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幼儿攻击性行为为例探析多维度合作教育

2021-12-10张容

家长·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幼儿对策

张容

【摘    要】幼儿在童年时期出现攻击性行为是常见现象,但也是最突出的反社会行为,值得引起注意和研究。本文概述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内外部原因,并以幼儿彤彤的相关情况为案例,试着探索家庭和幼儿园在相应教育范畴可以实际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3-0051-02

Exploring Multi-dimens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by Taking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As an Example

(Tianhua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China) ZHANG Rong

【Abstract】Aggressive behavior in early childhood is a common phenomenon, but it is also the most prominent anti-social behavior, which deserves attent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and illustrates by a case, trying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that families and kindergartens can use in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areas.

【Keywords】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Reasons; Strategies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状况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当他们因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对他人产生的身体、语言等方面的攻击行为。此行为在幼儿2岁时就有可能出现,一般3-5岁是发展高峰期,以后逐渐减少,同时存在性别差异,男孩总体的攻击性行为(尤指肢體攻击)显著高于女孩,而女孩大多以言语攻击。幼儿攻击性行为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如果没有及时正确干预,还会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导致其存在心理缺陷、社会适应困难等,甚至会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勒布(Loeber)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攻击性行为可有效预测其今后的不法行为和犯罪。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生物因素

先天性因素(如基因、气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父母遗传给孩子的神经类型影响了气质,如胆汁型,情绪容易激动、爱哭爱闹;孩子先天基因缺陷,如性染色体为XXY的人比普通人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幼儿大脑皮层发育、肢体运动神经发展不完善,控制力差……但生理特性不占主导作用。

(二)外部:环境因素

1.教养方式。父母的情绪表达、言行举止和对幼儿的教育态度等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显著关系。专制型的家长对幼儿管教严厉、高度控制,使用强硬的规则甚至是暴力的方式限制了幼儿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这将导致幼儿低自尊和严重的挫折感,形成过度被动、依赖或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同时还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攻击他人的行为模式。放任型家长对幼儿极少或根本没有限制,溺爱和纵容也会使幼儿趋于反叛和攻击。这类幼儿的需要一旦受到限制,就会以反抗来达到目的,而采取攻击性行为。

2.同伴关系。幼儿在和同伴交往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胡琳认为攻击性行为会受个体在同伴群体中互动经验的影响。幼儿可能因为社会性发展不足,与同伴出现冲突后,解决问题时而不知所措,做出了简单粗暴,伤害同伴的举动,使他渐渐被同伴群体排斥,同伴关系变差。有研究表明,充斥冲突的友谊、同伴的消极反应(如哭泣或沉默)、同伴群体的拒绝、排斥和侵害都会强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3.大众传媒。随着科技的发展,幼儿经常在不经意间看到动画片、电视剧和游戏中的暴力画面,幼儿模仿能力很强,不能准确地明辨是非,即使是不善攻击的幼儿,都很容易模仿周围人或影视片的攻击性行为,如幼儿会拿着玩具宝剑模仿武打片、玩具枪模仿暴力游戏等。如果经常看或接触的话,还会加强幼儿的攻击心理,从而影响其实际的举止。

三、分析案例

案例:幼儿彤彤经常和周围的小朋友发生矛盾,不是抓人就是推人。

1.不排除有生理因素的影响,也许彤彤天生气质上易冲动,或身心发育不完善,大脑控制不了自己的肢体。

2.可以推断出彤彤的同伴关系不好,不会解决同伴交往中的冲突,以攻击为错误的处理方式,缺少社交技能,所以常有矛盾。

3.彤彤可能自尊心不高,想通过攻击同伴引起家长、教师的注意,或者不会应对消极情绪--同伴冲突带来的挫折感。

4.彤彤的家庭可能没有和他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或家庭教养方式有问题,导致同伴关系差、自控力差。

5.彤彤可能经常看暴力的动画片等。

案例:彤彤的家长非常头疼,觉得讲道理和打没用,怀疑彤彤不适合集体生活。

1.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和看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没有真正了解彤彤攻击行为背后的原因,没有及时倾听彤彤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再采取引导和纠正,而是直接讲道理和打彤彤。

2.家长教养方式有问题,以错误的暴力行为解决幼儿的攻击性问题,这不仅强化了幼儿的反抗心理,更是让幼儿从家长身上学到用暴力处理问题这种错误方法,陷入恶性循环。

四、防止及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一)家庭方面

如果幼儿有先天的生理问题,当他们表现出难教养的时候,家长要调整好心态,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氛围,不能严厉打击或警告幼儿爱哭爱闹等自然特征,避免增强他们易怒易反抗的心理,导致攻击性行为不受控制地产生。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的民主管教方式、亲子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与家庭的和谐氛围都对幼儿同伴关系、社会性发展等有积极的影响,起到改善幼儿对同伴的认知、提高自身安全感和自尊心的作用,从而有效减少攻击性行为。

父母在管教的时候,无论幼儿犯了什么错,攻击、撒谎等,都要先对他的行为和原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千万不能直接采用情绪化、恶劣和暴力的言行来攻击幼儿作为惩罚、解决问题的手段,这反而让幼儿学到了消极处理问题的方法;父母积极的情绪表达、理解和控制能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关注自己和同伴的情绪,更好地发展自我调控能力、应对消极情绪。

(二)幼儿园方面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教师解决幼儿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研究发现,师幼关系越亲密,满意度越高,冲突越少,同伴侵害水平就会越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幼儿;与幼儿共情,通过拥抱、抚摸和支持来给幼儿安全感;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幼儿的一切问题,并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幼儿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绘画、家园读书疗法、角色游戏等策略有意提高幼儿的自尊、认知和社交能力;表扬幼儿任何的亲社会行为,让幼儿得到肯定表扬后,意识到这样的行为能得到大人支持,继而更倾向亲社会行为。

家园共同重视幼儿的精神生活。教师要提醒家长帮幼儿选择适宜的电视节目和健康的游戏,如果涉及暴力画面,家长要及时讲解画面的真实度和原因,让幼儿对暴力角色和攻击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三)针对本案例提出的对策

1.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有错误行为是很正常的,大人首先要了解彤彤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动机,要与他积极地交流,倾听他的想法,再对症下药。

2.建立良好的亲子、师幼关系,给足幼儿合适的爱,感化彤彤的攻击心理和行为,提高幼儿的自尊、安全感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时家长和教师自身要言行一致,发挥好榜样作用。

3.帮助彤彤改善同伴关系、理解他人情绪,通过角色游戏等活动教会彤彤社交技能;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彤彤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我效能感;与彤彤制定规则,通过奖励或惩罚来抑制他的攻击行为;引导他看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对暴力画面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父母多带彤彤参加社区亲社会活动,并奖励他积极的行为。

4.家庭、幼儿园和社区要营造和谐的氛围,避免暴力、攻击行为经常出现,保护彤彤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结语

总之,要正确看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原因,再进一步采取正确的策略进行引导和干预。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需要家园与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与配合。

參考文献:

[1]杨帆.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教育策略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2]卢长娥,Roxanne,Fillmore,王 勇.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 [J].学前教育研究,2016(04).

[3]刘海燕,王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05).

[4]李燕,张惠敏.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7.

[5]李锋.幼儿攻击性行为归因与综合教育干预 [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幼儿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