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以儋州市为例

2021-12-10莫明龙

智能城市 2021年21期
关键词:路权步行机动车

莫明龙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4)

随着非机动车的复兴,学术界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广泛研究,包括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国内慢行复兴的必要性与发展路径[2-4]、慢行线网规划方法研究[1]等。国内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总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八成以上[5],且小城市不能简单套用大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经验。因此,有必要加强小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策略研究,建设高质量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引导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加快交通碳中和的实现,支撑小城市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

1 小城市慢行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小城市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其主体地位却未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导致慢行出行体验不佳。

1.1 慢行网络规模不足

小城市慢行网络主要由市政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慢行道与背街小巷共同组成。受历史遗留影响,城区存在大量街道尺度偏大的地块,新建居住小区尺寸多为250 m×350 m,建成区市政道路密度偏低,远低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的8 km/km2。背街小巷多为非贯通性道路,仅一端与市政道路相连,只能起到地块内部道路的功能。小城市慢行网络存在整体规模偏低、连通性较差等问题。

1.2 慢行路权缺乏保障

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路权缺乏保障,主要体现在机动车停车侵占慢行路权、机动车道侵占慢行路权以及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侵占慢行路权等方面。

随着市民收入的增加,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但小城市老旧小区基本无配建停车泊位,部分新建小区也存在配建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导致交通管理者利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大量划设路内停车泊位。

城区范围的扩大及出行距离的增加进一步刺激市民选择小汽车出行。受“车本位”思想影响,在规划建设中常优先考虑机动车的通行权而忽视非机动车的通行权。交叉口渠化时,常采取压缩非机动车道宽度等措施增加进口道机动车道数量,易引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争路,存在安全隐患。

公交停靠站设置成港湾式可以降低公交停靠对主线机动车流的影响,提高公交乘坐者的舒适性。受道路条件限制,小城市存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侵占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现象,导致过往行人及骑行者难以通行,也不利于公交乘客集散。

1.3 慢行环境不友好

主干路多采用隔离栅栏实现物理隔离,次干路及支路多为划线隔离或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非机动车出行受机动车出行的干扰较大;电箱及公交站亭等市政设施隔断、建筑物围墙隔断,使人行道存在突然变窄或消失的问题,连续性较差;无障碍设施形同虚设,对盲人、轮椅、老人等特殊人群不友好。

2 小城市慢行交通改善措施研究

2.1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发展

根据土地使用情况、城市空间布局、大型公共设施分布、地形地貌等要素,可以将小城市分为老城核心区、商业中心区、交通枢纽区、景观风貌区、大型居住区以及其他用地功能区六类。

根据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优先级,可以将小城市分为三类区域,即Ⅰ类区(重点保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Ⅱ类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优先、兼顾机动车出行)、Ⅲ类区(对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予以基本保障)。

制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策略时,小城市应针对不同功能区采取契合相应优先级的差异化措施。

2.2 高密度、全覆盖的慢行网络

以“窄路密网”为导向,加密城市支路网,打通背街小巷,鼓励居住社区内部道路对外开放,确保城市道路密度不低于8 km/km2。在此基础上,沿水系、山体、废弃铁路、带状公园等场地打造休闲健身道,串联公园、广场、重大商圈、景点等节点,并在沿线设置乒乓球台、小型足球场、篮球场、体育健身设施。

2.3 慢行优先理念下的路权分配

进行路权分配时,优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缩窄单条机动车道的宽度,扩大道路红线内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面积占比。交叉口渠化时,不得挤压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空间,必要时可以局部拓宽道路红线。控制路内停车泊位规模,减少机动车停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的冲突。合理选择公交停靠站形式,确保公交站周边慢行交通畅通、连续。

交叉口渠化如图1所示。

图1 交叉口渠化

2.4 以人为本的特色化慢行环境

加强建筑前区与市政道路红线范围内慢行空间一体化设计、建设,全面提升慢行环境。生活性道路特别是沿线用地为娱乐、商业等用途的道路,建筑前区宜布置街道家具和绿化遮阴,采用小尺度、通透和开敞的设计,提升街道活力。

3 儋州市慢行交通规划实践

以慢行出行比例达到70%为目标,落实改善措施,规划设置186 km普通步行、自行车道2条商业步行街以及4条休闲健身道。

根据儋州市那大城区步行活动密集程度、自行车出行的优先程度将其分为Ⅰ类区、Ⅱ类区、Ⅲ类区。

那大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如图2所示。

图2 那大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

明确各类区域差异化的建设指标,以旧城组团、核心商贸区、火车站交通枢纽区、儋阳森林公园景观风貌区、城北大型居住区、两园片区等为例,编制典型用地类型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指引。

那大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建设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那大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建设指标

4 结语

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占比较高,改善慢行环境是提高广大居民交通出行幸福感的重要措施。科学制定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策略,也是引导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加快小城市由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生态城市转型的关键。应重视对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问题病理的剖析,紧抓小城市自身特征与实际需求,打造高质量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以推动小城市交通绿色化发展。

猜你喜欢

路权步行机动车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为路域环境“整容”——探讨公路路产保护与路权维护
从步行到奔跑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论路权配置视野下的交通事故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路权理论”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