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隆化 精准脱贫高分答卷背后的故事
——全国畜牧总站扶贫纪实(二)

2021-12-14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隆化县总站肉牛

河北省隆化县地处农牧交错带,早在1978年就被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但茫茫深山使其交通闭塞,陈旧的养殖观念和技术使其农牧产业发展滞缓。根据2016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测算,全县有贫困村120个,贫困人口33495户6847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5580户45651人,低保贫困户17059户21916人,五保贫困户856户912人。

自结成帮扶对子以来,全国畜牧总站(以下简称“总站”)立足隆化县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肉牛产业为抓手,助力隆化县近7万贫困群众脱贫出列共奔小康。如今,隆化县与全国的贫困地区一同,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县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村民全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向国家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而这份答卷的背后,记录着总站与隆化县人民共同奋斗,攻坚克难的点点滴滴:接连选派挂职干部,协助隆化县争取项目资金,推进落实金融支持肉牛产业政策,举办专业人才技术培训,捐赠优秀牛冷冻精液,拍摄肉牛产业宣传片等等。一件一件、一桩一桩,每一分努力都寄托着总站对隆化县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殷切期盼。

一、以党组织建设凝聚人心

地处深山区,距离隆化县城80多公里的南兆营村,是总站结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也是站领导深深牵挂的地方。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想要推动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首先要建立起一支能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基层党员队伍,使其在脱贫工作中发挥好“火车头”的引领作用。

◎图 总站副站长杨劲松代表全国畜牧总站向南兆营村贫困户赠送养殖书籍

2019年,总站统筹安排党费113720元,用于帮扶南兆营村党员活动中心改造建设。村支部书记陈清山深情地说,“总站对南兆营村的改造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党建‘阵地’面貌,将我们村党员活动中心从全镇倒数一跃成为全镇前列,党员们的工作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站领导依旧挂念着隆化县产业发展及防疫工作的进行。5月,王宗礼站长带队赴隆化县指导当地畜牧生产,并与南兆营村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重要讲话精神。总站领导还走访了贫困户和老党员,为其送上慰问金,体现了总站党委的关怀。通过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其对群众的凝聚力、号召力,对工作的推动力、创新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与隆化县南兆营村党支部及党员代表们举行座谈交流时,王宗礼站长听到南兆营村中心小学门窗损坏,对孩子们的安全造成隐患后,安排协调资金用于校舍门窗的改造翻新。仅一个月后,原本破旧的门窗修葺一新,窗明几净的校舍成为了孩子们获得知识的乐园。这满分的行动力在南兆营村的村民们心中留下了“总站真正在为村民做实事、做好事”的坚实、可靠形象。

二、以挂职干部温暖人心

为加快隆化县特色畜牧业发展,确保帮扶举措落地落实,总站还选派田双喜、刘士杰两位同志先后赴隆化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切实解决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将总站与帮扶地区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于长水和刘井义家采用黄贮,质量较差,经济效益较低,而韩廷锋家直接饲喂干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收后不打包放置农田中风吹雨淋,质量堪忧。”这是田双喜同志在2019年3月总站领导带队赴隆化县湾沟门乡苇塘沟村调研肉牛养殖情况时汇报的内容。这三户中,尽管养牛时间最短的已有十余年,多的则有三十余年,但由于牛种质量差、防疫不过关、饲养水平低等原因,养殖效益堪忧。看着新购架子牛由于疫病而接连死去,养殖户的心在滴血,田双喜同样心如焦土。他积极联系专家团队入村入户,累计邀请20余位专家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内容涵盖饲养管理、品种改良、饲料配方、疫病防治等,为130余名养殖场户提供服务,有效解决了困扰广大养殖场户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把养殖技术带到养殖户家门口。

作为南兆营村最大的养牛户,2018年申万清家的270头母牛,共产犊150头,产犊率只有55%,另外几家小散户的母牛产犊率只有30%左右。而2019年春产下的60多头小牛犊,因为犊牛腹泻死了20多头,这可急坏了这位养殖大户,他第一时间向刚刚从总站到隆化县,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刘士杰同志求助。“刘县长,帮我们想想办法啊,死这么多牛,心疼啊!”刘士杰第一时间经总站联系到牛疫病防控领域的专家及一线技术人员,对接安排上门诊断、开药方,不但很快解决了申万清家犊牛的腹泻问题,还帮助多家养殖户解决了养殖技术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我们挂职扶贫通过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开展帮扶,推动当地发展。”总站的挂职扶贫干部坚持站在贫困群众的角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应群众之所需,切实解决他们的难题,得到当地群众深深的信任与爱戴。

三、以科学技术激励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用科学技术为产业发展赋能助力,是总站的拿手好戏。全国畜牧总站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目光聚焦于隆化县特色畜牧产业。总站副站长贠旭江在调研中指出“总站开启对口支持隆化县特色畜牧业扶贫行动,就是为了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总站的科学技术作为其发展的坚实支撑,加快隆化县特色畜牧业发展,扎实推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所谓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扶贫工作要做到精准定位,想要在贫困地区广泛普及科技养殖技术,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是必不可缺的。2016年,全国畜牧总站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出版社等单位为对口帮扶地区开设养殖书屋的活动在隆化县正式启动,旨在搭建国家畜牧业知识服务与培训平台,为新技术在基层的推广普及打好基础。2017年,总站组织中德专家赴隆化开展肉牛科学化饲养管理现场技术指导,协助其制定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肉牛高效养殖试验示范项目,推动全混合日粮技术在隆化县散养模式下应用推广。2018年,肉牛品种改良成为了新目标。总站向隆化县捐赠价值26.25万元的优秀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10500支,其中1000支为德国进口的优秀种公牛精液,为当地改良5000多头繁育母牛。2019年,在总站的帮助下,南兆营村一改贫困村的面貌,养殖示范村的模样也逐渐成形。2020年,总站联合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为隆化县郭家屯镇黄牛改良示范站捐赠生物显微镜、液氮罐等人工授精配套仪器设备,通过提升基层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加快了隆化县肉牛品种改良进程,增强了当地农户对畜牧产业脱贫的信心,助力隆化县跑赢脱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也是在这一年,隆化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39%,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有着现代化产业技术的支撑,隆化县肉牛养殖产业飞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县全年肉牛存栏量达48.3万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肉牛养殖基地。总站协助农业农村部推进的“险资直投助力扶贫产业发展”项目列入全省产业扶贫典型。好的脱贫产业是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坚实基础,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脱贫成效最直观的体现。据统计,隆化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8610元、10239元,较2016年分别上涨28.43%、41.89%。总站的帮扶工作增强了当地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着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总站扶贫人同样满心欢喜。

猜你喜欢

隆化县总站肉牛
省蚕业管理总站组织召开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守初心 担使命——河北省隆化县人大常委会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肉牛口炎咋防治
在依法履职中守初心担使命——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八达营蒙古族乡人大履职掠影
省植保植检总站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河北省隆化县小汤头沟矿区钼矿地质成矿特征
太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