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IS 和RS 技术在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中的应用

2021-12-11涂作平邓必平邓莉娟罗为伟

现代园艺 2021年15期
关键词:赣州市图层小班

涂作平,邓必平 *,谭 华,邓莉娟,罗为伟

(1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林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西赣州 341000;2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341000;3 赣州市章贡区林业执法大队 341000;4 赣州市章贡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341000)

2017 年3 月,江西省赣州市发布了《江西省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用十年时间通过更替改造、补植改造、抚育改造、封育改造等技术措施改造66.7 万hm2低质低效林。《规划》实施,对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改善赣江和东江流域生态环境、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以“赣州市章贡区2017-2018 年度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为例,尝试运用GIS、RS 技术,探索在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实施中的运用。

1 章贡区概况及森林资源现状

赣州市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偏西北部,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4.255 万hm2,总人口73 万,辖5 个镇、4 个街道办事处,55 个行政村、89 个社区居委会。境内河流有章江、贡江,交汇合流奔赣江而北去。美丽的赣州古城正处于低山、丘陵的环抱,章、贡、赣江的环绕之中,构成“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靓丽风光,有“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誉称。境内山脉被章、贡、赣三江截为东、东南、西北三部分,分属武夷山脉、九连山脉、罗霄山脉余脉。全境有群山作屏障,中部有三江滋润土地,尽夺山川之灵气。章贡区为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2017 年全省林地变更调查暨森林资数据更新成果数据显示,全区林地面积2.1066 万hm2,森林面积2.0593 万hm2,森林覆盖率60.26%,活立木蓄积127.1万m3,乔木林公顷蓄积59.72m3/hm2。

2 GIS 和RS 技术在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规划设计的应用

2.1 改造任务和改造重点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赣州市2017-2018 年度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17〕159 号)文件明确赣州市章贡区改造任务为486.67hm2,改造重点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及连接线两侧第一层山或1km 可视范围内的低质低效林。

2.2 材料准备阶段

软件:ArcGIS 的桌面软件ArcMap。矢量数据:2017年章贡区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行政界线、交通图等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经坐标配准后的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2017 年全省林地变更调查暨森林资料数据更新最新遥感影像图和卫星航拍图。其他资料:上级有关低质(产)低效林改造文件和相关技术规程。

2.3 调查摸底阶段

2.3.1 建立数据库。运行ArcMap 软件,在工具栏内的“目录窗口”中“文件夹连接”中连接需要储存数据库的路径,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命名为“章贡区2017-2018 年度低质低效林改造.mdb”,同时在土层中加载准备的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2.3.2 选定拟改造地块林地小班。根据改造重点确定行政区内改造重点路段名称,赣州市章贡区范围内高速公路有“G76 厦蓉高速、G6011 昌韶高速”。通过全区交通矢量数据提取2 条高速行政范围内矢量数据,导入数据库。使用ArcMap 软件中“缓冲区”工具,向高速两侧缓冲1km,形成高速“缓冲面”数据;再使用选择工具中“按位置选择”,以2017 年章贡区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为“目标图层”,以高速“缓冲面”数据为“源图层”,“目标图层”要素的空间选择方法为“与源图层要素相交”,选择后数据导入数据库,命名为“调查摸底数据”,在“图层”中选定该数据,右键选择“编辑要素”,打开数据属性表,用“按属性选择工具图层”选项选择并删除地类大于代码为“173”的非林地数据。根据现有数据核算总面积是否远大于486.67hm2,确定后保存数据,在“停止编辑”状态下删除数据库内无关低质低效林改造的相关字段属性,并添加项目实施需要的字段属性。

2.3.3 外业调查小班林分状况。使用ArcMap 软件中“布局视图”中设置好页面大小,用“数据驱动页面”中“格网索引要素”工具依据布局范围建立“索引图层”,启用“数据驱动页面”工具后,设置固定参考比例尺,叠加遥感图、卫星航拍图、地形图分别批量导出调查摸底数据地图。沿高速走向,分镇分村开展现场调查摸底核实拟改造地块是否符合改造要求。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小班,依据《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17),现场调查和填写《附录A(规范性附录)小班现状调查与改造设计表》。

2.4 规划设计编制阶段

2.4.1 修正和完善小班数据。根据外业调查摸底核实的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以遥感图、卫星航拍图为底图,综合运用ArcMap 软件中“编辑器”的工具,修正小班四周边界,确定拟改造小班,导出要素至该年度数据库,要素命名为“低质低效林改造小班”。按照“因地制宜、因林施策”的原则,采取更替改造、补植改造、抚育改造、封育改造4 种改造方式,对拟改造地块进行分类设计,并按改造类型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镇分村”的规则编排小班流水号,按照适地适树、生态为重、提升质量的原则进行树种配置设计,并完善字段属性。

2.4.2 制作作业设计图。在ArcMap 软件中以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为底图,图层中打开“行政界线、交通图”等矢量数据,将“低质低效林改造小班”要素图层进行属性符号按改造方式进行分类。插入标题、指北针、图例、比例尺等作业设计图必要图件。

2.4.3 作业设计编制。利用收集的资料,结合小班现状调查与改造设计表、作业设计图,完成年度项目作业设计初稿编制,将设计成果呈报县(市、区)级会议讨论评审,将评审意见完善补充后,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形成年度项目作业设计定稿。

2.5 组织实施与验收阶段

2.5.1 项目实施。按程序确定施工单位后,运用ArcMap软件中“转换工具”将年度项目要素图层转为可在“奥维互动地图”移动端程序打开的kml 文件,监理或技术员在施工监理技术指导过程中可利用奥维互动地图快速明确施工范围。施工单位根据作业设计图范围,完成各改造地块开展清山整地、施肥、表土回填等工序,视天气情况完成苗木栽植;在抚育改造地块,按照采劣留优、采弱留壮、采密留稀、强度合理、保护幼苗幼树及兼顾林木分布均匀的原则完成抚育采伐。在合同期内,由施工单位组织人员在每年5-6 月、9-10 月完成2次幼林抚育。

2.5.2 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技术人员或聘请第三方对年度实施项目施工范围、667m2平均造林株数、造林树种配置、新造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新造幼林抚育等情况进行实地核验,完成外业验收后,在ArcMap 软件中对项目作业小班地块边界进行了修改,再通过小班唯一属性挂接各作业小班验收情况,形成“低质低效林改造验收小班”要素图层,按照作业设计图制作方式制作验收图,完善验收附表后,形成县级自查成果。

2.6 项目资料归档

竣工验收后,“章贡区2017-2018 年度低质低效林改造.mdb”数据库中最终形成“低质低效林改造小班”和“低质低效林改造验收小班”2 个要素图层,完成年度项目数据归档。

3 结语

通过综合利用GIS 和RS 技术在赣州市章贡区2017-2018 年度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规划设计实践运用,县林业部门可以利用GIS 和RS 技术快速确定摸底调查范围,具有高效、精准、科学的优点,可避免传统的地形图判图失误,有利于提高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规划、实施及项目管理的科技水平;市级林业部门可通过收集各县(市、区)当年项目实施矢量数据,结合最新遥感影像图和卫星航拍图,作为辅助判断各县(市、区)当年低质低效林的改造成效一项技术手段。综上所述,GIS 和RS 技术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实现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数字化、信息化,为高质量地完成《规划》明确的改造范围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支撑,可提高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现代化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赣州市图层小班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赣州市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为《飞舞的空竹龙》加动感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以假乱真窥探湿玻璃后的风景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三乐文学社
启航
与众不同“跳出”画面更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