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13滕凤仙

科技资讯 2021年27期
关键词:问卷动作信息化

摘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结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高校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运动成绩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探讨新环境下的教学改革路径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融合已是未来大学体育改革的趋势,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经过18周的教学实验,发现融合了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体育课堂的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和创编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班级。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807.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9(c)-0000-00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Means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TENG Fengxi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anjiang NormalUniversity,Shiyan,HubeiProvince, 442000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eaching experi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teaching tools on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performance, aiming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path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the future trend of college sports reform,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one of the basic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ust have, after 18 weeks of teaching experiment, foun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ools sports skill class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choreographing capability is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

Key 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Competence-based

在信息技术发展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围绕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改革。在 2018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指导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已开启了高速发展新阶段,当前的重要目标是要继续加强信息化和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1]。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进行了重构,学生成为课堂的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与团队协作等能力[2]。大学体育作为以身体教育为主的一门课程,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近年来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的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关于互联网与体育相关的研究最早在1996年,随着国发[2014]46号、教技[2018]6号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从2014年掀起了我国关于体育信息化研究的热潮,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体育的各个领域,从发文量来看,该领域受到关注最多的是体育产业、体育赛事和体育教学[3]。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模式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过程评价,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4]。体育慕课的构建,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时空、人数限制,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5]。当前我国高校大学关于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主要包括共享模式、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学生的信息素养等方面[6]。尹彦等研究者发现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体育课程的翻转课堂,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有明显提高[7]。

当代大学生从小接触信息化电子产品,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作为信息“原住民”,他们探索信息和接受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较强。在疫情期间,各高校选择不同的平台,比如:学习通、腾讯会议、在线MOOC、抖音直播等形式,让学生开展居家体育学习与锻炼,这种信息化教学方式保证了特殊情况下体育学习的不中断,学生学习的总体满意度较高[8]。胡德刚等研究者通过对我国47所高校的体育教学进行调研,发现完全依赖于直播的体育教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让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体育学习效果最优[9]。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互联网的优质丰富资源和高效便捷的获取途径,构建O2O的混合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锻炼兴趣和锻炼积极性有着促进作用。同时,身处信息化时代,具备信息素养能力,能够查找、获取和利用信息工具是当代大學生的基本能力,也是其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前提[10]。现如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的提升是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体育运动是促进个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只有让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保障其健康生活。在我国,青少年学习运动技能的主要场所还是学校,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提高,改革体育教学,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特点研究体育教学信息化的融合途径与趋势,对优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从汉江师范学院大二学生中随机选取两个健美操教学班,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两个班级学生均为40名女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信息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informatization”“college sports”“the curriculum reform”等关键词查找相关的期刊、报纸、图书,查找关于信息化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实验需要,设计《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锻炼态度、锻炼方式、锻炼频率等内容进行调查。

(1)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检验问卷的有效性,通过对7位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发放问卷测评问卷的效度,并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问卷的修改,形成最终问卷。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见表1),该研究中设计的问卷结构合理有效。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在教学实验之外,还对学生的锻炼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发放在线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教学实验法

为确定究竟采取何种网络资源或互联网教学方式融入体育教学中,在实验前在其他班级中开展了班级座谈会,通过沟通和调查,最终选取了以QQ作为信息化辅助教学工具,进行动作视频、音乐的发布,在线交流答疑等活动。在实验前,对各班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导出上一学期体质测试成绩分析两组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差异(见表2),通过在第一周课前进行健美操组合动作测评来分析两组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差异(见表3)。通过对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发现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基本和专项运动能力上没有明显差异。

实验持续时间18周,每周1次,每次90min。在教学实验中,为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基本相同,由相同的任课教师按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对两个班级开展教学。对照组按教学大纲进行常规的大众健美操教学,主要教学内容为大众健美操3级和简单健美操组合动作创编,授课方式以面授为主。实验组的教学内容同对照组,只是在教学中增加信息化教学工具,通过QQ群在课前、课后发布教学视频和音乐,布置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开展在线交流答疑等活动(见表4)。期末的技术动作测试由体操教研室的两名教师共同评定,两个班级所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一致,主要是讲解法、示范法等方法。

