和启迪学生思维。第三,它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特殊规律,如建设性、批判性、灌输性、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思政课教学既讲立又讲破,既注重弘扬正气又必须敢于直面现实,在批判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又必须进行一定的思想、理论灌输,以实现把党的思想、理论、价值观主张植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第四,“八个相统一”充分体现了科学的辩证法思维。“八个相统一”每一方面都强调两者的相统一,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矛盾辩证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既体现了守正,又体现了创新,能做到“八个相统一”,思政课必能在守正创新中得到质的飞跃。

二、“八个相统一”方针下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路径

思政课要成为大学生的刚需课,问题在教学供给端,而思政教学供给端的改革能否取得实效性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八个相统一”,因此高校思政课供给侧各要素改革必须以“八个相统一”精神为统领。

(一)教学内容和素材改革

教学内容和素材相当于产品的原材料,原材料的材质和构成成分对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影响非常大。思政课教学内容是关于“教什么”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说教师没有选择的余地,需要使用国家统一的教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政课的政治性、方向性,才能完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但思政课教师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处理的权利,更有以鲜活的教学素材补充教材、阐释理论的义务。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教材体系的内容包括三大块:思想(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传统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法律(法律观念、法治思维),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社会认可的人。而社会可分为大社会(国家)、小社会(学校、家庭、单位),故可根据大学生的“学生、儿女、公民、未来建设者”的四重身份,把看起来较枯燥的教材章节体系转化以“优秀大学生、孝顺好儿女、模范好公民、合格建设者”为教学模块的专题式教学体系,这样把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人生角色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更贴近学生和具有亲和力,学生从这样的教学体系设计中能感受课程对其人生成长的指导意义,从而对课程产生好感,而这样处理教材就是“统一样与多样性相统一”的精神的贯彻。教材内容是统一的,但教学素材也可体现多样性,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材里的“纲纲”不能篡改,必须向学生原原本本地“灌输”,否则就犯政治性错误。但统一性、政治性、灌输性的要求并不否定教師用丰富的生动的素材来阐明“纲纲”,不否定教师采用“习语金句”“微故事”来启迪学生理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润物细无声式”地进入学生头脑。所以高校完全可以编制“习语金句集”“微故事集”来辅助教学,使思政课变得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体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要求。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如果说教学内容和素材属于“原材料”,那么教学方式方法就属于“制作工艺”。一件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制作工艺和工艺的娴熟程度既影响产品质量也影响其受消费者的青睐度。教师采取什么样教学方式方法也影响着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度和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例如“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三个统一都体现对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和在教学中多运用。如对学生进行“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劳动和奉献”价值观教学。教师可采用问题辨析法(可设“知识越多价值越大、权力越大价值越大、获得的收入越多价值越大”等辨题让学生辨析)、案例分析法(例如明星某某某与科学家某某某,你更喜欢谁)开展教学。通过这种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动脑思考和作出评判选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的作用,还可在教学中达到批判现实中的错误价值观和向学生传导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体现“在启发中灌输、在批判中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三)教学平台改革

思政课要实现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它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适度延伸和拓展。就像一件商品,它要受消费者青睐,必须有销售前的宣传、销售中的热情介绍和解答,还需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所以要搭建售前宣传和售后服务平台。同样,思政课也要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要求,搭建好各种教学平台。不仅要把几十分钟的主课堂搭建好,还要搭建好课前预习课后答疑、实践平台等。例如,思政课教学讲究知行统一,讲究体验式教学,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开发和与社会各方(城市社区、农村、企业、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参与活动中培养良好品行、在参观考察中体察民情和感受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现实中的落地生根。信息化时代,还要搭建好各种线上教学平台,利用好各种融媒体。思政课要巧妙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对学生进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无痕”渗透。同时要积极开发课程的专门微信公众号甚至抖音号等,通过在微信平台和抖音平台上推送一些可读可看、有思政价值的文章、故事、小视频,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

(四)教师队伍改革

有了原材料、生产工艺、操作台,要生产出好产品,还必须要有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生产工人。确实,思政课上得好不好,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本人好不好,毕竟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八个相统一”是不容易的,它意味着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只有符合这“六个要”的思政课教师,才能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才能做到用高超的教学艺术驾驭课堂,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充分体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共同育人作用。为此,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按这“六个要”的要求去配备和建设。第一,选配思政课教师必须讲究学科背景,做到在“引”上既广纳人才,又严把关口,避免让外行人来讲思政课,导致“歪嘴和尚念错经”。第二,必须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各方面的培训,既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和技巧培训,又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培训、思想觉悟培训,保证思政课教师懂教育、懂政治、有觉悟。第三,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在管理考核上既坚持从严又强化激励,保证由可靠的人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同时使思政课教师以从事思政课教学为荣,愿意把毕生心血奉献给思政教育事业。

总之,思政课在大学教育中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高校必须重视思政课教学,不断从供给端入手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使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鼓干劲扬正气”、在教学方法上“有新意接地气”、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受追捧有人气”。

【参考文献】

[1]待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03-16(13).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朱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强调这几点[N].中国日报,2016-112-10(4).

注: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高职院校以‘八个相统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入研究与实践”(2020SZ033)

【作者简介】禤福英(1971— ),女,广西横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平台供给侧改革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WordPress构建项目化课程教学平台的研究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