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宜湖北种植的荃优系列优质中稻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2021-12-13李春凤徐正猛史方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生态区中稻稻瘟病

许 晖,李春凤,徐正猛,史方春,谢 磊

(1.荆州农业科学院,湖北 荆州434010;2.太湖港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 荆州434026)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国家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育种家们能够选育出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水稻良种,因此,有必要对新审定品种的品质、产量、抗性等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和总结[1]。目前,荃优组合(以荃9311A为母本的杂交组合)通过国家、省各级审定的品种较多,生产上使用的也较多,推广应用面积较大[2],说明目前荃优系列品种在市场上是受欢迎的。本研究以农业农村部和各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为基础,对2020年通过审定的适宜湖北省生态区(武陵山区除外)作一季中稻种植的荃优系列优质水稻品种的基本性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水稻新品种选育和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建立的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数据库(http://www.ricedata.cn/variety/)[3]。

1.2 分析方法

在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数据库(http://www.ricedata.cn/variety/)上对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审定的荃优系列优质水稻品种进行查询,分析了各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稻米主要品质指标参照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和各省的省标,将主要品质指标达3级以上(含3级)标准的品种称为优质品种。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审定基本情况

通过查询,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审定适宜湖北省生态区(武陵山区除外)作一季中稻种植的荃优系列优质水稻品种共计12个,其中,国审品种8个,湖北省审定品种4个,选育单位主要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洁田模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华占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科为农作物研究所、广州市金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以企业参与选育的品种为主,详见表1。

表1 2020年通过国家和各省审定适宜湖北省生态区种植的荃优系列优质水稻品种

2.2 荃优系列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表现

由表2可以看出,荃优系列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在117.7~138.3 d,平均值为130.6 d,既有长生育期的,也有短生育期的,可以满足湖北生态区(武陵山区除外)作一季中稻、再生稻、虾稻等不同需求,其中,荃优303、荃优鄂晶丝苗、荃优洁田一号、荃优锦禾、荃优1606、荃优982、荃优全赢丝苗、荃优280、荃优软占全生育期在130 d以上,可作一季中稻,荃优169、荃优607全生育期在120~130 d,可作再生稻,荃优071全生育期低于120 d,可作虾稻;与对照丰两优四号比较,各品种株高在115.3~133.8 cm,平均值为123.9 cm,株高适中;穗长在23.8~26.5 cm,平均值为25.8 cm,穗长较大,每穗总粒数在170.8~204.6粒,平均值为193.9粒,总粒数较多,粒长和粒数说明荃优系列品种穗大粒多;每公顷有效穗数在220.5万~310.5万穗,平均值为250.9万穗,有效穗数表现一般;结实率在78.8%~88.1%,平均值为83.4%,结实率较高,千粒重在25.1~29.6 g,平均值为26.7 g,千粒重中等。上述分析说明,荃优系列组合品种普遍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但有效穗数一般,在单位产量中以单穗产量贡献较大。

表2 荃优系列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表现

2.3 荃优系列水稻品种的米质表现

由表3可见,荃优系列水稻品种整精米率在56.2%~70.9%,平均值为62.8%;垩白度在0.2%~4.9%,平均值为2.7%,表明9311A(荃优系列水稻品种的母本)可以选配出垩白度低的组合;直链淀粉含量在14.3%~19.1%,平均值为15.9%;胶稠度在50~81 mm,平均值为72 mm;碱消值为5.0~7.0级,平均值为6.2级;长宽比为3.0~3.3,平均值为3.1,表明9311A组合长宽比达到3.6以上较难。上述分析说明,9311A可以选配出米质优良的组合。

表3 荃优系列水稻品种的米质性状

2.4 荃优系列水稻品种的抗性表现

由表4可见,荃优系列水稻品种的稻瘟病综合指数在2.60~5.90,平均值为3.95,稻瘟病损失率最高级在3.0~9.0级,平均值为5.8级,稻瘟病抗性有中抗、中感、感、高感等,其中荃优303、荃优鄂晶丝苗、荃优锦禾、荃优全赢丝苗为中抗,说明荃优系列优质杂交组合可以选育出稻瘟病抗性品种;白叶枯病级在3.0~7.0级,平均值为5.8级,仅荃优982为中抗,其余品种为感和中感。上述分析说明,荃优组合选育优质的抗白叶枯病品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4 荃优系列水稻品种的抗性特征

3 小结与讨论

2014年后,国家先后启用了品种审定的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渠道,品种试验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导致参加区试和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数量激增,新老品种更替速度加快,要求育种者在改善稻米品质、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抗性和适应轻简化栽培等方面加大力度和产出[4]。

近年来,荃优系列组合通过国家、省各级审定的品种较多,生产上使用也较多,推广应用面积较大,表明荃9311A是一个丰产性好、高配合力的优良三系不育系,培育出的荃优系列优质品种不断增多,为水稻产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较大贡献。通过查询,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审定适宜湖北生态区(武陵山区除外)作一季中稻种植的荃优系列品种共计30个,而优质水稻品种12个,优质比率为40%,说明优质品种比率并不高,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已成为水稻品种科研和育种新的风向标[5],优质品种的选育仍然是当前水稻育种的重要任务。

同时,在品种综合抗性表现总体上还不够,在抗病育种上,近年来,中国对参试水稻品系的稻瘟病抗性严格把控,使得新审定品种稻瘟病抗性得到明显改善[6],在抗稻曲病、抗纹枯病、抗白叶枯病等方面研究也在逐步加强[7-9]。在今后育种目标上要注重产量和品质,也要注重加强对抗病、抗虫、耐逆基因的挖掘及利用,尤其虫害作为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应当引起重视[10],逐步提升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生态区中稻稻瘟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大都市生态区综合规划思路研究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川西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光合特性研究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