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栗营养杯育苗及子苗嫁接技术

2021-12-10王天元

河北果树 2021年1期
关键词:温棚建园嫁接苗

王天元

(河北省青龙县职教中心 066599)

板栗营养杯子苗嫁接能够缩短育苗周期,扩大栽植时期,保持根系完整。在北方干旱缺雨山区板栗建园,雨季栽植不需缓苗,提高栽植成活率,保证了一次栽植一次成林。

1 子苗嫁接的优点

子苗嫁接,也叫芽苗嫁接。选择优质大粒板栗种子进行催芽后,在简易温棚育出实生砧苗,然后在板栗实生幼苗第1、2 片真叶刚刚展开时,嫁接良种接穗,培育成良种嫁接苗。

许多果农认为幼苗茎的颜色是白色的,像豆芽一样嫩,嫁接上1 年生的接穗,担心不能成活,因此不用这一技术。众所周知,嫁接时只有形成层细胞最活跃,细胞分裂能力最强,形成层才是决定嫁接成活的关键。芽苗的幼茎正在迅速生长过程中,茎的各部分细胞都很活跃,所以,愈伤组织形成的速度要比成熟的枝茎还要快,更有利于保证嫁接成活。

板栗营养杯子苗嫁接育苗技术与常规育苗相比,具有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苗快的优点,从催芽算起,70 多天就可培育出板栗良种嫁接苗,实现了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当年栽植。

实践证明,采用芽苗嫁接法培育的良种板栗苗木,具有育苗成本低、质量高,节省育苗地和缩短土地占用时间,建园成活率高,定植后抗病虫能力强,板栗胴枯病、板栗透翅蛾危害减轻,增产效果显著、效益高等优点。河北省青龙县祖山镇安门口村栗农2016 年用营养杯子苗嫁接苗建园获得成功,2018 年开始结果,2019 年平均株产2.5 kg,比传统的先栽实生苗,2~3 年后嫁接品种的提前2 年结果,产量比同期传统的常规嫁接法高24%,树体健壮,树形结构合理。

2 营养杯实生砧苗的培育

2.1 选栗种 从板栗优良品种树上选择选粒大饱满、充分成熟、色泽鲜艳、无病虫害、无虫蛀、无霉变和没有失水风干的自然落果,一般选90~100 粒/kg 的大粒种子。

2.2 栗果贮藏 栗果进行沟内沙藏催芽。河沙的含水量手握成团不渗水,可将种栗与沙充分混合堆放,也可将种栗与沙分层堆放,顶部覆盖10 cm厚的河沙,上盖土约20 cm。

2.3 建造简易小拱棚 简易温棚是培育砧苗和嫁接苗的场所。早春在庭院房前、窗根下合适位置,用竹条或棉槐条等树条横跨畦面插入土中,间隔1 m做一弓形支架,做成高50 cm的拱形,上覆盖宽1.2 m的无滴膜覆盖畦面。

2.4 准备好营养杯 塑料营养杯一般选择直径、高度约15 cm。

2.5 砧苗培育

2.5.1 栗种催芽生根 3 月初,将沙藏的板栗种子取出,捡去霉变栗;或用冷水浸泡,挑选出漂浮的坏栗,好的种子可摆放2 层,用含水量约10%的湿沙覆盖厚3 cm,用塑料薄膜盖严。白天利用太阳能增温,下午和夜间注意保温,对栗果催芽。

2.5.2 截胚根 即去除芽尖。当胚根长至3~5 cm时,取出种子,截去胚根1/3~1/2,留1.5~2.0 cm 长。可用手轻轻地折断,或用刀片切断。可增加侧根,控制主根,根系发达,苗砧变粗,有利于嫁接操作。

2.5.3 播种 3 月上旬,将截胚根的种子用杀菌剂浸泡一下杀菌,避免产生栗疫病、炭疽病、根腐病、小叶病等病害。

在营养杯土中装满营养土,扎小眼儿,每个杯中点播1 粒栗种,栗种背面向上,腹面向下,种尖向一侧,栗种上面覆细土3 cm。如果盖土过厚,出苗时间长,延误最佳嫁接时间;如果盖土过薄,芽苗茎部较细,嫁接不易操作。将播入栗种的育苗杯整齐、垂直、紧密地排列到小拱棚的畦内,杯间缝隙用细沙土填实,浇透水,营养杯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以利于发芽。

2.5.4 砧苗培育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度,如果干旱时,可在早晨或傍晚喷水。并经常检查,早春风大,防止塑料薄膜被风揭开。

播种10~15 d后勤观察,当有砧苗萌芽顶破土后,严防日灼,特别是在晴天中午11:00-14:00 之间,塑料温棚内的最高气温不得超过32 ℃。如果达到这一极限,可揭去薄膜降温,15:00 再盖好,也可盖上遮阳网或能够遮挡阳光的覆盖物。当有30%种子萌芽出土时,即可彻底揭去薄膜。当砧苗出土达1~2 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子苗嫁接。

3 子苗嫁接

3.1 准备工作

3.1.1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树液流动前,选择当地优良品种生长健壮的中、幼龄栗树,挑选发育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的直径0.3~0.7 cm的1 年生健壮发育枝,剪截长10~15 cm,每个接穗上保留2~3 个饱满芽,每100 根捆成1 捆,用湿沙埋于阴凉潮湿处备用。

