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纲要》视角探索民间投资新机遇

2021-12-15刘胜勇梁爽

审计与理财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纲要民营企业民间

■刘胜勇 梁爽

去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数据显示,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例为54.9%,发展势头良好且潜力强劲。但相比2.9%的整体投资增速,1%的民间投资增速依然偏低。今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决议。《纲要》涵盖了5 大类20个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其中,国家对于“经济发展”总指标,并未给出明确的增长目标值,而是强调“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况提出”,这表明,中国正在从“数量时代”迈向“质量时代”。而纵观整篇《纲要》就会发现,“和谐发展”和“提高效率”了然成为“质量”的两大内核因素,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勾画出蓝图,也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带来新启示。

一、《纲要》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内核一:和谐发展。

1.老有所依,民间投资将有新出路。

从2016 年我国开放二胎政策实施起,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都在逐年递减,预计到2050 年我国65岁的老人可能会接近总人口的30%。老年群体正在日渐庞大,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多,这其中就蕴藏着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发展潜力。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养老消费已超过了4.4万亿,而到了2020 年,则直接突破了5 万亿,预计到2023 年,我国该领域的消费会超过13 万亿。如今,我国的老年群体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富裕的收入阶层,对养老的需求也不仅限于物质方面,而是对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的多重需求。例如:专业护理人员、老年人用品、旅游、文化娱乐和保健产品等需求将日益增多。老年人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日益增长,消费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推动了养老产品市场的升级和完善,还能催生出更多种类的养老产品服务,或将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导向该领域。

2.小有所托,民间投资具有新空间。

据统计,目前我国3 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过4 700 万,有托育服务需求的占30%,这无疑是另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各种托育、早教、培训等机构应运而生,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是,我国0 至3 岁婴幼儿入托率只有5%左右。其原因基本归结于市场上的托育机构存在良莠不齐或是普惠托育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国家给出的对策是:1、将在150 个城市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社区服务建设,未来5 年该领域将迎来250%的增长。2、将对100 个城市进行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示范改造,给儿童创造和拓展更多的户外空间。在这些改造城市公共资源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力量的融入意味着投资者将会迎来大量新机会。

内核二:提高效率。

1.产业升级,为民间投资注入发展新机。未来5 年我国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将要超过17%,其中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未来15 年中国将全力迈向创新驱动,以上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将围绕着产业升级而进行。《纲要》强调:“制造业要补齐基础短板…”,中国制造正在掀起攻克基础零部件等基础材料的大浪潮,主要体现在8 大核心升级领域:高端新材料、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北斗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而随着“数字中国”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也将不断融合,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和新模式,《纲要》就列出了7 大数字经济产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8 大新兴行业和7 大数字经济产业将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和就业岗位。

2.绿色经济,给民间投资创造发展前景。《纲要》中提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国家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更注重于引导消费向绿色、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完善,我国一二三产业正在不断融合,诸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会得到进一步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绿色农业的发展也能够有效地带动周边农副产业加工、制造业、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系列的发展效应将会带来大批的发展机会。缴纳社会保险费。建立政府投资领域欠款清偿机制,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帐款情况实行台帐管理,限时清零。要快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同时,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措施,持续跟踪,定期评估市场准入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促进公平竞争。

二、政策方面大力支持民间投资

1.拓宽民间资本进入渠道。首先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壁垒,让民间资本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其次,进一步完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投资领域的实施办法,并有选择地取消部分招投标环节的限制性条款;而针对民营企业市场,可适度放开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或开放原来民间投资无法进入的行业,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辖内特色产业的发展,扩大投资范围。

2.减轻企业经营实际负担。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合理扩大享受税收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民营困难企业,可尝试签订缓缴协议,适当延期

三、金融机构助力激活民间投资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杠杆作用,提升服务质量,为民营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

1.对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前景好、绿色环保、财务管理规范,但因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按时还贷有困难的企业,落实好“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让资金迸发活力,激发企业创造更大得价值。

2.创新融资模式,切实缓解民企贷款办理中存在的手续繁杂、审批时间长、额度小、机制僵化、授信苛刻和附加条款多等一系列融资难问题。对于一些既没有抵押品又无企业过往信用的初创企业可采取将知识产权、商标、注册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品的贷款方式,尽量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3.提高对重点工业行业的风险容忍度并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严格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中介收费行为,清理不合理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收费等,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猜你喜欢

纲要民营企业民间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