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2021-12-15□张

山西农经 2021年8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城乡

□张 睿

(吴忠市利通区自然资源局 宁夏 吴忠 751100)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美丽乡村建设理念非常重要,其能够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并在区域内合理配置资源,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及设计,确保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乡村景观设计及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设计基本原则,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还要采取相关设计意见,保证乡村景观规划及设计的效果,并通过乡村景观设计,促进整个区域内的乡村经济发展及建设。

1 乡村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生态化原则

目前,我国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乡村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系统,合理开采现有的自然资源,并制定科学的开发制度,从而保障资源开采的持续性[1]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选用绿色施工技术,整个建设中要将景观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用区域内的生态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乡村特色发挥出来,打造美丽乡村形象。

1.2 地域化原则

在乡村景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尊重地域原则,很多区域内的乡村文化比较丰富,具备特定的文化色彩,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及民族风情,在实际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有效资源,还要根据地区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景观的设计及规划,全面挖掘区域内的景观特色,并遵循乡村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及设计,这样才符合美丽乡村实际建设要求,让乡村景观建设具备可持续性,为地区内人们的生活及未来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经济发展因经济、文化、技术及人口等因素使得整个发展呈现滞后性。乡村居民起初使用围湖造田、陡坡开地、乱砍滥伐等方式改变乡村经济发展现状。虽然人们使用短期效益能够改变贫困乡村形象,但仅为临时改变,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已长远影响了乡村的建设及发展[2]。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此理念与现代化乡村建设结合,不能为了获得短期利益而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应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合理开发乡村自然资源,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2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分布不均匀

城乡分布不均匀是乡村建设规划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与乡村建设存在经济及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阻碍了地区内的统筹发展及规划。城乡分布不均衡问题是目前发展中最明显的问题,在相同的地区中,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此外,基础配套设施及交通要道等产业在我国各省、市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乡镇之间不具备较强的联系性,且乡镇结构管理较松散,对乡村景观建设规划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2.2 城乡二次结构日益明显

据新华网报道的数据得知,2019 年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已大于60%,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人民居住环境不断提升,同时城市承载力也在不断完善,这就使得省、市、地区的生产总值不断增加。

由我国GDP 生产率可以看出,我国城乡二次结构存在的差异非常明显,美丽乡村在实际建设中会因为城乡二次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制约乡村建设,进而影响城乡发展建设的正常进行。

2.3 景观规划平均规模受限

由我国某些城市空间结构实际情况可知,我国存在两种城乡结构模式,一种模式是将城市作为中心,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稳定发展;另一种模式是小城镇依托大中小城市持续发展。尽管这两种发展模式均为良性发展,但仅从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美丽乡村整体经济文化发展交流的辐射力仍需进一步提升[3]。

3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合理规划乡村生活空间

乡村规划中乡村街道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居民公共生活区及居民住所两者的分离与联系上,居民公共生活区及居民住所不仅可以将整个居民区联系起来,还可以将居民生活空间进行独立分离,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不能破坏乡村原有的街道规划,应在原基础上进行适宜的乡村空间结构建设。以建设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和美丽乡村为抓手,通过乡村通道、环村林带、休闲公园建设等,全面提升乡村景观的建设水平。

3.2 全面体现乡村地域特点

历史传统文化、地域风情文化和民俗文化是乡村地域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景观建设及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乡村的地域特点,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乡村的美好与温暖。在乡村景观设计上,可以将民间风俗文化故事及农作物等结合起来,有效进行乡土气息的景观设计。

此外,应将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有效融合,提升居民舒适度,使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好[4]。以创造国家森林城市为支撑、乡级城镇为纽带、新型村庄为基础的空间格局,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配置均衡、覆盖城乡的公共绿化体系。

3.3 结合本土优势与经济产业发展

在加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产业化,挖掘乡村景观设计的独特性。在乡村建设中,可以将经济林产业与传统农业产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平坦且开阔的土地上,对经济林和各种农作物进行交叉种植,将农作物按照种类进行分区种植,在方便种植管理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体现景观的整体性。结合本土条件有针对性地发展庭院经济,在完成乡村绿化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收入。

3.4 针对性地进行民商分离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了发展速度,地区经济也随着城乡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进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力量。我国部分企业因未能对景观进行合理的布局及规划,导致空气污染严重,经常会出现夏季热岛效应。因此,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将民商进行有效分离,若进行工业规划,则要对有害气体及热量的排放进行细致规划,厂区周边要尽量减少植被量。

3.5 尊重并传承当地传统乡村肌理

村庄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是现代乡村建设的趋势,对农村生活及生产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规划时,要对乡村肌理进行全面保护,为生活发展创造条件。在实际规划中,要从原始村落实际形态着手,全面了解空间肌理、景观素材以及节点元素等,这对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景观规划过程中,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挖掘,还要结合乡村风格及现代风格,以改造提升为主,形成景观互补、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体现乡村景观规划的优势。

3.6 加强旅游业发展

在乡村景观建设中,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地区内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更好地规划乡村景观设计。我国部分农村在进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将景观特色作为基础建设,加强服务建设,并全面发挥区域内的景观特点,这样才能吸引游客。

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还要全面考虑游客的参观体验,并根据时代发展添加时代元素,打造乡村景观,这不仅能有效保留区域内的文化特色,还能保证乡村建设具备较强的时代特点,吸引更多游客,为乡村建设奠定稳定基础[5]。

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要将人文亮点、地区产物等与时代发展结合,打造服务亮点,着重发展地区特点,为当地村民提供生存之道,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保证农村各项发展能够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稳步前进,提升农村经济收入,为农村经济建设奠定稳定基础。各级领导人员应充分重视旅游业,为乡村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看重持续性发展的意义,切勿仅关注眼前利益。

4 结束语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非常显著,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及地域文化发展,结合乡村经济实际情况,保护传统文化,合理规划城乡景观。

结合当地传统,科学设计乡村生活空间,将民商分离,对企业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及布局。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及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居民实际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打造美丽乡村,为人们谋幸福,创造适合人们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