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特征 明事理 巧表达

2021-12-13田素霞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说明文文体

田素霞

【写作指引】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要把一个或一类事物说清楚,首先要抓住其特征。通过学习一系列的说明文,大家已经初步认识到说明文的目的,一般是让人们了解事物特征、明白事理,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写作引航】

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了《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梦回繁华》《蝉》四篇说明性文章,本单元写作侧重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说明文写作重要要求。本次的话题就围绕着单元写作要求展开,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提出相关问题,踊跃表达自我看法,以期能为今后的说明文写作助力。

生:学习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收獲还是很大的,也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有了更多了解。相对叙述类的文章,平时我们读过的说明文要少一些,作文选择该类文体就更少了。

师:记叙文以叙述为主,重在形象感人,真情动人;议论文以论述为主,重在阐明主张,批驳谬误;说明文以说明为主,重在客观介绍,传播知识。平时,我们经常接触的各类说明书就属于说明文,一般科技读物大多是说明文,政治读物、文艺读物也有不少是说明文。说明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文体,了解和掌握该类文体的写作是很有必要的。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说明文所占比例就很大,可以看出对“实用性”这一类文体的重视。

生:既不像记叙文那样记述身边的人或事,也不像议论文那样对所触及的人或事发表看法,说明文在平时作文中单独训练不多,“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应怎样理解?有哪些具体要求?

师:是的,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这就决定了它无论表达方式还是思维形式,都不同于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是与记叙文、议论文并列的一种文体,由于平时写作训练缺乏重视与强化,在心理上大家似乎与该文体有一定的“隔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使是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说明事物一定要抓住它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它是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作解说和阐释的,明确说明对象的独特之处,在说明中突显出对象特征,才能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深刻的了解。

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是写好说文明的前提,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从亭台轩榭、花草树木、门窗雕刻等方面进行介绍,突显出苏州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的鲜明特征,让人深刻感受到作为各地园林标本的苏州园林独具特色的构筑匠心。

师:说得很好。写说明文首先要细致观察、深入研究说明对象,找出并把握说明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之处,从而在说明中突显出事物的特征。一般来说,解说事物主要是介绍事物的性状、特点、构造、功能和用途等;阐释事理就是把事物的概念、特征、来源、种类、变化等内容讲述清楚。当然,明了事物特征,一要慧眼观察,善于辨别;二要学会比较,找出差异;三要区分主次,明确重点。特征在不同事物中得以呈现,尤其应关注不同说明对象的要求,比如写某个动物可抓住其形状、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写某种植物可抓住其长势、生长环境和用途价值等,写某类器具可抓住其功能、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等。

生:老师,我明白了,抓事物的特征首先要考量说明对象的特点。比如写某处园林风景,就像《苏州园林》那样,可以抓住亭台楼阁的布局、假山池沼的搭配、花草树木的装饰,以及远景、近景的映衬等特征。

师:很好,你所说的正是园林风景的特征体现。不过,这些方面可以说是从大处着眼,有时还需要在细节方面多考量。比如园林风景中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和角落的图画美等,这些往往更是事物特征的突出表现。还要给同学们强调一点,以上我们所谈都侧重在事物的外在特征,要做到有深度、有趣味的解说事物,还需关注事物的内在特征。比如历史内涵、文化意义等,这些需要我们通过收集相关材料来分析。

生:写说明文先要把说明对象的特征理一理,做到事物特征鲜明才能把文章写好。那么,使事物特征在写作中得以突显,在行文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是有哪些写作手法呢?

