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21-12-13朱秀征徐自恒毕会涛李喜梅郭二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康养河南省森林

朱秀征,徐自恒,毕会涛,李喜梅,何 静,郭二艳,李 志

(1.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450002;2.中原地区森林资源培育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0)

森林康养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兴朝阳产业[1],它是以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森林的保健养生功效,以森林为载体,将旅游与医疗休闲养生相结合的新兴旅游形式[2,3]。彭舜磊等[4]认为森林质量和森林生态服务能力是制约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要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和资金支持力度。罗颖等[5]指出了河南省森林经营中存在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总体不高,平原林区树种较单一和林业部门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科学经营和增强科技创新等发展对策。同时河南省森林旅游发展还存在法律地位不高、管理力度缺乏和开发建设缓慢等问题,应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和加快建设步伐[6]。郭利华等[7]通过分析河南省的森林面积、覆盖率和蓄积情况,发现与全国和世界相比,河南省森林资源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近年来,为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河南省人民政府编制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规划完成后,将大幅度改善河南省的生态环境,增强林产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和经济效益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也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SWO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商学院安德鲁斯于1971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将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及其所处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4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考虑,并制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匹配发展战略的一种分析方法[8,9],该方法最初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中,后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科学研究及企业决策的有效工具。内乡县宝天曼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河南省西南部,内乡县北部山区夏馆镇、七里坪乡行政区划内,总面积9 304 hm2,森林蓄积量131.7万m3,森林覆盖率99.8%,是河南省最优质的森林资源,并且于2018年10月2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论坛暨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将其确定为第四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但是,如何促进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等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河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学界尚未开展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内在优势与劣势、外在机遇与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及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森林浴”是森林康养的原始形态,经过慢慢地发展完善形成了森林康养,它首先是从德国发展起来,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受到了公众的广泛欢迎,后来在美国、日本、韩国及荷兰等发达国家逐渐盛行,不断发展并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8]。19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在德国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立,是森林康养发展的起点,20世纪80年代,德国将森林康养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公务员强制进行森林医疗,现如今,德国已经有350处森林疗法基地,森林康养发展迅速[10],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开发模式和产品[11];日本的森林疗法起步较早,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认证评价体系;韩国的森林康养产业也已经相对成熟,创建了不同形式的康养基地。

中国对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森林康养旅游能促进林业经济转型,已经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12]。2016年5月6日,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并且于同年10月21日召开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将河南省南阳市宝天曼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河南省西峡县二郎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和河南省南召县伏牛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等15家单位确定为第四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019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森林康养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并提出到2022年要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设1 200处,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中国各地政府都在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引入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推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促进森林康养旅游业的发展。

2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河南省横跨中国除珠江水系、辽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之外的4大水系,境内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水量充沛,为森林的茁壮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5.7℃,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森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景观俊秀,植被茂盛。截至2019年底,拥有6项世界文化遗产,30个自然保护区,121个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24.94%[13]。其中内乡县宝天曼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97.3%,汇集和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区内共有2 911种植物及变种,隶属256科、1 054属,占河南植物总数的73%,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其中大果青杄、银鹊树在河南省其他地区尚无分布,是河南省珍稀植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果树110余种、野生花卉436种、野菜类植物173种、药用植物1 055种,是河南省乃至中国的动植物基因库[14]。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1.2 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四通八达,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区位优势,有中国密度第一的高速公路网、中国高等级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米字形高铁网络、国际化机场、连通世界的中欧班列以及首创跨境电商保税通关模式等,进一步扩大了河南省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图1)[15]。内乡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地处伏牛山腹地,西北与嵩县相连,东北与鲁山接壤,西南毗邻内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3°27′—33°32′,东经111°55′—112°02′,总面积86.4 km2。二广高速207国道、河南省道231、河南省道333、河南省道331均可以直通景区,从北、东、南3个方向都可进入,距南阳市机场128 km,交通十分便利[1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为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图1 河南省交通分布

2.1.3 广阔的市场需求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大省,截至到2019年末,全省总人口为10 952万人,常住人口9 640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 076万人,占比达11.16%[13],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养的诉求日益增加,更加愿意到森林中去进行康养旅游,河南省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为国内外游客来河南省进行森林康养旅游提供了可进入性。2018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86亿人,比上年增长18.2%;旅游总收入8 12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16]。此外,游客对森林旅游满意度较高且55%的旅客会选择重游[17]。据统计,2016年河南省林业旅游康养人数已经达到了1.2亿人,且森林康养旅游业发展产业呈现良好态势,有森林康养需求的人数还在持续上升[18]。

2.2 劣势

2.2.1 发展定位不准确,康养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滞后旅游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运用科学技术手段[19]。但是,目前河南省内自然旅游景区主要以观光型为主,总体规划与开发建设相对滞后,功能定位不准确,功能分区不明确,景区康养个性特色不够突出,产品雷同,森林康养项目缺失,开发缺乏广度和深度内涵,康养形象不突出,未能形成品牌。

