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我的荣耀之用爱浇筑融合儿童的未来

2021-12-13吴凤姣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自闭症

吴凤姣

摘要:自闭症,这陌生又遥远的词汇让他们一家手足无措。患自闭症的因素有很多,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先天的、后天都是形成的原因。连科学家都无法破解自闭症的谜题。宸宸两周岁七个月的时候,妈妈就每天带着他风雨无阻地往市里跑,一训练就是一上午。康复中心的训练是从动作发展开始的:拍球、走平衡木、爬行、串珠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的必要训练。小班期间,宸宸就已经动作发展地很协调了,拍球、爬行、奔跑、走平衡梯都不在話下。精细动作还训练了画圈、描螺旋线、画直线等等。

关键词:自闭症;融合儿童;家园结合

每一位被发现的融合小天使,背后都有一位极其伟大的妈妈。

2016年7月,一位男婴呱呱坠地,一家人喜笑颜开,沉浸在新生的喜悦中,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宸宸妈妈是一位在公司任职的文员,她对儿子的到来又欣喜又宠溺。

一、问题在于发现,还在于敢于直面问题,提出问题。

就这样,在欢乐幸福的氛围中过了两年,宸宸两周岁了。细心的妈妈慢慢地在儿子身上发现了一些问题:1、一般孩子在一周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牙牙学语了,可是宸宸却非常安静,到两岁了都不会喊“妈妈”“爸爸”,更不用说其它;2、每次喊“宸宸、宸宸……”的时候,宸宸从来都不回应家人;3、每次摔跤了、撞了、磕了,哪怕是伤得流血了,宸宸总是一声不吭,还会咧着嘴笑,仿似没有什么疼痛感;4、宸宸在外出游玩时,经常会走丢,大人在前面走的时候他不跟着走,一转眼就不见了,不得不一直攥在手里。

家里的其他人都不以为然,觉得宸宸只是内向、倔强甚至老人还夸赞孩子勇敢坚强。说不出的疑问一直萦绕在宸宸妈的心里,她有些着急,为什么儿子到两岁了还不说话,为什么孩子受伤了总是笑着,为什么我喊他,他总是不理我……

一切在宸宸两周岁4个月时有了新的发展。这一天宸宸妈的阿姨得空来家里吃饭,她是一名医生,是一名心理科的医生。家里人追着宸宸吃饭、追着他玩等画面她看在眼里,家里人话里话外讲着宸宸“有趣”的事情,她听在耳里。她单独拉着宸宸妈到一边,委婉地跟她讲了很多她在医院遇见过的一些融合儿童的事例。就在当晚,阿姨的话语让宸宸妈久久不得入眠,她觉得她的儿子确实存在很多与阿姨说的一样的症状,她开始怀疑正因为这些与众不同,他的儿子是否也是这类孩子,她不敢想象、不敢相信。

二、正视问题,怀着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

1、积极的训练,寻求科学地方式陪伴成长

宸宸两周岁七个月的时候,妈妈就每天带着他风雨无阻地往市里跑,一训练就是一上午。康复中心的训练是从动作发展开始的:拍球、走平衡木、爬行、串珠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的必要训练。小班期间,宸宸就已经动作发展地很协调了,拍球、爬行、奔跑、走平衡梯都不在话下。精细动作还训练了画圈、描螺旋线、画直线等等。每个月经过训练之后还要进行短期评测,确实是有用的,宸宸在运动项目上表现得十分活跃,而且经过训练,孩子变得开朗很多,有时候情绪也能得到释放。

2、家园结合,助力语言交流,发展社交能力

在宸宸要上小班之前,宸宸妈特意与我们老师单独联系,她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很特别,老师们,麻烦你们特别关注,要辛苦你们了。从那时起,我们的眼界被打开了,这个孩子突然来到了我们的世界,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提醒着我们对于自闭症这种未知领域要理解、要观察并且学会解读。