师:问题提得很好!这就叫“得寸进尺”,我们接着往下聊。

生:老师,我知道。说明中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能够突显事物的特征。如《梦回繁华》中,“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正店七十二户”,这些具体数字突显出巨幅长卷《清明上河图》人物复杂、场景繁多的特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说明充满了生动形象性,而且突显出画作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师:说得太好了!教材就是典范,我们应当学会借鉴教材中的写作手法,做到活学活用。把特征说清楚,把事理说透彻,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单元四篇文章涉及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突显事物特征的作用,希望大家认真分析品味。说明文写作要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至于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事物特征和写作意图来灵活运用。

生:老师,我很喜欢法布尔的《蝉》。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说是“门外的统治者”“可怜的母亲”“黑暗中的苦工”,写“沐浴阳光和空气”“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等,这种手法不仅突显出写作对象的特征,而且生动细腻,能够引发情感共鸣。

师:法布尔的《蝉》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这类文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知识性中强化了文学性,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类说明文。你所说的正是我想给同学们强调的,说明文既能突显事物特征,又能增加趣味性和文章内涵,有三条途径可谓便捷实效。

一是运用修辞。像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都可以达到突显或强化事物特征的效果,而且还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使语言表达散发文采。

二是善于比较。即拿另一事物与说明事物比对,以突显说明事物的特点。有比较才有鉴别,无论正面衬托还是反面对比,都能达到使说明对象特征更鲜明的目的。

三是恰当引用。恰当引用相关资料,不仅有利于彰显事物特征,而且增添了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给人以历史文化的美感,可谓一石二鸟。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是说明文写作的重要要求,要写好说明文还有言之有序、详略得当、语言准确等要求,只要抓住这些要求,写出一篇说明文就不是什么难事。

【佳作展示】

我的另一个“家”

张立国

学校是我家,大家都爱它。我的学校十分美丽,这里环境优美、布局紧凑、文化气氛浓厚。每天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我感到惬意极了。

每天步入学校的南大门,就能看见笔直的水泥路两侧各自立着一个大橱窗,东边的张贴着学生的光荣榜,西边的则用来发布通知。

沿着水泥路往里走,两座三层建筑映入眼帘。东侧是综合楼,西侧是一号教学楼。综合楼一楼内设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音乐教室。其中,音乐教室是我们的天堂。每次上音乐课,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动听的音符从我们的指缝间流了出来,叮叮咚咚,如小溪一般在我们的心中回荡。二三楼内设图书室、阅览室和微机室。微机室有60多台电脑,上微机课时,同学们都很投入。很多同学已经学会了网页制作、电脑绘画,有的还学会了做动画!一号教学楼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是初一年级16个班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不仅有网络电脑,而且还有34寸高清晰大彩电,每节课我们都可以在多媒體网络中轻松学习。

继续向前走,便看到了几柱喷泉。喷水池呈圆形,直径约6米,深 1米,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内水渠喷水。喷泉四周被草坪围绕着,草坪里还有娇艳的小花,墨绿的松柏,刚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地灯,傍晚时分,便有彩带一般的灯光围绕着草坪。

由喷水池再向北,西侧是二号教学楼了。这是初二、初三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的地方!楼顶上镌刻着“勤奋”“求实”“开拓”“创新”八个红色大字,这是用来勉励同学们的。与二号教学楼一路之隔的是教师办公楼。这两座建筑每层之间由一座天桥连接起来,平稳坚实,给学校增添了许多风采。

再继续向北,便是宽阔的塑胶操场。场上有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穿过跑道,走进操场,可以感觉操场的地面是有些弹性的。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侧是长长的看台。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我非常喜欢它!

名师微点评:

这篇说明文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清楚地写出了学校的结构布局,整篇文章的层次清晰明了。文章既突显了说明对象特征,也展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情感度。行文中,小作者像一名导游,引领我们在校园里漫步。

【妙笔生花】

请你把自己熟悉的一座名山,或一个景观,或一组建筑,或一处园林,或其他值得人们了解的风景,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要求:1.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2.恰当选用说明方法,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3.题目自拟;4.字数不少于600。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说明文文体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说明文阅读专练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使用说明方法的三个层次
另类文体巧谋篇
寻踪美感 落足眷意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