2.2.2 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一方面,河南省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山区,部分林区地理位置偏僻,可进入性差,专项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滞后,虽然森林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但森林景区景点、森林康养项目数量和种类增长较为缓慢且不能满足游客对康养的基本需求[20]。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旅游者对森林康养旅游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对深层次的内涵还不够了解,政府和媒体也缺乏舆论引导,宣传力度不够[21]。

2.2.3 缺乏专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不完善一方面,森林康养旅游是旅游业与森林康养相融合的复合产业,需要既懂旅游管理又懂林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原有林场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较低,无法适应当前康养旅游发展的需要。虽然河南省各个地级市都有开设旅游专业院校,但是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图2)[22],加之,一些林场位置偏,条件差,多数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致使一些林业专业人才外流。另一方面,森林康养旅游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管理,其应注重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及服务,但宝天曼康养基地还存在服务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服务意识淡薄,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这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很大[23]。

图2 河南省开设旅游专业院校分布

2.3 机遇

2.3.1 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十三五”以来,河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决胜全面小康,据201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

2.4万元[13],人们愿意花费一定的收入在旅游上,对旅游的诉求日益增多。另外,随着生活压力增大,人们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而“健康中国2030”提出了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在其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康养旅游,而森林康养旅游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绿色、舒适旅游方式的理念,发展前景广阔[14]。

2.3.2 政府重视,政策扶持森林康养旅游作为中国的新兴朝阳产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河南省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各种政策,提出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推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并以此推动绿色扶贫。此外,河南省政府加大了对森林建设的资金投入来完善森林景区交通和森林康养服务设施,提高了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环境保护力度,为河南省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河南省已经有15家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并且许昌市鄢陵县还获得“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的称号[24]。

2.4 威胁

2.4.1 与其他省市的竞争由于国家政策对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高度扶持,其他省市也在响应国家号召,依托自身便利条件,特别是丰富的森林资源(表1)[25],来推进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湖南省雪峰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累计投入了资金近5亿元,创建森林康养基地6个,开辟森林康养场园5处,兴办森林康养馆所3座,可接纳游客1 000余人[26];四川省政府积极进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索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模式并形成了攀枝花康养旅游模式[2];除此之外,江西、黑龙江、贵州、辽宁等省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些都对河南省的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造成了影响。

表1 河南省与其他省份森林资源的比较

2.4.2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作为旅游业的新生业态,森林康养旅游涉及到林业、旅游业、医疗、环保、卫生、教育等多个行业与部门,涉及多个经营管理建设主体,需要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而河南省的森林康养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秩序,易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经营管理不完善、无序竞争、经济波动较大和效益低下等现象。

2.4.3 开发利用过程中破坏环境资源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意识到产业发展对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与不利影响。在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对原有森林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还有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森林资源的破坏则会导致河南省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风沙、雾霾、干热风等发生次数的增多,对林业环境影响较大(表2)[27]。

表2 河南省自然生态灾害发生次数情况

3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策略

结合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扭转型策略(W-O)、增长型策略(S-O)、多元发展型策略(S-T)和防御型策略(W-T)。其中,扭转型策略(W-O)是指利用外部机遇克服内部劣势的发展策略;增长型策略(S-O)是通过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的有机结合,促使自身优势最大化的一种有效策略;多元发展型策略(S-T)是指通过发展自身优势,削减外部威胁的一种发展策略;而防御型策略(W-T)是指既要克服自身发展劣势,又要规避外部威胁的一种发展策略。

3.1 扭转型策略(W-O)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另外近年来政府也出台新的政策来鼓励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河南省各地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种类准确定位要发展的森林康养旅游品牌,打造多种与众不同的森林康养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康养需求,形成品牌特色,提高知名度。除此之外,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缺少专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各地应在更多相关学校开设森林旅游专业,加强学校与国内外组织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康养医疗设备以及森林康养师、森林体验师等专业性人才,为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3.2 增长型策略(S-O)

河南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助这些优势,各地政府和机构应多渠道宣传森林康养知识,提高大众对森林康养旅游的深度理解,激发人们进行森林康养旅游的兴趣。同时,宣传的过程中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在通过线下宣传的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推送森林康养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康养旅游,积极与携程网、去哪儿网和途牛旅游网等各种旅游网站合作,进行网上营销,打造属于自己的智慧旅游营销体系。

3.3 多元发展型策略(S-T)

虽然河南省森林资源各个方面与其他省市相比较并没有占太多的优势,但是河南省本身属于人口大省,市场需求相对也比其他省市多。因此,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在当地现有的森林康养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加强森林旅游与健康养生的结合,开发更多类型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4 防御型策略(W-T)

尽管国家近年来已经推出了各种政策法规来规范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河南省的政策法规还相对较少,各地应该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要注意森林资源的保护,所有活动都应该在不破坏环境资源的前提下进行。除此之外,由于河南省相邻的省市较多,在与其相互竞争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各地的交流合作,使河南省的森林康养产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4 小结

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众多的森林旅游资源,且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应在不破坏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更多的森林康养基地,树立具有河南省特色的森林康养旅游品牌。为促进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优化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基础设施,完善森林康养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专业化和多层次人才,为旅游者提供更丰富的康养旅游体验。

猜你喜欢

康养河南省森林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