刚入园时,宸宸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十足一个好奇宝宝,他全然不知道上学是什么,他的小板凳常常没有用武之地,小脚在新鲜的环境中总是停不下来,小手喜欢去触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本应该在这个年龄段出现的幼儿分离焦虑在他脸上完全是天真无邪的写照,连跟妈妈挥手告别都顾不上。同样的症状出现了,躲避的眼神,停不下来的步伐,不和人交流,不吃饭,不睡觉……老师一遍一遍耐心地跟他说话,告诉他什么事情该做,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等等。

据说每一个融合小天使心里都有一双翅膀,它们有自己飞行的方向,所以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中常常会出现倔强、难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他们有他们的执着,一片净土,任何人都无法触及,一旦改变他们的熟悉的习惯,他们又将在自闭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有一次放学时候,妈妈来接他,看到他在玩玩具还没有想回家的意思,就顺手先帮他把水杯拿在手里,这在平常人看来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就在此时,宸宸突然疯狂地大哭大叫,哭到瘫在地上,他妈妈见他情绪失控便去扶他起来,可是宸宸瘫着哭叫就是不起来,老师见状赶忙上去帮忙搀扶,但是宸宸情绪爆发出来,抱手抱脚都没有用,后来妈妈打了电话给他爸爸,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劝解和拉扯,宸宸才愿意被爸爸扛在肩膀上带走。那是我们老师第一次经历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失控。在后来的聊天中,妈妈说那次情绪失控可能是因为她拿了宸宸的杯子,宸宸想自己拿杯子,结果妈妈帮他拿了,他就开始发泄自己的情绪了,不过在宸宸妈看来已经有很多进步了,在家里有时候情绪失控起来半天才能缓过来。

后来幼儿园建立了融合教育室,引进了许多感统训练的器材,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宸宸那么开心,走进融合教育室的时候,他什么都想玩,什么也都会玩。但是真正让他一直玩着的是穿珠珠,可能这段时间机构里正是训练的这个项目。但是我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孩子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提高。在跟他交流的时候,他还是眼神闪躲、呆滞地看向别处,不回答我们的问题。有一次我看见端小板凳时,旁边的小朋友挤过来板凳夹到了宸宸的手指,都夹得红肿了,他依然不作声响,也不移开,等拿出来时还冲着我笑呢。在玩游戏时,他一直连续很多天盯着同一个玩具玩,有时候其他小朋友加入他的游戏一起玩时,他丝毫不看他人一眼,能安静地玩一上午,跟小朋友一句话也不说,如果有人先拿了那个玩具,他就默默地呆坐在那里不作声。于是我跟他妈妈交流了这个情况。宸宸妈也一直在关注着宸宸这个与人交流的问题,她甚至在考虑换一个训练机构,让孩子往社交方面提高语言交流能力,我也非常支持他。我一直将宸宸安排在活泼好“语”的小朋友身边一起坐一起玩,渐渐地,他学会了喊小朋友的名字,早晨入园能自主和老师打招呼,还会告诉别人,谁欺负谁了,谁画了什么。

如今中班了,宸宸在一年内的变化有目共睹,半天在幼儿园,半天在康复中心的生活一直在继续着。宸宸妈跟我的联系从来不间断,她每次都和我交流孩子在康复中心训练的内容和在家学习的东西,我也会跟她说说宸宸在幼儿园让我们看到的惊喜进步。

我尤为深刻地记得宸宸妈在小班入园时跟我说过的一段话:我对我儿子没有什么大的梦想,考大学变人才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只希望他能学会识字,学一个本领,能够正常踏入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

我觉得,宸宸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坚韧又理智的母亲,也有一群爱他理解他的家人。现在的他,可能还会为情绪所困,有时会行为失常,但他在努力地适应着集体生活,老师们理解他的行为,一直在帮助他成长,并且他认识了很多小伙伴,虽然没有太多的交流,小朋友们愿意还时常叫他一起玩。有了这么多人爱的陪伴,相信在往后的成长中,宸宸会越来越好。

(本文用叙事手法以幼儿成长的时间轴为轨迹阐述一位自闭症儿童家园共育的真实故事,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猜你喜欢

自闭症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给予自闭症儿童平等“成人”的机会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角落里的“星星的孩子”
救助自闭症患者
狗狗帮助小男孩治疗自闭症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孕妇发热会引起儿童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