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下泌尿道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21-12-14余欣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泌尿道导尿管尿路

文│余欣(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占春(福建省三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金艳冬(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陈海南(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农业农村局)

猫下泌尿道疾病是猫科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在膀胱和尿道发生的疾病统称,包含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尿道炎和尿路堵塞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尿频、尿血、尿淋漓或尿闭。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常常由多种因素同时作用引起,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猫死亡。笔者主要从猫下泌尿道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中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一、 病因

引起猫下泌尿道疾病的原因很多,根据个体的不同,发病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公猫由于特殊的尿路结构,又细又长,加之尿道球腺部和阴茎部狭窄,容易形成堵塞,是猫下泌尿道疾病的高发群体。当猫受到应激,同时有细菌在尿道口附近,也容易引起尿道和膀胱感染,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当猫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如长时间饲喂高蛋白的食物,引起钙镁比例失调,若此时饮水量也不足,尿液会处于浓缩状态,尿液中容易形成结晶或结石。此外,还有少部分是由于神经因素引起,如膀胱麻痹、尿道痉挛等。

二、临床症状

患病猫表现为频繁蹲猫砂且发出痛苦呻吟,严重者频频进入猫砂,舔舐生殖器,尿液带血,尿淋漓,食欲不振,触摸腹部紧张;随着尿闭时间的延长,可在患病猫肚脐下方触摸到较硬的膀胱鼓包,之后患病猫可出现持续呕吐,严重者膀胱可发生破裂。

三、临床诊断

1.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为B超和DR。B超可观察膀胱结构是否完整,膀胱壁是否有增厚,膀胱内是否有结晶或结石,以及是否有肿瘤和膀胱息肉。若膀胱内有细小结晶,抖动B超探头,可见高密度造影在尿液中漂浮;若有结石,可在高密度造影下形成伪影,且抖动B超探头,可见高密度造影在尿液中飘动。DR可以更形象的观察到膀胱大小,以及膀胱和尿路中是否有结石。条件允许的话可进行CT或者核磁共振。

2.血检。血检主要包括血常规、血气和生化检查。血常规主要看白细胞、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等情况,根据这些结果判断患病猫是否出现炎症、贫血等异常情况。血气主要看体内酸碱平衡、钠、钾、血氧饱和度等。生化检查主要看血中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肾功能。一般出现尿闭的猫多数会导致急性肾衰。

3.尿检。尿检主要观察尿液颜色,pH值,是否有结晶、细胞及细菌等。正常尿液中有尿色素,呈现出淡黄色至琥珀色,尿液颜色的深浅与尿液的浓缩度和稀释度有关。pH值是检验尿液酸碱度的指标,必须采集新鲜的尿液进行检验,pH值的变化跟日常饮食有很大关系,以植物性饮食为主时,尿液pH一般小于7,以高蛋白或者动物性饮食为主时,尿液pH一般大于7。除了饮食方面的影响因素,猫在应激或者兴奋时,尿液pH也会升高,多数呈现出碱性。当疾病发生后会导致尿液透明度下降,结晶、细胞和细菌等存在可导致尿液变浑浊,严重的肉眼可见一些漂浮物。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结晶的形态,主要包括鸟粪石结晶、碳酸钙结晶、尿酸铵结晶、无定形磷酸盐结晶和草酸钙结晶等,其中鸟粪石结晶常见于猫下泌尿道综合征。