1.2.4 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18周教学实验之后的测试成绩录入系统,通过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对象课余锻炼方式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学生发放体育锻炼情况调查问卷,发现调查的学生中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同学不到10%,基本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同学超过65%。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体育课堂是他们在校期间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途径。通过调查,还发现多数同学曾经尝试或体验通过互联网进行体育锻炼,不少同学对该种锻炼方式充满兴趣,他们认为通过运动App、线上课程、慕课等方式进行体育学习形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练习时间相对自由等特点。他们认为通过互联网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可以学到新的运动技能和知识,对其锻炼态度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由于空间的局限,线上教学为体育教学的延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视角,但也应注意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在线教学和理论教学不能完全替代身体教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仍要以线下学习为主[11]。但从另一方面,在此期间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得到突显[12],“健康第一”不在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关乎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更应抓住此次契机,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和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设计进行混合式教学,即能弥补了线下教学受场地、器材、天气、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又发挥了互联网资源多元化与便捷灵活的优势。除了MOOC以外,多数学生通过运动类App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对运动数据的记录,既满足了大学生的运动需求,又满足其社交诉求[13],这种新型锻炼方式让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变得充实和有趣。

2.2规定教学内容测试成绩比较

在18周教學实验之后,由体操教研室派出两名健美操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大众健美操3级动作的技术考核,按照相同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评。测评教师主要从表现力、技术的正确性、技术的协调性,连接动作的流畅性和节奏感这5个维度进行评分。由表5可知,两组学生的规定教学内容上的成绩存在差异,同时,在教学中融入了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实验组的平均成绩要优于常规教学组。

视频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与教学重难点更加了解,同时影音资料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14]。教师通过课前课后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学习视频,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预习和复习健美操动作。常规的大学体育课程一周只有一次,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并不多,同时由于授课班人数多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并未将动作细节和重点较好地掌握。给学生提供信息化教学资源后,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他们可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反复观看和练习,能更好地掌握健美操组合的技术动作。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将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2.3 动作创编部分测试成绩比较

评分教师对两组学生的健美操动作创编进行打分,主要从创编合理性、带操动作规范性、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考评。通过对两组学生的动作创编成绩进行分析(见表6),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存在差异性,实验组在该项的平均分更高。

在进行新版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之后,在成套动作教学外增加了动作创编模块,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在造型、简单动作组合的创编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堂中学过的健美操基本技术的掌握,对于教师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更加明了和理解,在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探讨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能力本位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职业教育,后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15]。在能力本位导向下,学生通过分组完成造型、动作的创编,在与同伴沟通交流中有效地促进了其团队合作能力。同时,通过动作创编模块为学生搭建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教师只分派学习任务而不给学生提供相应资源,学生会在学习中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资料的查找和甄别,练习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教师通过信息化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资源和予以在线指导,为学生节省了大量时间,方便他们能更清楚教学的重点,在动作创编环节的完成质量就更好。

3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大学体育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课程改革发展内在需要的。信息素养是未来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过信息化工具进行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有助于其运动兴趣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学习与锻炼方式,形式新颖资源丰富,打破学习时空界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融入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工具的健美操教学,对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创新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信息技术可作为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要助力,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该课题实验中仅通过网络平台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仍属于较浅层次的体育教学与信心技术的融合。有条件的高校可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搭建网络学习等云平台,积极构建校本在线课程。高校体育教师作为课程组织实施者,不仅要加强运动技术的提高,还要加强教学理念转变,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为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可借助互联网将课堂与课外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做到随时可练可学。

参考文献

[1] 任友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6):27-28,60.

[2]刘军.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0):14-19.

[3]田烈,周浩,譚博.我国体育信息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7):184-189.

[4]王继新,左明章,郑旭东.信息化教育:理念、环境、资源与应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62.

[5] 陈传浈,周威.体育“慕课”(Moocs)的应用与前景[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3):132-136.

[6]刘永强.大学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区域推进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3):111-115.

[7]尹彦,郭爱民,张旭,郑茗芥.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健美课程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2.

[8]陈志山,陈明海,佟楠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锻炼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20(2):23-24.

[9]胡德刚,宗波波,王宝森,张吾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行为与促进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6):80-86.

[10]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13(8):21-29,95.

[11]孙科,郇昌店,任慧涛,闫士展,纪成龙,张震,王永顺.危机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国体育叙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5):1-15,46.

[12]季浏.居家抗疫正是强化健康教育的良机[N].中国教育报,2020-04-18(4).

[13]叶木华.运动类APP:运动新模式对大学生健康运动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6(5):162-165.

[14]朱利.视频技术手段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9-120,128.

[15]黄福涛.能力本位教育的历史与比较研究——理念、制度与课程[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7-32.

基金项目:2016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GB191);汉江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036);汉江师范学院校级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J2020017)。

作者简介:滕凤仙(1985—),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健美操、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6921

猜你喜欢

问卷动作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下一个动作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