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态空间分区治理研究

2021-12-15□罗

山西农经 2021年8期
关键词:陕南分区陕北

□罗 萌

(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60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要对标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陕西乡村生态空间实际情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优化陕西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切实推进陕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关系陕西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大局。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是黄土高原区,中部是关中平原区,南部是秦巴山区,南北最长878.0 km,东西最宽517.3 km,辖区总面积20.56 万km2。高晓路等(2019)[1]提出,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中分区规划的科学性,明确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的整体性及协同性,构建基于分区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形成生态安全格局。陈阳等(2020)[2]认为,要厘清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核心需求,优化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才能有效支撑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空间治理现代化目标。新时代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陕南、关中和陕北地区生态空间现状,坚持自然生态空间、城镇生态空间和农业生态空间分区治理的原则,加强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提升乡村生态系统质量,建设美丽陕西。

1 系统推进陕西乡村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态空间治理,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和全局性谋划,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多主体共同治理,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实现陕西乡村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态空间开发与保护,要坚持高质量开发,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效能。立足陕南、关中和陕北地区乡村生态空间的实际情况,从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视角,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十四五”乃至更远时期的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张明(2019)[3]认为,乡村生态规划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农村生态建设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注意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农村资源的特殊性,发挥生态优势,推进乡村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推动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高质量发展,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政府在乡村生态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职责,实施清单管理,加强全过程监管,完善评价制度,满足当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体系,实现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分区推进陕西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治理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陕西乡村生态资源丰富,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陕南有商洛市、安康市和汉中市3 个地级市,关中有铜川市、渭南市、咸阳市、宝鸡市和西安市5 个地级市,陕北有榆林市和延安市2 个地级市。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状况情况不统一,应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从分区治理的视角,对陕南、关中和陕北乡村生态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揭示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的规律,有助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

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各地区要建立健全生态空间开发、修复和保护全过程管理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支持的生态空间管控模式,协同推进各地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胡玲等(2020)[5]认为,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且水资源短缺,处于秦巴山区的陕南地区坡地多、过度开垦、生态环境脆弱,关中铜川地区矿资源开采使环境大面积污染。陕北、陕南和关中地区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易地搬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陕西农村地区农民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从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看,陕西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属性看,要系统分区分级,处理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和生态安全的关系。梁念龙(2020)[6]认为,在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可以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和乡村生态走廊,充分利用广场和走廊分割并合理布局,优化农村景观。

应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实施分区治理,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针对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实际情况,总结各地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创新生态空间开发、修复和保护模式,统筹推进陕南、关中和陕北地区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山清水秀、宁静、和谐、美丽的生态空间治理目标。

3 多主体共同参与,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深化企业主体作用,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3.1 建立健全陕西乡村生态空间开发与保护治理领导体系

习近平强调“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生态空间开发与保护,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建立健全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治理领导体系。

在陕西乡村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中,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作用,以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为统领,用改革的手段和法治的方式,营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和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省委、省政府总体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市县党委、政府具体负责,统筹相关部门和事项。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制定好规划,落实好政策,安排好资金投入。针对陕南、关中和陕北地区生态空间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不同地区特色的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目标。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的督察。

3.2 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强乡村生态保护和开发的动力和活力

面对“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乡村生态空间”“怎样建设乡村生态空间”等问题,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满足各方对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的需要。王秀兰和王霄(2018)[7]指出,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分区是减少各类土地利用竞争冲突和提供决策机会的重要手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时指出,农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素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同时,应立足陕南、关中和陕北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加强陕西生态空间开发与保护。在推进陕西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分类、分地区进行。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性发展。

3.3 建立健全生态空间开发与保护治理监督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要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督机制和渠道,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通过使用技术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督动态化划分。

梁梦芸(2019)[8]认为,可以按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求,构建动态化的乡村环境治理体系,使乡村生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治理。一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监管体系。立足陕西乡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监管体制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公安等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联动,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的大数据监测体系,提高监测能力。二是创新生态空间保护治理模式,落实“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引导村民形成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妥善处理各种垃圾。三是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协调多主体共同参与,为创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乡村空间贡献力量。

4 结束语

新时代陕西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陕西乡村生态空间开发与保护分区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多主体共同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态空间治理共同体。加强对陕西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分区治理,系统推进陕南、关中和陕北地区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推进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陕南分区陕北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尴尬的陕南
党建地图·陕南
党建地图·陕北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