3.1.2 准备好嫁接工具和包扎材料 如修枝剪、芽接刀、黑胶布、刀片等。

3.2 嫁接方法 用劈接或舌接均可。一般多采用劈接法。

3.2.1 嫁接时期 砧苗第1 片叶即将展开,露出土面的芽呈紫红色时,或砧苗长到2 片真叶、高约5~10 cm时为子苗嫁接的最佳时期。要注意选择温暖无风天气,10:00-16:00 均可进行。晴天为防止日晒,便于操作,可将砧苗搬入室内嫁接。

3.2.2 切砧木 用刀片将芽苗砧在子叶柄上2.5 cm处切断顶芽,从茎干最粗处用刀片横截,然后将砧苗幼茎在截面中央垂直向下劈开1.5 cm。

3.2.3 削接穗 接穗保留1~2 个芽,顶部剪口要高出顶芽2 cm,下端两侧削成长约1.5 cm 的楔形平滑削面。尽量选用与砧苗干粗度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接穗,如果接穗粗于砧苗过多时,接合后,接穗有一边肯定会向外凸出,可用刀将凸出的部分削去,削平后使削面密接。

3.2.4 接合 立即将削好的接穗削面对着砧苗切口插入,使接穗的一边与砧苗的形成层对齐,劈面与削面紧密吻合。

3.2.5 绑扎 接合后,可用麻条、旧麻袋绳、窄塑料条或电工黑胶布将接口绑扎牢固。实践证明,用黑胶布效果最好。麻条、旧麻袋绳、黑胶布等物品在潮湿的沙土中会逐渐腐烂,不需要解绑,对栗苗的生长发育也没有不良的影响。由于砧苗十分幼嫩,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接合处,不要提动接穗,防止接合处脱落和松动。绑好后,再用营养土将接口封盖住,保温保湿,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4 嫁接苗管理

4.1 调节好塑料温棚的温、湿度 塑料温棚的温湿度对于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促进苗木发育至关重要。要注意控温,棚内气温宜掌握在20~32 ℃,最高温度为34 ℃,最低温度为12.4 ℃,平均温度为25 ℃。如果白天温度达到34 ℃时要注意放风;棚内相对湿度保持90%~95%,应经常处于有雾的状态。表土稍干时用喷壶喷水,一般每隔5 d 喷1 次。

4.2 检查嫁接成活情况 观察芽片呈新鲜状态,表明已经成活。如接芽干缩,应及时补接。经过15~20 d嫁接口基本完全愈合,开始萌芽,不需解绑。

4.3 去除萌蘖 板栗隐芽萌发力较强,上胚轴基部和子叶柄腋部的胚腋芽常萌发幼茎,形成萌蘖。子苗嫁接成活后,萌蘖分生能力很强。为了集中养分供给接芽生长,要及时用刀片或芽接刀从萌蘖芽基部将萌蘖切除,以防止养分无谓消耗,影响嫁接苗的生长发育。每隔7~10 d 除萌蘖1 次。注意在去除萌蘖时,要防止提动根系和损伤子叶柄。

4.4 炼苗 嫁接苗新梢长出2~3 片叶时,日平均气温达到约20 ℃时即可进行炼苗,炼苗时间约为1 周。开始在每天14:00 后将塑料薄膜揭掉,日落前再盖好。幼苗接受阳光直射的时数应逐渐增加,直至24 h 全天全部揭膜。

4.5 适时灌溉施肥 成活展叶后,每隔20 d 用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肥。

5 雨季移栽建园

5.1 栽植时期 嫁接后45~50 d 新梢即封顶。苗木的平均高度为20 cm。从种子催芽至移栽建园约需72 d。一般在5 月下旬至6 月雨季后趁墒移栽效果最好。保证运输过程中营养杯苗不易散坨不伤根系。

5.2 栽植方法 先挖深约15 cm的定植穴,比营养杯略大,坑底要平,将容器苗脱杯带土坨取出,放入栽植坑,注意保护好根系和子叶柄,避免损伤,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证健壮生长。将苗根周围的土按实,深度要高出苗嫁接口2~3 cm。

6 定植后管理

6.1 叶面喷肥 栗苗栽植后能够保证成活,不用缓苗,快速健壮生长。可用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进行2 次叶面喷肥。

6.2 及时预防病虫害 可用甲基托布津、苯甲·嘧菌酯等药剂预防发生立枯病、白粉病等。发现金龟子、栗斑蚜、叶螨等虫害及时防治,保证栗苗健壮生长。

6.3 秋季摘心 一般在9 月上旬移栽的苗木封顶,停止向上加长生长。如果尚未封顶,可剪去顶部的秋梢,以增加营养积累,保证安全越冬。

正常情况下,嫁接苗当年秋季落叶后平均高可达0.8~1.0 m,最高可达约2 m。茎基部直径粗度可长到1 cm 以上。

6.4 冬季防寒 寒冷地区当年冬季来临前大雪前后,对栗苗进行弯倒埋土或套塑料袋防寒,保证安全越冬。不足60 cm 的先在地平面培土20 cm 以上,待平均日温0 ℃以下,再在土堆上培土20~40 cm 保温防寒。

6.5 加强幼树管理 第2 年加强肥水管理,幼树促分枝,树干直径可达到3 cm,初步形成小树冠;第3 年整形,通过拉枝刻芽,即可有一定的产量,实现早果早丰。

猜你喜欢

温棚建园嫁接苗
南瓜砧木嫁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嫁接苗回栽装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热激处理下不同番茄砧木对茄子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茶桑示范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
曹永华
村姑
连阴天气下温棚内逐时降温模型研究