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TA 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贸易特点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1-12-15王福安

山西农经 2021年8期
关键词:补贴贸易农产品

□王福安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在世界贸易组织牵头的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僵局的背景下,世界上掀起了建立FTA(自由贸易协定)的浪潮。目前,中国已与东盟、澳大利亚等22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 项自由贸易协定。为了扭转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不利局面,使农产品生产和贸易长足发展,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充分把握自贸区带来的机遇,深入分析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对策。

1 中国农产品与国际贸易中主要农产品的特征比较分析

1.1 谷物、棉花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和劳动生产率低,产出率不高,导致谷物和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较低。谷物、棉花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因而在中国主要是进口农产品。

1.2 畜牧产品

尽管我国有一定规模的畜牧产品生产,但饲料所用原料主要来自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饲料产业竞争力差的局面。我国既是饲料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调整饲料成本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1.3 经济作物

林业、果蔬业均属于经济作物。在林业方面,中国森林遭受破坏,土地、水资源是稀缺资源,林产品进出口竞争力需要提高[1]。中国果蔬产业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体而言,在经济作物方面,中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4 园艺作物

在园艺作物方面,中国不仅自然种植条件良好,而且园林艺术水平高,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园艺作物的出口增长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势必获得发展。

1.5 水产品

水产品可分为淡水产品和海产品。水产品包括远洋捕捞,受生产规模和海洋资源的限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进出口过程中受到不利影响[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淡水养殖中的特殊水产养殖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受到国际的负面影响较小。

2 新时期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

2.1 人民币升值将对农产品出口产生长期抑制作用

目前,直接导致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包括预期升值和实际升值,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有一定促进作用。人民币预期升值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降低了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价格,因此实际升值将对农产品出口产生实质性的抑制作用。为了使人民币汇率不再与美元挂钩,2005 年中国进行了汇率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3]。在预期升值和实际升值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价格具有抑制作用。

2.2 国际市场上农产品资源资本化加剧了其价格波动

当前,国际市场农产品资源使用玉米和高粱等农作物来加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趋势开始显现,致使农产品价格将与石油价格挂钩,在投机资本的炒作下,将加剧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同时,在美元汇率和投机资本波动的共同作用下,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将急剧上涨和下跌,成为一些投资基金增值或投机的对象,这将影响农产品的国际贸易[4]。面对国际市场食品价格的迅速上涨,投资基金是影响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投资基金以大宗农产品为保值,将严重影响农产品贸易。

2.3 食品安全已成为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

农产品是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产品贸易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食品安全的影响。在日益严格的国际食品安全检查下,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越来越严峻。中国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交易成本高,农民要素投入的规模和方式难以控制。各国为了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者,对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质量检验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一般对农产品进口设定过高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标准,而中国小规模经营模式短时间内难以建立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使农产品国际贸易越发困难。

3 FTA 背景下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3.1.1 降低成员国关税和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下,FTA成员国农产品关税降低,中国农产品可以进入成员国市场。在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例如《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或多或少与双边农产品关税减让有关,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源于澳大利亚的减让表在该协定实施的第一年使大多数农产品的关税减至零[5]。

3.1.2 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产品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不足,建立FTA 将增加农业投资。一方面,建立FTA 后,中国庞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将吸引外资进入农业领域,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增加,促进中国增加对农业的投资。随着贸易和投资壁垒消除,中国的农业生产力、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将进一步转变,农业资本存量提高,可获得高额回报。另一方面,为了抓住机遇,提高农产品质量,获得更多出口机会,更好地满足进口国农产品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在减少自贸协定缔约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前提下,中国农业生产企业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对农业的投资。

3.2 消极影响

在国内,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随着劳动力和农资等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价格上涨而上升。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农产品进口增加,加剧了农产品贸易失衡。FTA 建立后,农产品进口将进一步增加,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本身存在倒挂情况,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农产品将流入中国,对于已经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的中国农业贸易来说情况甚至更糟[6]。

4 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小规模生产为主,经营成本较高,运行效率低,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农业生产标准化,应以农民为基础,以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区域布局。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以科学技术服务专业化生产,以加工企业为主导,通过促进传统农业技术改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需要积极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完善农业物流体系,形成种植、育种、加工、生产供销、贸易的格局,积极应对自由贸易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2 调整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农业扶持制度

在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中,中国农业补贴标准相对较低,对农业生产的支持有限,存在直接补贴相对较小、使用空间不足等问题。为了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有针对性地提供农业补贴、改善补贴结构,中国需要积极调整并明确补贴重点领域的农业补贴政策,增加直接补贴额度,重点突出新型补贴制度。

政府可以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综合服务的支持,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形成方向明确的政策支持。为了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除了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外,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信贷支持和农业保险支持。为了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政府需要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完善农业扶持制度和农业支持体系。

4.3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鉴于中国农产品存在的微生物和重金属超标、农药和兽药残留等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潜在的绿色贸易壁垒,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首先,按照目标国家的标准,及时跟踪主要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动态变化,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检测方面的经验,加大对基础检测部门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国内农产品质量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检测体系,增强质量标准的针对性和应对政策变化的能力。

其次,在现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调整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增加强制性认证种类,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互联网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发展,确保农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猜你喜欢

补贴贸易农产品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