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2021-12-10杨友洪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指出职业能力导向对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论述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提出挖掘人才培养需求与体育学科体系的衔接点、将职业能力需求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以制度保障促进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做法,为高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能力导向 高职体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1-0153-03

随着产业加快升级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人才需求的精细化和专业化越发急迫,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职业教育改革也成为当务之急。高职体育具有体育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作用,既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又要培养学生职业体能、职业观念和职业思维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职业形成正确的认知,便于其在职业选择和就业、创业价值取向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并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成为高职院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高职体育教学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把运动技能和竞技技术当作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全部,对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过分地强调标准化、规范性,导致教师为技术而教、学生为技术而学,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和职业适应性。

(一)高职体育学科体系单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追求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同时,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如健康的体魄、抗疲劳能力等职业体能方面,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修养等职业观念方面,以及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思维方面。一方面,高职体育学科体系不仅要体现相关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还要及时反映社会对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新能力的需求,并找到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衔接点,以及知识体系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由此,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融合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破了学校、专业以及学科间边界的限制,个性化和量身定制课程可以快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当前高职体育学科体系由于受培养目标、自身办学条件、院校师资状况等限制,不注重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很少从相关学科和知识体系内挖掘职业人才培养的衔接点和生成点。

(二)高职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体育教学理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受传统体育思想影响,教師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未能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与职业发展需求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且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评价,忽视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养与体能的评价,导致教学评价工作的指标过于单一,难以全面分析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情况,不能为教学工作提供专业化指导。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的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即对高职体育教师的能力要求与其获得的福利保障的矛盾关系得不到有效解决,使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工作责任心受到影响,对体育教学改革缺乏动力;且部分高职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有限,对职业体能、职业观念和职业思维的传授和引导缺乏理论认知和相应的教学能力。

二、职业能力导向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的择业就业,既关系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也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就业价值观,增强其职业规划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

职业体能是职业能力的基础。考虑到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专业性、实用性、操作性更强的人才,职业体能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应表现出的较好水平,还包括学生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以及忍耐能力等综合素质。从业者的体能对工作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面对经常加班和出差,如果体能过低,抗疲劳的能力亦会有所下降,不利于有效完成本职工作,不仅如此,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突发状况或技术难题,往往会用到自身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等。基于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将职业体能的教学指向贯穿整个体育训练过程,有效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主动性,并使其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实践中,提高体能,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拥有体育爱好,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劳和压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

职业观念是职业能力的关键,一方面职业观念的形成受学生自身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另一方面职业观是否正确科学又影响学生的职业理想、择业标准、职业道德和素养的正确与否。也就是说,职业观念是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需尤为重视和加强的部分。高职体育教学作为职业院校和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亦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职业观念的重要使命。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增强教学指导的有效性。例如,在体育技能技巧训练过程中,不断坚持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在运动竞技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遵守竞技规则和裁判评价,理解职业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在篮球、足球、排球等现代体育项目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等。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

职业思维是职业能力的重要部分。思维方式指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职业思维将关注点聚焦在职场和岗位中,注重遇到问题时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层面,主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多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以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特点与需求,制订完善的教学指导工作方案,合理设计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形成高质量的教育指导模式,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思维。例如,在体育战术讲解过程中,思考采取某种布阵方式的原因;在高强度体育训练过程中,思考避免运动损伤的方法;在恢复训练过程中,思考身体机能与营养的关系等。

三、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结合上述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和职业能力导向对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从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入手,提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挖掘人才培养需求与体育学科体系的衔接点

针对上述“体育教学体系单薄”的分析,以体育学科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从职业体能、职业观念、职业思维等方面寻找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衔接点,采用跨学科设置、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处理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力。一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具体而详细的人才需求,培养针对性、专业性人才,打造高职体育学科特色,使体育教学专业优势更加突出。二是从理论方法角度,挖掘人才需求与体育学科体系的衔接点。教师要对体育学科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及更系统的教学反思,挖掘各专业课程特点和职业需求与体育学科体系的衔接点,促使体育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形成自身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三是结合课程大纲,从教材内容结构、知识逻辑等方面分析探讨、筛选、整合、编制体育学科教材,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置业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将职业能力需求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

教师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指导工作体系。一是体育教学目标方面,要区分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设置不同的技能教学目标、体能培养目标等,并根据这些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常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腰椎与颈椎容易疲劳和出现健康问题,设置锻炼腰部和颈椎肌肉能力相关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二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注重先进教学工具的应用,借助多媒体设备、网络信息技术与微课视频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指导,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职业能力。例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长时间职业工作的状态”视频,介绍日常体育锻炼对职业健康、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或者设置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比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勇敢面对挫折、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三是教学评价方面,按照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分析与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情况、运动锻炼习惯的养成状况,利用考核评价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体育学习与自身专业职业能力发展的认知。例如,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模拟岗位工作场景,测试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评价学生的体能情况,并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三)以制度保障促进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效解决高职体育教师的能力要求与福利保障的矛盾,促进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是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从薪资待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激励,以此激发高职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其教学责任感;二是设立科研制度保障,鼓励教师申请重点项目、基金项目,重视体育教学和研究的结合,促使高职体育教师更深入细致地研究体育学科教学,不断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进而完善和创新体育课程内容,更突出体育教学的职业能力导向;三是健全高职体育教师培训制度,使教师正确理解职业体能、职业观念和职业思维的理论认知,加强教师和教师、学科和学科、院校和企业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成功案例,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四是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学平台,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校企间、高职院校间、高职体育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和共建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和优势,收集、分析和筛选人才需求与体育学科教学的相关数据,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教学承担着职业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双重责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多种运动素质,培养学生职业理想、择业标准、职业道德等良好职业观念,提升学生的职业思维能力。教师要挖掘职业人才需求与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衔接点,归纳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并将其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教学实践,夯实学生的职业基础,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尚华,娄会娟.试论职业体能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

[2]杨轶然.高职院校职业观念教育的问题与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9).

[3]陈杰.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9(14).

[4]谢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20(7).

注:2021年柳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工作研究”(2021ZJ-C06)

【作者简介】杨友洪(1983— ),男,仡佬族,贵州遵义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应急逃生能力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