四、治疗措施

1.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没有发生尿道堵塞或者堵塞不严重的患病猫。若B超提示膀胱壁光滑,尿液内无高密度造影,只需根据血检进行药物治疗。若膀胱内有高密度造影,有排尿困难、血尿、尿淋漓等症状的患病猫,则需要进行导尿。将患病猫仰卧保定,若患病猫反抗强烈,可先将其进行镇静或者麻醉,将尾巴及阴茎附近背毛剔除干净,碘伏消毒处理剃毛处,助手将阴茎轻轻向外拉处,露出尿道口,医生戴上无菌手套缓慢将涂抹有润滑剂的导尿管插入尿道,若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插入,需一边打水一边缓慢进入,进入膀胱后,尿液可随即排出,在外固定好导尿管,可用温热的甲硝唑对膀胱进行冲洗,直到排出的液体澄清为止。导尿成功后,还需要配合药物进行全身治疗。消炎可用抗生素类药物;贫血的患病猫需要注射补血针;肾衰患者则需要进行大量补液利尿,促进毒素代谢;食欲不佳患病猫,需要补充能量;对于尿液pH值需要调整的患者,可调整饮食结构,促进尿液产生、减少结晶,可选择长期饲喂处方粮。

2.手术治疗。术前准备。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尿道已经完全堵塞或者存在大量膀胱结石的患病猫。对于尿道完全堵塞且从阴茎无法插入导尿管的患病猫,需要进行膀胱手术或者尿路再造手术。术前将需要的器械进行灭菌高压,术前15分钟给患病猫注射阿托品和止血敏。15分钟后用丙泊酚静脉注射进行诱导麻醉;待患病猫镇静后插管进行呼吸麻醉,并预先准备好大小合适的导尿管,以备冲洗膀胱及尿道,术部进行常规剃毛。

手术过程。麻醉后将患病猫进行仰卧保定,整个腹部剃毛,碘伏反复消毒,酒精脱碘,放上创巾,在倒数第一对乳头向上切开3~5厘米创口,钝性分离脂肪,暴露腹肌,手术刀反挑式切开腹肌和腹膜,用手将膀胱轻轻牵拉出腹腔外,膀胱周围用纱布进行填铺,防止切开膀胱尿液流入腹腔,选择血管较少的地方,顺着膀胱肌纤维走向切开膀胱,清理膀胱内的结晶、结石和其他杂质,用温热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和尿道,确保无异物存在后缝合膀胱。若是从阴茎外无法导入的患病猫,可从膀胱内试着向外冲洗尿路,但是尿路再造手术后遗症较多,开口大小必须合适,若不合适,很容易复发,而且后期还需要悉心护理和仔细观察。

术后护理。术后5小时,可给患病猫饲喂少许营养膏,若半小时内不出现呕吐,可饲喂较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根据生化和血常规结果进行消炎输液,一般抗菌消炎5~7天。对于体质较弱无食欲的患病猫,可补充能量,生理盐水稀释肌苷、Vc、ATP和CoA静脉注射,连续使用3天。由于手术对膀胱机械损失较大,建议出院后口服优泌安帮助膀胱壁的修复,如果平时喝水不多的患病猫,同时口服优泌可,饲喂处方粮,若有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生来院治疗。

五、预防措施

引起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患病猫应选择不同的预防措施。对于公猫,主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饲养管理,对于饮用水应保证新鲜,可用饮水器喝水;对于猫砂要及时更换,保证大小便的干净;对于饲养环境要保持恒定,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而引起应激;对于日常饮食,避免饲喂单一的高蛋白食物,可以饲喂低镁、酸化尿液的处方粮;对于体型较胖的患病猫,必须加强运动,鼓励多饮用干净水,必要时可以在猫喜欢的地方多放几个水盆。

一旦发现有尿频、尿血等症状,要及时对患病猫进行就医检查,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六、小结

猫下泌尿道疾病是猫常见疾病之一,春、秋季节高发,以公猫常见。治疗该病,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对于没有发生阻塞的病例,可选择保守治疗,需要注意安置导尿管时不能强行插入,先用温热生理盐水将尿道顺通后再插入导尿管。对于在外无法安置导尿管或有尿路结石、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的病例,需要进行膀胱手术,应注意保证整个手术无菌操作,缝合膀胱后需保证无液体漏出后再闭合腹腔,术后做好消炎护理。条件允许的患病猫,可长期选择饲喂处方粮,加强运动,保证有充足新鲜干净饮水。

猜你喜欢

泌尿道导尿管尿路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一例公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诊疗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不憋尿可防泌尿道感染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武汉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