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测员发来提示:请与野象保持“社交距离”

2021-12-13官慧琪晋成骆俞霖晋熹洋

奥秘(创新大赛) 2021年11期
关键词:野象亚洲象大象

●官慧琪 编 ○晋成 骆俞霖 晋熹洋 绘

1.小安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我们亚洲象的老朋友们,他们因为这次我的亲戚们难得的长途旅行也出名了,对,他们就是亚洲象监测员。我们亚洲象和很多很多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虽然性情温和,但是为了家族、为了自保,一旦有陌生人靠近,我们是会把他当做入侵者发起进攻的。

2.一般来说,我们亚洲象对人的攻击都发生在人无意间过于靠近我们时。别看我们体型庞大、笨重,但实际上我们的行动极为迅速、敏捷。如果我们在近距离内向人发起攻击的话,人是很难逃脱困境的。所以请最少与我们保持100-200米的距离。

3.为了避免我们和人类发生冲突,监测员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又当“护卫”,又做“桥梁”。他们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为我们劝走行进道路上的人类,当我们遇上麻烦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前来帮助。

4.其实,早在21世纪初,亚洲象监测员这份职业就出现了,他们大多为熟悉当地环境的村民。那时候相关科技并不发达,传统的人工监测手段粗放,很多都依靠监测员自身素质和技能储备。

5.监测员们常常需要在森林中追踪野象,爬树、趟水、足迹跟踪等技能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亚洲象的跟踪观测保护员,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大象脚印来判定大象的身高、体重,如何通过观察大象的粪便来判定象群的数量及觅食区域等等。

6.并且,近距离跟踪象群并不轻松,跟得过远会跟丢大象,跟得过近容易被野象所伤。老练的监测员都有一套应对方法,靠气味、声音辨别大象方位;看到大象抬鼻子、竖耳朵、翘尾巴,就知道它要攻击人。

7.长期的观测,让监测员们摸清了巡逻辖区内野象的生活规律,一般下午四点半到六点,野象会从森林出来觅食,到第二天早上十点半左右回到森林里休息。监测员们还会用摄影、摄像等方法记录大象的形态特征,并且通过耳、门齿、背、尾、疤痕等特征,对经过本地区的象群和独象进行个体识别并命名,建立个体信息库。

8.那时候的监测员们长期穿梭于茫茫山林中,找寻、验证野象的动态。然后把监测情况以短信、微信和村寨广播的方式告知相关部门及村民。大象到寨子附近时,立刻通知寨子里的人,劝走可能遇到危险的村民,甚至让他们离开自己的房子;大象走上公路,大家就赶紧用车堵住前方公路,让大家改道而行。

9.尽管工作辛苦、危险,依旧无法实时监测日益活跃的亚洲象种群轨迹。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大概从2018年起部分县建立了亚洲象监测预警平台,24小时通过无人机结合地面人员跟踪,实现了对区域内野生亚洲象数量、活动规律等信息进行不间断监测预警。但无人机监测并非万能,雾天、雨天会出现漏判、误判的情况,森林里的情况太复杂,小型无人机受损也比较多。

10.所以,部分地区在亚洲象活动频繁的村寨口及主要路段,架设了红外探测仪和监控摄像系统,野象通过该路段时,系统会将监测信息自动反馈给监测员,监测员再迅速组织村民撤离。不过,除了技术手段和监测员之外,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面对野象我们个人也需要注意。

11.有一次,一位村民骑着摩托车在村子附近遇到象群,吓得丢下摩托车跑回村子找监测员帮忙。为避免正面遭遇野象,监测员抄小路去查看,谁知正好遇上为象群放哨的警戒象,人象之间距离仅6米!幸好监测员反应快,撒腿跑了20多米才捡回条命。野象转身回去将摩托车踩了个稀烂。

12.在有野象活动的地方,外出活动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四多”,以避免正面遭遇野象。①多问:向周围群众打听野象活动情况,如果近期有野象活动,应停止外出;如果必须前往,应请当地有经验的向导陪同。②多听:在行进的途中,应该经常停顿下来观察和倾听周围的动静,选择安全的路径。

13.③多观察:当进入野象活动区域时,应该认真地观察周围环境,看有无野象活动后留下的倒伏错乱的植被、足迹、粪便等,以此来判断象群的行动路线、方向和所在位置等信息,防范和避免与野象相遇。④多嗅:野象正在活动或者刚刚经过的地方,通常会留下强烈的野象的尿骚味。由此来判断是否还应该继续往前走,会不会发生危险等。

14.如果近距离碰到野象应该这么做:首先,如果在密林中遭到野象的攻击,应该跑上或者跑下非常陡的斜坡,因为野象的身体较大,在陡坡上活动困难。切忌跑向杂草丛生的平缓区域。如果没有陡坡,应该利用周围大的障碍物,如直径大于40厘米的大树或竹林与野象周旋。不要试图爬上小树,那样做是很危险的。

15.其次,如果在公路上与野象迎面遭遇,距离在30米以外,那就调头顺着公路快速奔跑撤离,如果与野象的距离太近,无法迅速逃脱的话,可以顺势滚向公路陡坡下面,这样可能有机会逃脱。

16.最后,如果遭遇到野象攻击时,自然环境中没有高架桥、斜坡,也无可利用的障碍物时,可以把身上携带的背包或衣物等物品脱下,抛向追赶来的野象,用来吸引它的注意力。它可能会短暂地停下来,去攻击抛向它的物品,此时可能有机会逃生。总之,野象出没时,请注意:不要围观,走为上策!

猜你喜欢

野象亚洲象大象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大象无形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认真的大象
大象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
亚洲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