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龙县“互联网+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背景及意义

2021-12-15张紫迪刘天宇陈媚雪刘鹏远

山西农经 2021年8期
关键词:电商农村发展

□韩 荣,张紫迪,刘天宇,陈媚雪,刘鹏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和县域经济现状决定了黄龙县不能走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是要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以及现代服务业。

截至2019 年底,黄龙县共有建档立卡户1 723 户4167 人(其中已脱贫享受政策1511 户3750 人,已脱贫不享受政策171 户372 人,在册贫困户41 户45 人),贫困发生率为0.13%。

近年来,黄龙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产业水平提升、加大科技扶贫支持力度、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等举措,冲破扶贫困境,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带动全县精准脱贫,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稳定实施。

黄龙县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华蜜蜂之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当地资源,提出以优化农副业产品发展、激发农副业产品发展动力作为实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力途径。

梳理总结国内外学者在推动相关农副产品发展与乡村振兴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

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系统分析其原因,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保留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当地的乡村特点,走出一条适合黄龙县乡村发展的道路。

1 研究意义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农村电商”的新模式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产生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电商结合当地的产业形态和发展趋势发展特色产业,将之前只有当地人了解的优质农产品以及加工后的农副产品带到了更多人的视野中,为农民拓宽了销售市场,开辟了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益。

完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电商扶贫,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先进技术以及专业人才,号召大学生返乡创业,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反作用于农村,让贫困群体在“互联网+农村电商”扶贫项目中获利,实现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

2 发展现状

2.1 电商扶贫背景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迅速,城市市场趋于饱和,电子商务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农村。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电商迎来了发展机遇。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并将“互联网+”上升为战略高度。随后,商务部发布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把“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育电商环境”作为重点任务,支持企业在农村建立销售平台、网络和渠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在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四川冕宁县、安徽砀山县成为发展农村电商的成功代表。

2.2 黄龙县发展现状

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延安市东南缘,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下辖县,占地2 752 km2,人口约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2 万人,是省级次生天然林保护区和全国八大防护林区之一,拥有原生态、纯天然的净土,是陕西的“天然氧吧”。黄龙县管辖有5 镇2 乡,有多个行政村,总人口多达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0%。现有建档立卡户上千户,其中已脱贫1 519 户,在册贫困户42 户,贫困率为0.13%。

黄龙县处于关中经济核心地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已通车的青兰高速、即将建成并通车的榆蓝高速,从过去的交通不便发展为现在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逐渐明显。

黄龙县的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占地面积超过1/2,这些都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黄龙县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华蜜蜂之乡”,全县核桃总面积多达几十万亩(1 亩≈0.066 7 hm2),年产量超过万吨;苹果面积十几万亩,产量上万吨;中蜂养殖规模多达几万箱,年产优质蜂蜜上千吨。传统产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特色产业为黄龙县的农村电商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存在问题

3.1 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农产品通过电商被带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电商成为拓宽销售渠道及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村对自身发展的认识过于表面,没有充分了解发展战略,以致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不完善。

贫困农村地区有交通条件不完善,人均土地占有率过大等特点,导致本地区的网络通信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电商发展受到了阻碍。

3.2 农民消费观念相对落后

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受黄龙县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文化水平、自然环境等基础条件的制约,贫困人群对电商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加上当地农民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观念逐渐固化,使参加电商活动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足。

3.3 农村电商人才缺失

黄龙县在开展相关的培训时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培训成本过高,知识受众较少,无法到达基层群众内部。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贫困人群因自身经济条件困难而外出务工。返乡大学生较少,专业人才不足,人才引进困难。

3.4 农产品类型单一

黄龙县地处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个体化生产经营模式的影响阻碍了各个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农产品种植种类单一。受传统观念、农村基础网络设施不完善、农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农产品销售方式无法普及,形成了销售渠道单一的局面。

3.5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

在农村电商扶贫中,农产品成品的质与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例如核桃是黄龙县特色农产品,大多由个体生产,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管和监督体系,产品的质与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3.6 物流成本高

黄龙县交通通达度不高,导致运输费用过高。当地公路较多,采取单一的公路运输方式无法实现及时运输,且由于运输过程中需经快递中转站中转,运输时间过长,增加了运输成本。

4 研究方法与发展对策

4.1 研究方法

(1)多学科交叉与综合学习法。“都市农业综合体”是一个涉及面广、层次结构多、影响因素多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系统,涉及的知识较多,研究各方面的知识后进行系统处理,从而得到合理的结论。

(2)比较分析法。分析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现状,从时间和空间比较各类型园区的发展特点、规模、空间、功能等,为构建都市农业综合体规划提供思路。

(3)案例实证研究法。为了解决农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系统性规划模式,将其整合升级为“都市农业综合体”。实际问题中的条件或受限因素远比理论中的复杂和多样,应将规划模式及理论应用于实际,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文献研究法。收集研究范围内与综合体、城乡统筹、农业园区建设以及农业企业运营等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对其中的重点进行学习研究比对,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后作为项目研究案例,同时应用到研究中。

4.2 实施对策

争取省、市商务部门的支持,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宣传,确保电商在农村持续发展;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立电商服务设施,推动电商企业服务聚集;挖掘农村产业特色,夯实产业基础,以黄龙县核桃产业与蜜蜂产业为核心,培育电商产业集合体,发挥品牌效应;完善电商人才培训机制,培养电商人才,调整培训机制和体系。

5 结束语

电商在农村的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平台。群众的选择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人为因素,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电商发展的强力支撑。群众对科学文化的投入改变了财富来源,党和国家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和人才技术,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阻碍互联网在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地理环境,因为受交通限制,商品无法直接到达农村,农民感受不到农村电商的便利,且农村新鲜的农产品也无法及时运输到城市。农村电商的兴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大物流公司不断完善运输环境,保证农村电商正常发展。

猜你喜欢

电商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